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复制链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为社科理论研究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 D9 [7 n6 [! h
  B9 W  ^* ]6 I/ M. f& N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 Z% ?& ^" ~8 L9 z+ _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社会科学院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智库建设的真实性和时代性是保障其实现人民利益的前提,只有保持智库建设接地气、聚人气,才能站在客观立场,发挥专业能力,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和前瞻性的智力成果,从而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 B4 ^3 S9 ?% K6 j
新型智库建设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开辟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广泛汲取群众智慧,打造决策咨询的“最强大脑”,以促进政策的形成和执行。智库要发挥好阐释政策的作用,做好政策话语的转换工作,并通过媒体发声,向人民群众传播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详细解读相关政策,将科学中肯的见解传递给民众,增强人民群众对政策决策的信任感和理解度。对于决策中存在的缺陷,特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结合不够、需要改进或调整时,智库要及时跟进,找出问题的关键并敢于建言献策,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完善方案。

* {: m5 G' }* f% n- S% n
以代言社情民意为责任担当

3 H# r9 E7 M( l' z5 F  E4 y5 j  z"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广泛调研,潜心研究,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作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型智库建设应当把服务群众的能力作为智库评价的重要内容,把公众影响力作为重要指标,建立公众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并重的评价体系。

3 ?4 m4 A& h( o( n( [. C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要功能和神圣使命服务于决策咨询,具有充当人民群众代言人的社会角色,并作为“外脑”向党委和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民意咨询、决策参考和政策评估,成为连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情民意大多呈现出个体性、差异性、分散性和非理性等特点,智库可凭借自身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对民意诉求进行广泛收集、系统梳理和理性表达,向决策部门提供“高、深、精、实、新”的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同时将政策意图传导给人民群众,以提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水平。

$ P( R+ p  l" a6 y$ i1 m
群众智慧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结晶。智库学者要注重问计于民,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动向人民群众请教,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中总结经验、寻找启示,努力把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建立在对社情民意的透彻掌握和深刻把握之上。在研究中既要努力做到远看一步、深看一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还要做好党的理论成果宣传普及工作,促进党和国家政策的平稳落地与有效实施,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人文素养、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 t9 {; r6 O3 g7 v4 v+ _
以促进人民共享为最终目标
" G' X5 ~/ {# T/ j: y0 M  y  e$ ^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共享内容的全面性,新型智库的学术研究不仅要形成涵盖各领域、各学科、各战线的综合性研究智库体系,更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选定研究领域和主攻学科,明确专业方向,吸引专业人才,构建专业生产链,形成类别化、特色化、优势化的专业性研究智库格局,从而在最大范围内匹配智库学术研究内容与人民群众多元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指导。
. r/ U" z( \; q  m  m: x9 p
人民群众了解公共政策是其参与公共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前提。智库要依托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升运用专业知识解读公共政策的能力,向人民群众解释、宣传和普及政策法规,避免中间环节对惠民政策的打折渗漏,促进公共政策落地的透明性、公正性和普惠性,以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平等的发展机会、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

- ]  I- h5 ?2 e! G+ V7 W. p; p
推进新型智库成果与人民共享,要创新智库成果的转化机制、推介机制和共享机制,建立新型智库成果推介的公共平台和智库成果采购制度,促进智库转化的社会化、市场化步伐。要不断拓宽成果的转化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的信息报送和传播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多形式载体进行宣传、推介,打造应用对策研究的知名品牌,不断增强新型智库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0 J6 x5 ^7 {; o9 Q3 b9 e5 u1 Y# q
(本文原文转载自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8-03/23/c_1122582975.ht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