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I5 ~$ R* e; K2 n
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 % M2 j5 |1 }- o. A: }" A
50次重要讲话汇总
3 M3 J9 Q# V# k$ H: b" X! L: A& |* _+ y
( T' M9 y7 S2 I4 p% {; R3 g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小编整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与大家共同学习。2 g3 S f! u r! M
/ H. c, b" b$ i
( M6 F: @. M! I% O( l6 z
9 r% k4 L& I( g! v0 B- a* y
2 |/ h/ K) Y6 w5 J6 I01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讲话
v* y2 q s' k7 o. o$ X& g8 G# X, \
7 `/ E n2 ?3 S$ _-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 E8 d s; K; F q2 D5 G摘要: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0 C* v$ z q) T5 W U# X2 v链接:http://mtw.so/5ZzPh2
. e1 D* u& w/ \' z) q3 E3 U7 E$ d& n1 z8 L, [
' @' W+ N. W% }; \# U" b k
02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讲话& O, E- a/ d3 y+ F3 z6 N; i' {
7 i m( v& }, B4 f* `8 j2 i% ~4 M3 c* r
时间:2015年9月25日4 `9 B9 ~+ ^0 d/ `7 S( u7 g
摘要: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政策行动。中国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5 p- h0 I' y7 l9 g( k0 W6 b( N
链接:http://mtw.so/6mT2pi" N; W. ] d% y( m
" _1 _4 A0 s- G& g) d! z, s$ b P$ i8 m
03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讲话6 O& X6 H7 y- H# `$ R6 D
) p. H; U0 \& D
* Z; m- Y$ f1 |" Y% x时间:2015年11月30日
( F, q" w, R% Z' E; ]9 _摘要: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 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 s$ N1 _( J9 H( t' l: s# a链接:http://mtw.so/6ukDk3
2 B. P- L" ?+ b5 i3 ~' k+ b7 N4 V0 A5 D
, `+ f; I/ c; h/ e& a" e# d% i; _# C
04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
7 h+ J3 f0 N$ r, y* S& [2 v- q% h/ O$ [7 m4 v4 Z: N# @
& R* j$ e- w/ a u* [8 C
时间:2020年9月22日
" [ b2 n2 a0 |% d( w摘要: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0 i3 S4 T: [2 L1 I& `链接:http://mtw.so/5SJzEP
4 Z. N* W0 s3 o. L
5 n& P9 l( R2 ~: V( n! n- o5 q1 k* ]( H( |
05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的讲话$ w8 K% M2 }2 G* t* I
6 o, I% e8 T5 z* A: K6 M S3 v% z2 c9 \) v m/ q6 s) P
时间:2020年9月30日$ s- U+ ?% s0 x
摘要: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 K% @* g7 ]* ?) n/ t8 f4 p4 |4 ^链接:http://mtw.so/6mT2ps+ ?3 d2 Z0 x% e j3 D
+ j1 w# F7 K3 k4 s) Z7 y# p
; _% ], l4 O1 t0 j" x6 U06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的讲话4 R6 y4 i- z- q# T
, U+ ]0 ` P9 e4 e
2 @) A' \9 e2 E0 E( X时间:2020年11月12日
) ^7 f0 ]+ q6 k1 ~9 M摘要:绿色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中欧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不久前,我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方将为此制定实施规划。我们愿同欧方、法方以明年分别举办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国际会议为契机,深化相关合作。
* r* Y2 r+ e) f K% ]: G链接:http://mtw.so/5waWH2
4 v2 [- M$ E% t9 s* M
- j8 o. G$ w' T" s* {* z. n
7 @- q! p% ]. ~; I, \; M* w07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的讲话$ j' E- l k0 P- l
* y+ k" X$ ]7 t; `4 g
2 b# X" ]6 W* P时间:2020年11月17日
' Y- J- ?/ F6 t( `6 K摘要:全球变暖不会因疫情停下脚步,应对气候变化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要落实好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提供更多帮助。中国愿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艰苦努力。我不久前在联合国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举措,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将说到做到!
8 z/ _" p7 J t9 F- z链接:http://mtw.so/5LdmAi
4 a$ [2 o* V6 ]- X) m" C8 y4 V) {
+ O. Z ]8 X$ q# x1 l0 C/ d08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的讲话
/ w) ]; t# U* Y+ a9 {3 J( G& g9 w
& U$ S3 b. r3 j( I6 B6 q w; W; l* d! A V) X# c y2 ]2 {
时间:2020年11月22日/ r# f# c/ w9 U4 j5 @8 w4 V: b
摘要:二十国集团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 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不久前,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 A) B4 X% M9 X" D/ x
链接:http://mtw.so/5ZzPhm & h% k2 A) M3 \& ?2 J
* V$ z' u( P) O
( E0 I7 A; k1 _6 a. i) c09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
) J+ v( J6 N( ^, [/ z
m2 h; m6 U) |( U( q: ]- x+ I* x$ R4 B' n( Y5 a: ^% t
时间:2020年12月12日
3 H8 ?/ L- Y% R* D/ S* e% y& a3 a摘要: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今年9月,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b# c$ P) ]0 a9 ?
% S$ A3 Q7 O$ i5 z" L
: e+ t9 V% V- [( s. Q' \4 k5 i6 N在此,我愿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K J$ `' X: @) z: q, x0 {" z; a
3 b) ^$ b0 G( ]
% k: t: M" a- Z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7 _% o: `' G& y7 Y1 ?9 |
链接:http://mtw.so/60kpbx
, K0 @8 F6 Y* `+ w+ g3 @1 p' l, R2 K, U3 V( {5 k
1 V. B# J3 k! [/ K1 A
10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m" t) q0 j% ^' k( V# \0 P% V& f7 u: O% A5 T
* g w5 ?7 e; l' {) W
时间:2020年12月18日0 _; ?9 f6 Z2 i! v0 m7 x. l
摘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8 r1 K7 c. Q7 A
链接:http://mtw.so/6fmPkV0 i* B6 W0 M' N( i+ L
1 C0 n4 f! G4 G( x# g" ^$ a
& }' s, O5 D& G0 Y; `9 v3 i1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s2 Y( T' X& Z8 _
9 b9 M1 B# i4 W( j8 I
1 K, ~2 }+ @* d3 R
时间:2020年12月18日 s8 i1 a5 y( S7 [7 D H( e; n% E
摘要: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形成高度共识,而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 G- Z3 ]7 u2 ~8 r" w2 F
链接:http://mtw.so/6mT2pC" T0 I; ^* E7 k. y# [. `5 P9 x, N
9 r" j9 f& M ^; f
4 j3 p1 G; b7 {8 V8 Z0 w1 O12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F% f% M$ ?& _) l& x, q! W
1 s* F' _! L- c% x) h. j: [
& Y1 E! _& h- n+ {8 B: r/ Z时间:2021年1月25日, c7 ^/ C5 z# i0 B+ X/ Z
摘要: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已经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我们认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中国正在制定行动方案并已开始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中国这么做,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3 w8 r# v* ?+ V% E. B) o; [* ~链接:http://mtw.so/5waWIO" B' {' i- e1 B
% z! |5 ^+ @1 W2 E1 H; i. i' R0 E$ t
/ l. X! p' a- {4 L7 z4 y) P2 k
1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Q! l8 c' v. a, t0 b3 ]. K5 Q& S" \
) N0 R& w1 [" Z# `
; Z$ R3 y. P# y- D* K! }/ ?时间:2021年2月19日
W" _7 P. }# M5 y( w# g! a摘要: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b( `+ H7 ^) m9 T. L
链接:http://mtw.so/5SJzGL
9 X& E1 J! W! @6 F7 r
; R9 h" o6 g% c5 ? ?9 W6 p+ E7 K% l. y2 K( q
14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的讲话
" o/ ~& x4 {) {2 N5 D7 b- h5 r
) \! X0 I( H" Y$ O. J3 z7 z( T! w. n3 K6 r/ a: m* z
时间:2021年3月15日# b# B' P" j3 {4 [
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P$ J( e: t. M% w! m链接:http://mtw.so/5ZzPj8
0 [# c. d" g) B$ E4 x
( s: S' i. f# @5 z3 ]
W6 S3 d; v% x3 ?. F0 k* G9 N15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 }& l# e7 W/ a$ \3 Z1 m: T9 d! l7 C
2 _4 S e" w4 P
6 S; ^5 V6 {0 y* h时间:2021年3月22日至25日
2 Y2 K: I; |+ Z1 `摘要: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3 M _4 W' ^& K$ b- E+ I9 G
链接:http://mtw.so/6mT2pM+ H' D+ b N1 V0 o+ A4 Q* w8 }! T
4 |: U8 E x4 ^, d' q% D' t0 q
. W5 Y; A" v2 i+ O
16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3 P3 Q4 i: n, l8 Q4 ^2 z" Q; g
( T# R7 x* s4 P4 Y9 J5 S( X' t3 V, @: @$ q9 b
时间:2021年4月2日, d; a9 s; \/ \* u- K& x! ?
摘要: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1 u* h5 h7 ^& K/ j8 A% I链接:http://mtw.so/5DH9xx
; [- h$ N) v( Q" ?0 U- ~
/ l4 u" }2 m- f2 q# L1 n* T3 ?; V* d! c2 E
17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时的讲话- y/ L5 q5 s: ~: n
# M& u- w: x0 C- L2 c6 q& s. t
0 h% L/ U3 U6 f0 ?时间:2021年4月16日
! A g2 V% n" l) }6 o摘要:我一直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就应对气候变化同法德加强合作。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5 H R. ?3 Y. Q& s4 b# d' n% p/ X* Q% }链接:http://mtw.so/5LdmCe8 j1 N9 k. _1 n9 I1 C5 E2 i
, D8 N) g: Y3 Q& b4 z& I8 \
# d+ {9 s7 p+ }# i18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K. P0 }) S3 `+ j* ~
) d. M8 ?* p! {& j9 i1 ^7 ~$ d) c% y1 q9 w% I$ u3 f4 q
时间:2021年4月22日
7 S. X2 z3 @+ T: w7 {摘要:去年,我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3 I* u% k3 P4 y
链接:http://mtw.so/60kpdt
4 l# s8 f$ A6 \) d6 j" G \! C
# p+ ? {) r& n, {5 p4 H8 V
4 u1 h4 R: ` X) v19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
: D. Z- g8 Q& O; N1 i8 X- L+ j
' L9 e5 _' S* L, w
. `+ T+ y9 [# E/ K时间:2021年4月25日至27日
/ S2 O; p4 N" C1 w摘要: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b+ Z2 E! K H$ h( V L
% p) i& H B" t' }6 @链接:http://mtw.so/6mT2pW
- g' B$ f! [+ D: b3 N4 V: i d% A0 H& t( D
: s" p& n9 {5 ~
20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的讲话3 a8 d( u4 ]" ]
8 i& H" b# F& c( P% X
% @7 t# Q* @: `时间:2021年4月30日
) z9 C2 \# N( s/ j$ |9 x摘要: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
6 O" M: @ ]% @2 Q5 v链接:http://mtw.so/6ukDkH
; g" [8 y. p! T- @' {4 `' Y7 E4 ~4 C6 Y5 z) j
+ r, r+ Z( r% }0 k% ^3 B' w
21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_+ _9 R6 d+ e- Z) E3 e( D$ w9 P6 M5 q4 u2 e- e s
' h5 O7 p! M9 [, a5 X! C% i3 J
时间:2021年4月30日
# ^, V& H0 [# V! }; E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6 j4 }. |4 _+ R4 m
2 R9 N7 G* P- h
# G8 Z& E9 i' r" Y, P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7 ]1 z: b" [+ Q+ k! h
链接:http://mtw.so/5DH9xH
9 A# |2 Y1 K' V8 M4 \; ?& U# ^: c- F& l% p; m( [
7 ~+ [( @7 p! n6 h" ~22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的讲话
' n! {8 t0 T1 }" }( `9 I8 k! N+ w. l8 ~( @9 W6 h2 `, M
' @ z5 j& w R* R9 ?4 ^6 X
时间:2021年5月6日
2 }0 Z, W# Y/ D% }. i8 }摘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件大事。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是中方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为之。行胜于言。中国将根据实际可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最大努力和贡献,愿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继续积极推动国际合作。0 r& k: ?, R% y# x* N
链接:http://mtw.so/5ZzPjs! z7 H' h& x, \5 b* z& g
! j8 I4 `: N; T+ U/ n1 s* Y% ~/ U/ o& H. W. y
23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8 _9 G. o# R7 \- O
9 x1 j0 p7 j( X1 c$ V* g. ^& r5 ^6 y8 a, U/ K5 @' v8 n
时间:2021年5月21日. W) L/ j8 U( g' c7 W
摘要: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发挥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导向作用。9 I2 \% J3 J: b8 F
链接:http://mtw.so/67QCgI
5 D* ?- z4 b% y5 x# p/ a0 z1 d1 {. e4 d c/ ^
0 D& Y! n H. L" ^+ z {" t
24在青海考察时强调6 R8 R2 o2 x+ u4 a- r6 Q0 v
5 E2 b: I5 W' V' F |, j4 o6 d
; _ H- C$ }' A j0 b' @6 h时间:2021年6月9日
% g7 K/ Q" W# _+ f# v6 U5 E- o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Q- J# C* J9 ?链接:http://mtw.so/6mT2q6( i( F: c6 q' @' U
0 O( U5 X+ K" t3 w' U
; L \. P: S2 s" r, L$ i
25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
0 H' `& t* T- @" X9 D9 j
& y+ p8 g5 f$ R) @0 _- X: y5 Q' ]- ^
时间:2021年6月28日4 S' `; |: W- d6 h" n2 N
摘要: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你们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统筹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k4 _ v9 `9 w) |( W$ }
链接:http://mtw.so/6ukDkR& ] E; y2 E* n/ A5 _3 T# A
" i) E3 k+ g# w* \$ B' i- ~
# [ ]' G, }9 R: E, h; o26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1 S8 _# Z2 y; P9 P. n2 }
: v G6 b" C8 ]) g8 l* y8 h3 v; N4 _; H3 \( O, I1 f& p
时间:2021年7月6日
7 }& N/ ?, M6 o: {, {7 |摘要:中国将为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共同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
! p* H$ ~& b5 a% t2 t链接:http://mtw.so/5DH9xR
: D' N# ?6 I+ x+ S, N7 h; V& b0 u7 E0 y u
$ x2 \6 ?+ @, e5 Q27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y8 F; \! q- d1 i# @5 H# Q8 a
' g g: y" c( r$ o
, c' C! |- Y! |2 P9 f+ n5 `" i% d2 A时间:2021年7月16日6 O! V9 `" a8 n3 \0 X6 F- P7 p e
摘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绿色增长。中方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方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可持续发展合作,完善环境产品降税清单,推动能源向高效、清洁、多元化发展。
3 e3 D9 K2 M# _链接:http://mtw.so/5LdmCy$ _5 @5 ^& g* p5 p; C
+ w- f: n6 {1 o) O# Y9 Z8 i N/ d5 C+ r, k3 F
28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7 X6 `! z* a' s, o1 N5 ]/ s, [: W5 q
, O9 T8 T8 \ K" e0 I" a
' I) s' ^, [& D- h6 j( j时间:2021年7月28日; e( l$ w4 @( E! X0 z
摘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坚持高水平开放,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生产。
! x+ H* M! I$ w8 D$ a链接:http://mtw.so/5ZzPjC' B( c: Z8 B; w q
8 j/ ~$ ` N/ m( H6 Q5 k$ I9 Y! V
6 T8 R( ~2 U! l# b6 k" e( K29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的讲话
6 q" C" D5 U" k9 b6 t/ r0 _) Y; B: P* B/ m5 d
7 b/ R6 x' `2 Q! {
时间:2021年7月30日
$ E& ^* w# D9 V4 C摘要: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 Y4 @/ z( f) T链接:http://mtw.so/60kpcb
! k+ G* z% b* o) Z! c% ]# |5 a& R) i' |* Y, N! o2 o
( {& \8 c7 ^ R# R( D30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B9 x2 a0 o# G: R/ g5 U) T4 c/ q% w- x$ t3 v
7 a' U/ x) @6 h时间:2021年8月30日7 b8 I K u8 `) v
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 l5 @# R0 L; z- A' c链接:http://mtw.so/67QCgS
' K. |3 h, \) X6 U8 u9 o0 W& {
5 q+ `. {% t% S" { W( V
+ r" U+ ^% F }/ b31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时的讲话# G. [3 u+ r3 `# V- E$ K
5 ]* d6 ~% T7 m c, @' ~
$ ^9 Z7 O* t! y+ N1 Z" A' f6 s& S# H
时间:2021年9月9日 ; O2 W9 j' f# ?1 R
摘要:我们要推动共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0 w. m/ f: Z( s" i
链接:http://mtw.so/6fmPlz3 M0 T% u: O+ ^! g
: [, G- j0 C9 r% j8 N; i S) `% q; n4 h& ~& m8 `$ y
32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讲话& u0 V: O& W2 D
) @: [) T5 X* j* `) ^% A- m' z
& E. k! I3 u* T* R7 W时间:2021年9月13日至14日
g7 K7 y9 k3 Q* }0 ^" m* q&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 C7 w B: ~: @
链接:http://mtw.so/6mT2qg% H/ n" H& T# S4 d0 y! v
6 Q+ P, R! g8 z. r+ H
5 c+ N3 Y+ d$ p: z5 A# \* T33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A, a- @" B6 b1 [: J
1 K- n! w, [0 T' |$ n4 j3 q! r. P
3 y* P+ E* ?* U# ^时间:2021年9月21日7 B2 d2 T Q2 n
摘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原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 Z& [. A8 \( b* G/ ^9 n/ h链接:http://mtw.so/5DH9y1+ x2 G3 @" q4 ]0 P" k: h
' S) [; t" ^. A4 e( v- v' K
6 Q, @! y0 j: |3 `34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F- L. C( D4 Q3 n1 V
4 S) h H- n' t' p
- j7 o( |9 }) q2 Q, v' A时间:2021年10月12日
3 b l" y% a8 f摘要: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 P6 i1 g% V" m9 e" ]) B
链接:http://mtw.so/5SJzHp3 h5 q8 X5 c/ G! X3 e5 @7 t
9 \, S E2 F3 y2 x5 o6 w
( P' O8 C/ C- E$ S+ p7 T; l; h35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3 M6 H; N( [; Q3 u# l U
1 A3 [6 k$ `/ ~* o( Q4 @4 W1 j$ t! m) c1 v8 r' I- S
时间:2021年10月21日
c2 u5 O7 a, _' y" E摘要: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供需两端入手,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抓紧有序调整能源生产结构,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要着力确保煤炭和电力供应稳定,保障好经济社会运行。/ p" d0 O% l; a
链接:http://mtw.so/60kpcl
: v* B+ t# L! C
9 C5 l4 I& I9 [7 E* H% T: R" J8 x7 f7 V( w% w: l" O, a' }
36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 c5 @# }8 v& z9 P; C- k+ H- q" A; G
1 |. w7 H8 m" o
时间:2021年10月14日
% D* h: j4 I7 c0 J/ E% S摘要: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低碳。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3 j9 E, d' K1 v) V
链接:http://mtw.so/6fmPlJ
" Y1 }( [( n; l2 S$ L; A8 |5 J5 A5 }$ S
/ [7 a: Y6 o6 F. n& t9 l& ^& Q' Z37同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时强调5 {- V% Y$ ^- q4 w8 z7 n
& i5 g; r5 v3 V( i
/ K/ b3 o' N5 s5 ]% x8 G
时间:2021年10月29日1 Y0 `. T6 a" b4 [
摘要:中方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提出一系列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具体举措。意味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循序渐进和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一贯言出必行。中方支持英方发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作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促使各国将高雄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
3 l& u; ?. s9 I6 T- t& p' P链接:http://mtw.so/6ukDlb
: j9 K$ q9 y% n/ A H9 w( a
2 b+ g0 T7 W3 l! l' n. Q1 Z: X) z! v" p2 N6 h8 N2 b) M; i3 X+ @
38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 F1 S" X: O$ j8 \) u
# s4 z) L8 M P% e7 n. L8 @% g
/ ?8 P8 P$ @' y* {6 q! C7 \: O$ n* M9 |时间:2021年10月30日6 e$ `2 t; O1 B' g+ g0 p- E# U. p8 O
摘要:中国一直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过去10年淘汰1.2亿千瓦煤电落后装机,第一批装机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将践信守诺,携手各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 A4 Y2 c- Y) `7 j6 n H链接:http://mtw.so/5waWJC$ f; @/ u3 R+ i. c" p B, N; k
8 O4 z) G9 v) Y8 {
, p' L& n9 y" d7 A' d# i) a- ~" x
39在北京继续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时强调. W( W1 Z) Y" W- \" H
* p1 D. Q# _1 \* h+ d1 B, R
" i, h* a4 F5 ]* h# g
时间:2021年10月31日
% X/ e' Q6 y) O# ^摘要:过去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大幅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方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
. `; ~' D9 u+ f$ x5 H3 _' @$ f链接:http://mtw.so/5DH9yb2 S# R3 X3 Q" R/ X$ {+ Z1 N
3 g( _$ v {& X' M( g2 E
# h) l. b, f9 k4 f40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e6 u+ G% l, \3 O
0 @3 D6 J! D3 ~7 ^$ C9 R. a) I. _. r7 r; \; F
时间:2021年11月1日8 q [' S K' D- f; P( n4 W
摘要: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 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嶂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 H9 e9 p K$ y% }9 [$ i链接:http://mtw.so/5SJzFX
; p5 ~6 ~% ], L& ^% [# P" X8 D& H) G. u8 |7 U% x* L
* X! ]8 k: m5 @9 X( y. q41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v$ ]- H# x* F. {" u! q- F/ W' q9 i# [! @1 Y) t* M" F% Y
) c$ ^8 i" h, `: h/ j! l3 w时间:2021年11月11日$ X- p1 q3 y! u) L1 _6 t" _
摘要:我提出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以来,中国已经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速构建“1+N”政策 体系。“1”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思想和顶层设计,“N”是重点领域和行业实施方案,包括能源绿色 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等。中国将统筹低碳转型和民生需要,处理好发展同减排关系,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3 V7 j$ b3 I9 e2 @0 F
链接:http://mtw.so/5ZzPik
% c* Z+ I5 @8 U- q8 w8 a
( e! P" o8 q: h3 g; X. v0 P- j( r5 M" q! k
42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5 r _1 z) ~$ T9 o1 I
& y% V. Z9 w5 B8 F+ v% T2 d9 X( |
9 ^* S9 `. y5 E, \$ ]2 T: V时间:2021年11月12日0 V3 l/ y) @5 x; D' }
摘要: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中国愿同有关各国一道,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今年9月,我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对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W0 j) k/ T: {; l! i1 d% J链接:http://mtw.so/60kpcv. \, N3 `4 J; L% v5 ?( P7 A# G/ e- F
8 Z; g9 v7 L5 I( ^: v# Y/ A6 G5 Z; E
43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U+ x2 O4 j2 E3 y6 l
6 ]; p7 j& g) l1 ~! {& j% K+ p. H6 S1 R7 |' u
时间:2021年11月16日
2 C e' @+ u+ M摘要: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习近平指出,中美曾携手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现在两国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中国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
9 a8 m3 t9 q* I链接:http://mtw.so/6mT2qA5 R! w! a& U; y$ c
$ M! a! `( y6 b E
$ b% s: f; k \" I" N6 G x( i' E! U44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 l" W& r0 O' X9 c7 n X O* v: y+ `/ g: a g
' H9 ^3 S3 m+ u- g3 T8 i, \时间:2021年11月19日
, [( m" B; Z6 J" E. r' i摘要:中方愿同东盟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加强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对接可持续发展规划。要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探讨建立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分享。要加强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合作,为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中方愿发起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增强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 j) t8 ^3 L+ v3 l; c" \链接:http://mtw.so/5DH9yl
. }+ D3 a% Y8 `2 V! A
- {4 x( h' S& V$ O" ~/ X* D
7 C4 k7 v1 N/ O* q$ M$ m! F45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 u# u/ s. m1 [6 f, c$ D0 c: q3 B: F! I1 t5 ~7 S9 r
$ [8 c( U; Y& H8 \( d* n: F1 p时间:2021年11月29日
4 ~: w# d$ z1 n摘要:推进绿色发展。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重大挑战,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有效实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K6 p; p# {! j
链接:http://mtw.so/5SJzG76 S# e+ A/ f5 d: q
5 G2 Z, p. @6 O' f; @/ ?% _6 }: S7 d0 l0 W1 n* c" g
46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
0 Z8 g" ?( Q- u+ P6 T
: {3 g9 g3 e' p# Y( k. m
2 ]/ ]8 O3 Q9 G4 ?% n; i+ M时间:2022年1月4日5 h# R2 d, C# v/ J7 {
摘要:要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场馆改造,都要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冰丝带”设计和建设很好贯彻了这样的理念。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 x+ w% a1 G& J( s, j8 D链接:http://mtw.so/67QChm
& K4 D: ~9 S. `& O9 c: M
# K/ D( |' _4 m! e: \: @' O2 k% F% q& m
; `! t: d& z& x( `4 ]- |47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 W" H; S, `, d( N4 \ {
8 D p, J% H* A+ Q/ \8 `, ~) ]
9 T* C$ J$ R1 F. c6 G3 @9 \时间:2022年1月11日8 D ^; ]4 C( O# P0 @: G: a$ |
摘要:双方要共同发展,树立务实合作标杆。要把共建“一带一路”同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印尼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后疫情时期合作,高质量建设雅万高铁, 实施好“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两国双园”等重点项目,培育新能源、低碳、数字经济、海上合作等新增长点。只要是有助于促进印尼发展、深化中印尼合作的事情,中方都会积极参与、全力而为。
* U7 T0 t7 \7 V) O$ l. E链接:http://mtw.so/6mT2qK/ `* p9 |* y' ~9 L) y$ Z
" G9 n' W8 b7 q7 L; Q
' L7 s+ e6 x; M* ~, X/ p5 V6 J48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视频会议上的演讲0 X7 l' R- q0 `
3 x' W+ |# {2 ~
, O2 [1 O- D9 X9 A' R. q% D时间:2022年1月17日
1 j! }) A/ Q" R/ m. f2 r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已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 k d' g/ o" P0 s链接:http://mtw.so/6mT2qK3 z8 N) z' `. I
5 v! q/ d* E' i: A8 K
( ]8 n2 y4 {, j& \" ~
49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集体学习中的讲话
7 B/ D3 T k: ]2 V7 j. e; j4 U# g0 p
0 A3 T7 t4 b' n1 u1 ]; ^4 |: C
时间:2022年1月25日& p% Z# [1 c* J/ B, d# e* T# g' ?! v1 J
摘要: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 n4 Y8 e6 i" V/ v4 F
+ v( ?0 n0 Y; ~2 a* ~
: D" c6 F7 |0 h# F+ F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2 `( `1 n) r4 ?" _) b
$ b3 f) ~1 f1 \. C0 g1 q# E2 O5 H k: u. r0 s5 U
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0 k" k2 ]5 _1 B' Z, f( A3 n
1 Y* [9 B, Z2 L z4 |; T) f2 f* Z0 n6 l, f2 j) [4 K
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w, t9 s" C2 v7 s7 t
) J/ y' ^$ O! N1 d* u0 w
1 C- M$ r; a C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 i. S/ d5 _( c0 F( h. Z
- U" k% O. |! {) J4 {9 j# R) V/ n! o, [( `5 P
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L! y" |3 t8 H
3 H( {* j S* X- F, a" L
8 {' G% @) G" p
第一,加强统筹协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政策衔接。各地区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稳妥有序推进。
' R( n- o8 Z7 U2 k( y$ O, U: l/ C9 T5 G& n/ t' s& f
( N4 o" l2 q- e- a4 P8 R( Z第二,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0 N4 L# k6 F) _+ o7 L% q, o8 q
# ]1 a4 ~% k% b5 b+ C- S/ P7 Z( F( \: u8 A3 D! a- r1 {
要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 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5 A/ D0 o4 S m0 G+ `
+ w) X( s9 n$ C& F- C- R( @4 S% o# R" N) q! @, @/ Y
第三,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要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要统筹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0 H* _+ V' `" @; J; d O4 ^9 b
/ d8 B# T! ^" M2 f. T
9 x# r' K. g' b& p' c/ ]第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
4 q# `1 C$ Y4 h% G8 b$ |- ]' U4 T& H+ Q: a
0 g9 ]1 t; q. e第五,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
+ B+ u. T' S4 B$ t. Q( M2 Y( x/ ?
1 z/ S! F8 |; A
第六,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2 {% O6 n" X) b7 L5 r4 m2 K" H
- M0 B2 N8 F% K+ h9 w% j
r! M6 B* c3 N- D要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o9 {5 K5 b/ u0 f
链接:http://mtw.so/5ZzPiE
8 N/ R" V3 h! }: F5 d- m
4 h' \3 w& ^1 d; r+ I! c" ?" R
50在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
) r" @( f$ c( k v# s: @* Z p4 t
m& r0 _6 I/ p$ w$ y3 b
% `; n! R; z- {# k- Z1 q' k时间:2022年1月27日7 }' z) A. X0 ^) p' e- j
摘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要积极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6 N, E" _& l- C# S H3 J( {5 s7 P$ ^# k M1 n
7 P' A; X$ s4 B1 [4 `# d4 L) Q4 U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j( E6 G9 I7 |8 l!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