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对周边区域乃至全球的天气与气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基本都只关注于青藏高原在其原本位置上的效应,而鲜有讨论青藏高原所处的这个特殊的副热带纬度位置的作用。- Y! m) g0 ], h. _: o7 j
" s# j. [# [! ^4 S8 H我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ESM将青藏高原大地形进行经向移动(图1),探讨了当青藏高原位于不同纬度位置时对亚洲各区域夏季风的不同效应。
0 X' s( k# u, q( q/ s图2 (a)表明,当高原向南移动时能够加强经向的热力环流,因而增强了南亚经向夏季风。但同时,高原南移导致的地形Rossby波响应减弱使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最终导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环流减弱。另一方面,当青藏高原向北移动时,其激发的经向热力环流减弱,对应南亚的经向夏季风强度减小。但北移后位于更高纬度的大地形所激发的Rossby波响应却得到加强,因而带来了较强的东亚夏季风。
4 Q! k9 A5 o) \9 a. g" w6 `, Z1 L青藏高原的南移会给南亚地区带来更充沛的季风降水,而北移却会使南亚季风降水减弱(图2 b)。但对于东亚地区来说,南移的青藏高原会使这里的降水减少,反倒是北移时能够增加东亚降水(图2 c)。如果把东亚和南亚结合起来看(图2 d),会发现目前青藏高原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加强亚洲夏季风降水的最佳位置。如果把青藏高原向北移动8个纬度,会激发出更有利的季风环流,并且给整个亚洲大陆带来更加充沛的季风降水。 ) c$ ^" L( n' H
& n; ^" C2 I$ D* m
图1. 各个模式实验中的地形高度设置
8 M. D4 j! H) J. N6 c( M9 h$ R/ D# ?% K
图2 .(a)各模式实验中四种经典季风指数的标准化曲线。(b)各模式实验中的南亚夏季降水量柱状图。(c)各模式实验中的东亚夏季降水量柱状图。(d)各模式实验中东亚和南亚总的降水相对变化率。
) y7 H- E v1 C d5 i研究成果于2022年2月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imate上,题目为“Optimal Meridional Posi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or Intensifying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生王俊彬为文章第一作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崧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团队核心成员王子谦副教授、团队骨干成员鲁萌萌博士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为文章的合作者。 / [7 U' I; {2 B0 x( n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海洋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经费等的支持。 $ l3 O- ?0 X/ z3 G
/ s1 q1 r$ y* L4 u% `; f* ~' n v4 n
: S8 [) }0 {9 R9 ~5 W) t$ X, G6 ]! I;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