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Nature:2.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时的海洋都发生了什么?

[复制链接]
二叠纪末大灭绝(EPME)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危机,发生在约2.5亿年前二叠纪向三叠纪更迭期间,是西伯利亚火山喷发后引起环境扰动的结果,造成了90%海洋物种的灭绝。+ e: @& H# [% s& b

# |$ e2 |  h0 C主流假说认为,海洋缺氧是造成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其进程和时间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最新研究发现,在海洋缺氧前出现了短暂的大氧化事件。
7 f/ l+ E1 c% X8 J
, y2 J" k+ d  C2 ]/ D, F. z! ?3 I2021年8月2日,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Geo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Transient ocean oxygenation at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onset shown by thallium isotopes”的研究论文,文章的中文译名是《铊同位素显示二叠纪末大灭绝开始时的短暂海洋氧化作用》。
3 @7 W( O0 Y% F* a/ ]
* g$ u# N8 P, J/ B

6 Y. l" m/ s5 A* A0 y  | : ~! [, ^- R  b& I2 s5 u1 u! Y
% w2 C1 ?" k. V  F) n0 H8 `) c
, c! F6 F# `/ u
3 i; ^* M' [! e: ]! L0 Q+ c/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0 W/ P1 Q, [+ X; n2 ~8 y; K1 B

6 E3 n. c- H/ V+ o6 Y! y: `9 p# o
/ J0 c$ D* ?: W1 \# x& e8 }
% Y3 T* ]( Q2 f* ]' X. p
1 o5 i5 g/ N& V1 ]' u
在分析了泛大洋盆地三个地点的铊同位素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基于某些因素驱动了铊同位素的短暂波动,意味着大灭绝发生时存在一个更加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
5 |# h" @# k, ]0 @ & y" ^* r% S) e- n) B
对此,文章的主要作者Sean M. Newby认为,“氧化事件可能与短暂的变冷有关,在EPME期间,海洋系统对火山引起的高度波动产生了响应。”。" m6 P  t3 l- O6 [( A2 C
7 z. D. w1 Y( j; y: q
作者Sean M. Newby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球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的研究员。据悉,研究的起源来自于日本和加拿大地区还保存着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间赤道附近的海洋地壳,这块地壳有2.5亿年历史,地壳样本位置如下图所示。
* L# i7 ?/ D/ w" \( ?& ]6 J( l/ A1 |. r7 a$ p

3 X# W5 P- Y/ a( U9 b5 F  ~% ~7 I
! S( k3 _; x6 Y( T7 w
: G% r9 e+ G- z0 B/ V9 d7 R" p
" G( t6 N- ^- j4 ]

% w. D, ^5 q2 a: l+ @9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 }+ Y" D' r% B" z : \5 n- @1 u( A2 z% W

6 d/ |6 W! B" k: d
' v% n( l! o6 H5 ^. W$ R2 R铊同位素是一种新的古氧化还原替代物,在全球海水中分布广泛、停留时间短,并且能够敏感响应海洋地壳氧化还原变化。在采集了岩石样本并挖掘了现有数据库之后,远古岩石中保存的铊同位素差异提供了数亿年前氧化还原线索。3 K% r6 _3 K. H

% U( Y0 U' X4 T9 y8 @$ e3 Q ; R8 m' O- U8 a5 K! k  S
【注:同位素是一种化学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2 L8 W) |" V* C/ k! x
6 I! I6 V! |7 e# f$ c' U
在对岩石剖面中的铊同位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在EPME之间存在短暂的铊同位素的负偏移,随后表现出向正值的转变,并持续到最三叠纪早期,铊同位素的负偏移指示氧化锰的埋藏,表明在EPME之间存在快速且短暂的海洋氧化事件,如下图所示。
$ c; d* f4 `* u' q$ i; E- x* V3 S2 _6 s6 v
6 o, l; `0 L0 h
+ j! P1 f* z! v

( a5 n* H4 Z5 O8 U" e3 e& V. a# ?& Q 7 q$ @1 ~- Y! {5 k$ v) A
# k% n8 j/ X!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9 M4 f6 s( S

$ @1 b9 C: i6 |  f/ @# e 4 U0 R  `0 b: U$ Y# y6 c

) O! @) j6 g3 l( ~4 r4 g4 N作者提出了两种可能增加锰氧化物掩埋的原因:第一,EPME期间发生过海平面上升,该海水入侵通过淹没大陆架扩大了含氧海底的面积;第二,EPME开始时有过短暂的气候变冷,与短期铊同位素扰动同时发生。
+ n- p$ |" O) [4 p ) H% ?5 [$ R' ^) W$ }
然而,研究人员认为第一个原因不足以引起EPME附近海洋大而快速的氧化还原波动。因此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引起锰氧化物埋藏增加的主要原因:由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SO2触发的短期气候变冷,变冷可以造成冷水下沉并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促进温盐循环,增强锰氧化物的埋藏。
0 c  `2 ?# H- ]: m9 e+ L
* C" i; N) M1 F3 q* Y进而研究人员提出了铊同位素记录的二叠纪-三叠纪海洋氧化还原变化模型,如下图所示:二叠纪中期海洋与现代海洋环境相似(a);二叠纪末期火山爆发导致的温度升高,使得海洋缺氧区扩张进而导致溶解的锰含量升高(b);EPME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介导的海洋短期变冷,导致快速且短暂的海洋氧化事件发生从而增加了锰氧化物的埋藏(c);EPME期间海洋快速恢复了广泛的缺氧条件,并持续到三叠纪早期(d)。
- q$ r. \: z( S
- ~  l0 z; f3 K' ?4 H$ u
/ y4 Y0 V1 ~4 K5 u$ r

! A% F  M: o5 B: v
; ?2 t- w1 z7 C$ l* d 1 R2 ~! f0 K* A7 R; h! G- _
[img= 685px, 427px]hb.hainanu.edu.cn/__local/6/57/9E/5F44DB73019267A2FE1132F80C6_95B5E5E4_46E2F.png[/img]

$ w8 m% G9 G) V0 [. ` 7 B! N  y5 R( C
- P9 p2 B: ~) h$ P1 v" `

# b, x+ Z6 b1 q# H8 R  |! M该研究表明,EPME期间的氧化还原历史比之前推断的更为复杂。全球气候和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中的这些扰动表明,EPME不仅仅是由向更缺氧的海水过渡引起的,而且是由快速氧化还原波动以及极端温度变化引起的。
7 h0 A$ T/ U: }2 m* \) A' ] 3 m" y+ b0 M; u% B+ d
总之,这些极端环境压力影响了许多海洋生物进化,包括那些在EPME之前就早已经适应这些环境条件的生物。$ u- n( ^( a! m8 L' b5 A
7 z  }1 R) s; X
4 `$ X: o% r) t9 j
<hr>参考文献:www.52ocean.cn
+ ^. _1 S6 L. e' v- n , K& W- }$ V4 ~0 i. _
简述翻译者:海南大学研究生李凤莹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gyzghdrpd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