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布上来看,‘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世界各国,东起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处中间广大腹地,沿线分布着世界最主要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通道国,‘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与能源的心脏地带,而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一带一路”能源研究报告》 ! k% g& T) z! q8 I8 y- j. r
在具体项目中,中国通过能源投资,建设电网、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以加强“一带一路”地区的共同能源安全、减少地区能源贫困、改善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并通过能源合作,将优势产能存量和能源设备服务于沿线地区各国。
" [0 E" s0 z% U) R- j; g5 v) u由能源基础设施建立起来的互联互通,可以不断改进物流软环境,加快产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工业园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追求共同并可持续的能源安全。
3 D% x* y; H" J0 l, P" ^1 X; ^$ U3 S4 U, a/ z( y. O b
2017年5月,中国发布《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对国际能源合作的基本原则进行阐释。中国利用自己的能源实力,基于沿线65个国家日益相同的对能源安全的认识即新能源安全观,追求共同并可持续的能源安全,给“一带一路”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逐渐在“一带一路”沿线形成了一个供需平衡且产业链完整的地区能源市场。
0 W3 p6 D( W+ o在2017年5月发布的《愿景》中,中国明确提出将坚持“开放包容”,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强各国间对话,求同存异,共商共建共享,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广泛区域。其合作特点包括以下五点。 $ ~. u. i- m: e- i% p" k
明确中国全球能源战略目标,为国际能源合作指明方向。
, u- m8 k2 b) d. [! L“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国真正拥有了自己完整的国际能源发展目标,而不再只是嵌在国家的整体对外政策中。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将更加注重构建国际能源合作的新秩序,通过能源外交和能源服务向地区和全球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助力中国从能源大国转向能源强国。 5 }& x6 \- V4 b7 @
依托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 z0 G2 L# ]' i4 ]
“一带一路”框架为国际能源合作搭建了更为有效的对话平台,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有助于开启更加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新模式。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并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结合已有多边合作机制,优化中国的合作环境,使中国的投入更行之有效地发挥作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发展。例如,在苏联地区,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金砖国家组织等具有国际制度效能的组织推动中国同该地区国家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更深更广发展。 c, r4 Y9 a& u( A) A
% c( E! O& \! }8 t% T* t# J _# W& B, L8 a, g/ Q1 z
中国能源企业经过多年“走出去”,在对外能源投资与合作上拥有自身优势。 6 u6 ~1 H: o2 o- Y( I6 Z
第一,人才储备优势。在中国企业中,油气企业“走出去”最早,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经验和人才,在今后企业发展中仍然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已有成果优势。未来无论是企业本身价值的实现还是技术的创新都可以搭乘“一带一路”这趟快车,突出在此区域中已有建设成果的优势。第三,管理经验优势。中国能源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几乎都有投资,对于当地人文、制度、体制的熟悉和应对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3 m- v/ i/ m$ i; o8 T! D0 Q* z4 d! J0 q4 e! D) ?' l5 v. ]
7 j# q, i" U6 X& v! h) P4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能源资源禀赋的差异较大。
7 ^0 X0 w: t0 w4 \! }% D5 i“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国家间的能源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油气资源领域,还体现在优势产能、新能源技术、能源资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能源设备等方面。中国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服务于沿线地区各国。 6 P( }1 i/ [! l" @* o6 i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成为合作重点,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9 }6 Q! e# T, k8 G$ @. ?/ z# M, t
2014年6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框架下,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已经从最初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包括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及新能源领域,包括核能及各类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5 R2 z) w; E% O$ {
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首次把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中国首次将核电技术设备输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与现有核电站相比,中国核电技术具有成本优势,同时将核电技术推广与资金援助相配套,以换取工程建设的承包权。根据“一带一路”设想,预计到2030年,将有约60个国家共计建设200多座核电站。除核电外,在太阳能、风能、碳交易等领域,中国也结合具体情况,与各国展开了在投资、技术、金融领域的合作。
) H j% w: m, A+ i, C8 k# L$ d3 a/ ]2 J
“推动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是《愿景》中提出的合作重点之一,促进各国清洁能源投资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能效领域的国际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是《愿景》所提出的具体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是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0 f. P5 @( {! v- j5 T
未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趋势将表现在: 2 C" ~4 W& ~! f* b, Z
中国能源企业抱团“走出去”,将发挥更大作用。 g; d# a3 A; ]9 {" u$ W% Y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去”。机制的逐渐完善为可能产生的争端提供了解决与沟通的平台;“一带一路”能源政策被列入《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机遇;对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对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的一个供需平衡且产业链完整的地区能源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投资安全。
9 w( i2 }; U0 ^, M能源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扩大。 ! k; d( b: ]. W* p0 E
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是中国的倡议,也是符合各国的利益。中国将在与各国进行充分沟通与对接的基础上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各方利益的项目,对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促进各国能源务实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 D; o: G& E( n( z
能源合作的机制平台更加完善。 2 s+ Y" w* B- ^: a5 M
“一带一路”框架以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为依托,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搭建了更为有效的对话平台。现存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依托,并将其整合在“一带一路”新的合作框架下,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有效的合作机制平台,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 + f9 Z) u* [3 A- i0 t P2 a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 4 j9 g5 U2 A: h% }& e* s( l
; y( H) I& E3 m( r7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