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鸿沟为何“越谈越宽”?

[复制链接]
忧心于科学与人文两个不同文化群体间缺乏知识认通、互不理解、隔阂加深的社会现象,1959年,英国学者斯诺在剑桥大学的瑞德讲座上提出了“两种文化”的命题。5 ]8 S. w- q5 i: E* z7 ~
60年过去了,议论、研讨这一文化现象的文章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然而鸿沟依旧,且越来越宽。这是为什么?
3 S* F3 j& p$ A6 L' A# V事实上,在斯诺演讲前十年,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1948年就在清华大学的讲演中,曾以“半个人的时代”为题,批评了当时的文、理科学生的知识片面化问题。
# M2 V9 o6 H' e3 v/ ]3 |要知道,当年老清华的校长梅贻琦是以“通识为本”的教育理念治学的,要求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都要重视,当时的文、理科还都是很强的,梁大师尚且看不过去,况且是之后呢?0 Y& L8 K1 @% c0 {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还在讨论,这个鸿沟还在继续加大。这是为什么?怎么理解这样一种学术性的社会现象?. D% X3 y3 Q6 v# w# S9 ]
这是值得反思与追问的。以下几个原因可能都存在。
$ k& N* R# Z# D' T: B$ g6 j一是这个问题的确太重要了直到今天,它还像当年斯诺指出问题时一样,牵动着社会发展的神经,一直引人关切。所以,还要继续关注、研讨下去。$ [# h' s* L$ S1 q& T  W
二是如何消弭两种文化的隔阂,至今还没有太有效的法子包括有人提出“第三种文化”概念,有人提出在大学要进一步加强文理兼重的通识教育,等等。: T8 U1 z: y& A& N+ P
三是对“两种文化鸿沟”这个概念本身缺乏深刻明晰的理解和认知。
% Q% d$ x) b0 _8 y9 I6 N我认为,第三个原因,恐怕是几十年来文化鸿沟仍难消弭的重要因素。问题本身如果概念不明晰,那是很难期待出现解决问题的曙光的。
+ t4 `* j5 ]/ W) {$ O文化是有结构的,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作为大文化的子系统,也一定有类似的结构。, Y8 T8 H; G! J1 U  S$ `
人文和科学这两种子文化,都由知识系统、方法规则系统和精神理念系统构成,其中,知识系统处于最外层,为人们最容易接触到、最熟知;
5 ?2 A& c, x2 r( b$ G而精神理念处于其核心层面,看不见、摸不着,但最具有本质规定性,处于最核心地位。具体来说,这两种子文化的核心分别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Q6 C0 g( f/ P9 S* x) d3 {
无论斯诺还是梁思成,说到“两种文化”“半个人”问题时,都是从知识这个最外部文化形态着眼的。
$ S. t* o- f6 ~: `3 e3 `+ w斯诺很焦心于科学家没读过莎士比亚,文学家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缺乏相互交流的共同知识基础,这的确是个现实、恼人的问题。
/ u9 B9 G6 a; K" [" l! u然而,如果从知识层面来看,这两种文化的鸿沟能弥合得了吗?
* h+ G; {  |8 p9 W+ _' N我以为,除某些出类拔萃的天才个体外,对两大群体的大多数来讲,是不可能的,这是事实,也是规律。" \. H8 B9 O( k- H
科技与人文的分野,古已有之,这是由于它们探求的领域,一个是自然的、物性的,一个是社会的、灵性的,本身就存在根本差异。6 p+ A' Z6 I2 G) R
在现代科技萌芽的年代,两类知识集于一身的伟大人物并非鲜见,类似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和达芬奇们还常见于历史。' g7 u, O# i6 X! I
但到了第四、第五次科技革命已然爆发,相对论、量子论及电子信息、自动化、遗传密码等迅速揭示和应用后,这种知识的文化鸿沟就出现了,再难找到达芬奇了。: [: e4 |, h4 p& E
及至今日,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科技革命正披风带雨,迅步来临,新科技革命将不仅改变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还会改变人类自身,新知识的产生迅如潮涌,层出不穷。
* P0 N. h; w5 d& Z. p& A很难设想在我们的周边能找到很多既是小说、作曲界的高手名流,又能和物理学家深入探讨中微子振荡的跨界全才。! a- \9 Q, t* U; e
当然,我并不否认通识教育的重要,很支持文科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科学前沿、理工男多掌握一点琴棋书画,也不排除少数跨界天才人物真有可能存在。
+ P' A2 ?/ `/ L  `但对大多数人来讲,人的心智能力和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取得成就还只能在自己的某个专业领域。
4 \2 W( ?2 O5 Q: j* j) ^就是说,如果只从文化的知识层面来看,两种文化间的沟渠不仅无法弥合,而且会越来越大,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太快了!( p9 l2 N# N' P! C2 D
然而,在两种文化的精神理念层面,逐步消弭鸿沟,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融汇结合,让传统的人文理念汲取科学思想的最新成果,使进取创新的科学文化自觉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这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1 n: F. @) l# S7 k4 P. L
从这个层面上看,未来消弭两种文化的鸿沟隔阂,是可以期待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C5 L% F/ m2 {4 s' E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两弹一星”元勋们的人文知识素养未必都能达到很高的专业水准,但他们的人文精神,如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表述的,绝对都在高尚的一流水平。! j( {+ z* [! }' E& h& \" {
专业知识有分野、有分工,但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领域,在精神理念层面,即在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层面,应该且可能实现深度的融合。
$ ?1 I' n$ z4 d3 s4 y) c人文精神注重生命的尊严,追求平等互享,削减贫富落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精神唯实求真,不承认终极真理和至上威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具有永远的革命性、创新性。
' n% u3 B8 L1 N; s人文求善,科学求真,两者结合即可攀登真、善、美的高尚境界。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在这一层面上,两种文化的鸿沟才可能实现弥合。0 g$ A* V4 h5 C
如果认同应该从这个视角去分析、讨论“两种文化”的问题,那么,我觉得许多扰人的社会现象似乎也有了答案。譬如说,为什么有专门科技知识的人会挑战伦理道德做试验呢?他不也是科学家吗?
) I6 w3 U2 c) o! Z9 u( w不否认他在知识层面已踏进了科学家的门槛,但在科学精神方面,可惜水平还非常低下。
" p$ D& [+ ^1 N* ~同样地,社会上也时有爆出大导演、大名家干出某些龌龊不堪行为的社会新闻,他们不是万人钦慕的文化名流吗?不否认他们确有艺术才气或著作等身,但其灵魂中的人文精神恐怕相当稀缺。2 `4 E" z: t8 z/ v( L" X
又比如,为什么我们批评有的学校、家长,不顾孩子兴趣过度强化琴棋书画之类的培训呢,他们不是为了消弭文化鸿沟、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吗?
! @: \' `# F7 |- X须知,真正的全面素质并不在知识、技巧这个表观层面,而是体现在内心深处、融贯灵魂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上。
/ E" N1 _5 x7 z! x' ~; G+ [' R
" K/ [% l5 t% Y" Y
- @( c8 K$ M' F# h# M& {! ~% W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9-08-30,原题《也谈“两种文化”》
( W( E( R$ ~; w; n$ H# U" Y' m. s作者:郭传杰,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