记者王榕榕+ o E. m4 R3 Q! e- e
大港区地处天津滨海平原东部,历史上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据史学家考证,距今5000至1万年前的海侵,使天津平原大部被淹,后来海面回降,逐渐成陆,大港地区由此形成。贝壳堤就是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留下的遗迹,它是天津海岸带颇具特色的地貌类型,反映了沧海桑田的变迁。4 V3 e, k0 O) Y- W0 w, e; h5 r
每道堤折射一个时代
' x! b, u3 G) W9 r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的商志文博士告诉记者,贝壳堤与其他地质现象一样,成因多,形成过程复杂。当潮汐、风浪的作用较强时,在浅海滩涂上生长的贝壳类生物被大量搬运,形成贝壳类含量较高的层理;而当河流入海的作用较强时,大量的泥砂被携带入海,形成了泥砂含量较高的层理。经过若干年反复交替,就演化成向海倾斜、层次分明的贝壳堤。
% V1 {" t1 Y# G! ~: E9 B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专家在大港区先后发现了至少4道基本平行于现代海岸的古贝壳堤,这些贝壳堤自西向东(即由陆向海)依次分布。据考证,离现代海岸最近的第一道堤上在明末清初时已有人居住;在第二道堤上发现了汉唐时期的文物,说明这里是东汉初年至唐代之间的古海岸线;在第三道堤上发现了西周和战国时期的文物;离现代海岸最远的第四道堤从大苏庄南延伸至河北黄骅市苗庄,形成年代更加久远。
& N" e2 S7 S$ v2 q5 v “越接近现代海岸线的贝壳堤越年轻。这种时间序列,证实了在渤海湾西岸海侵达到最大边界后,海水逐渐后退、陆地不断扩大的岸进趋势。”商志文博士说。贝壳堤是古海岸变迁极其珍贵的海洋遗迹,它忠实地记录了大港退海成陆的历史,也显示了历史上各时期渤海湾西岸古海岸线的大致位置。
& q1 A0 b3 O ?- ]- m' s- E 天津大港古海岸贝壳堤具有规模大、出露好、连续性强、序列清晰等特点,在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也属罕见。大港区古林贝壳堤,与美国圣路易斯安纳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并称为世界三大贝壳堤。
5 _* X5 C' d8 Z( B 贝壳遗迹馆成学术基地
' p. M( f- ^$ M% \ f( | 自上世纪以来,贝壳堤受到严重破坏,人们挖海沙、挖贝壳垫路、以贝壳喂鸡等行为致使一部分古海岸遭到破坏。基于古海岸遗迹的珍贵性,国务院在1992年将该区域升格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随着渤海海退,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已脱离了与海的联系,这使得该保护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不涉及现代海岸线的海洋类自然保护区。# d4 g* I) y1 v" J; o8 q$ \- d
2003年3月,大港区政府在保护区内第二道贝壳堤,一处距今约2600年保存完好的古海岸遗迹剖面上,建立了中国首个古海岸贝壳遗迹博物馆——天津市古林古海岸遗址博物馆。它是集科研、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展览馆。
1 @/ U" h* t) J }9 G 该博物馆的中央处是展馆的核心部分——古海岸遗迹剖面,在高约五六米的地层剖面上可以看到分布着十几层由贝壳和沙子组成的地层,层次分明、出露清晰。贝壳堤上的每一个贝壳都是一个印迹,记录着大海的年代,同时每一个断层中的贝壳种类、颜色、大小等都传递着不同时期海洋生物的信息。! |( ^( K% Y5 c0 ?) y$ L9 O- }4 `
“10年来,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或调查活动,去年9月份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潮流沉积学大会还吸引了德、法等多个国家的十余位知名科学家参加,使这里成为国际间合作研究海洋学、地质学的重要学术研究基地。”古林古海岸遗址博物馆馆长张钢告诉记者:“现在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已经成为普及海洋知识的课堂和观光游览的热点,尤其成了孩子们的最爱。”3 d8 ~2 B* ?5 K% ~) a0 l* ~$ ?
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O/ C: L7 C1 i4 |
如今,宽阔而平直的津歧公路在古海岸线上伸展开来,像一只粗壮的手臂拥抱着大港湿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昔日的盐碱荒滩上兴起,城镇面积在不断扩大,天津港和临港工业区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部分盐田被辟为物流用地,大港上古林渔村建成了繁华的海鲜一条街。
! p; p, ^. E* K- O% Q% ^& a; F# P1 x5 w 商志文博士认为,天津古海岸遗址贝壳堤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十分珍贵的世界地质文化遗产,也是海岸带地质变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它对于揭示天津滨海平原的成陆史,研究天津及我国东部沿海海陆变迁和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平面变化以及新兴构造运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科学价值……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