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我国沿海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海洋民俗,无疑是这一抒情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y5 g5 M9 P( ~
置身大力建设美丽海洋的今天,我们已在“保护环境”与“开发资源”这两个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传承文化”这一层面,当前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足,人们对海洋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还不够。
7 ?7 u9 a' ~3 V* F 海洋民俗在沿海渔家代代相传,是海洋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其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然而随着渔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这些民俗日渐消亡,对其加强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自不待言。. X4 `+ O/ {. S3 E
8 f! g! U2 u V1 A) w7 i8 I, Q+ Q* ~8 p" }1 G
关于加强海洋民俗传承,笔者经过调研、思考,形成了几点建议,现谨略陈于下,以为芹献。 4 M% l. S5 R% w3 J; M Q+ E6 v
g1 S" O7 F4 W/ F# P, _/ g1 y0 Q( M# T, q B8 I
鼓励沿海渔村举办民俗节庆。这方面,浙江的中国(象山)开渔节迄今已连续举办21届,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山东田横祭海节近年来也得以恢复。比较这一南一北两个规模最大的海洋民俗节庆,可知二者的主题都是庆丰收,环节上也都有祭祀海神、吼渔家号子、列船、唱戏、聚餐等,视觉元素也较为相似,辨识度不高。历史上,很多沿海渔村都有举办民俗节庆的传统,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恢复举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呈现原汁原味的海洋民俗、如何开掘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渔家风情。
1 T$ Q& a7 o U5 }- b7 | 要把海洋民俗节庆真正办好,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光有政府搭台、渔民参与还不够,还应借用相关学术机构等“外脑”,做好文化赋能与内涵植入,尤其是围绕观赏性和参与度做文章。唯其如此,才能吸引八方来客,让渔家海洋民俗在万众瞩目之下大放异彩。
- H: F9 b* O/ I ]3 ]+ E
- C6 j* M$ N$ C' \: A9 f s2 O2 v0 I, Q1 N
加强相关海神庙宇保护工作。海神庙宇,千百年来都是沿海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地。以青岛地区为例,古时候为妈祖、龙王等海神建立的庙宇很多。史载,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高丽国国王和世子先后病逝,朝廷派大臣杨景略前去吊唁。杨氏从板桥镇(今胶州市)出发,虽在海上遇到滔天巨浪,但最终都化险为夷。平安归来后,他建议朝廷在板桥镇建了一座海神庙,用以感谢海神的保佑。这是青岛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海神庙。宋代以降,历经元明清三朝,在板桥镇之外,青岛地区还在金口镇、沙子口、青岛口、沧口、琅琊台和塔埠头等多地建过海神庙。沧海桑田,目前该地区保留下来的海神庙已只剩青岛天后宫、沙子口海庙和金口镇天后宫,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青岛天后宫,至今已有550多年的历史,有“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之说。
' y0 j7 |; L$ f& k 建议有关部门对现存海神庙宇加强保护,并有选择地复建一些重要的旧有已毁圮海神庙宇。作为海洋民俗的物质载体,海神庙宇的保护,是为濒危的海洋民俗提供了一方精神栖息地,既能体现其作为文物的历史价值,又能发挥其作为非遗促进和谐的现实意义。$ @0 ^ Z2 b3 \; I4 {9 I" {. \
4 L# \$ E) c0 I4 ~" n
% B" u. N, g+ a% j3 l4 t" z
做好娱神演剧、民间故事讲述等活化展演。海神庙宇一般附有戏台建筑,旧时还常驻有戏班,以便在节会期间娱神演剧,或者应船主雇请为还愿而演戏。青岛天后宫拥有岛城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该戏楼建成后就成了青岛的演艺中心。据清末民初本地人胡存约《海云堂随记》记载:“每届新正,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代如此……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梆柳、秧歌、江湖把式,无所不有。”这种动态的演剧活动,显然比剪纸、面塑、糖画等非遗项目的静态展示,更具吸引力。
$ y& [, z1 {* e9 c, ]( S 民俗学者山曼曾于1991年记录了烟台市芝罘区崆峒岛老渔民吕恺昌(时年70岁)讲述的一个故事,结尾为:“四下里全是暗礁,真吓死人,鬼哭狼叫不是人动静。都跪下,扯破嗓子喊,像捣蒜一样光磕头。就这工夫,大桅头上,一下出来一盏灯,通亮通亮,大家高兴了,死里逃生了,这是娘娘送的灯。”这种天后娘娘送灯的故事,在我国沿海很多地区都有流传,但是由老渔民嘴里讲出来,就格外新鲜生动、独具海味。对这类语言鲜活的民间故事,文字的整理出版无法完整呈现出其原有风味,而录制成影音资料,就能更好地保留其原汁原味。将影音资料置于海洋民俗博物馆或相关海神庙宇中循环播放,或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应该能收到较好的传承、传播效果。6 g% n0 ?9 ]( W2 p% y' W) w; G4 S
" k7 n- u! S( c5 u& q+ t6 B$ \/ p, [6 p* N/ _
推动海洋民俗相关学术研究。在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学术界已开始注重对海洋民俗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在沿海渔家民间信仰探究(如胶东地区妈祖、龙王、仙姑、船官的渊源关系问题)、中国传统海洋习俗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及演变(如福建厦门“送王船”习俗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衍变问题)等多个方面,尚有待深入探讨。如“送王船”习俗,传承时间久远、涉及地域辽阔、衍变路径纷繁,且至今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信众,持续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对其进行研究,需具备宏阔的学术视野,甚至需要借鉴西方的一些成果。如英国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对禁忌、图腾、替罪羊、神话仪式等观念的研究,就对我们探究“送王船”习俗不无裨益。0 m* ^, }. y* A1 T; W
建议相关研究机构组织好专家学者,在做好海洋古典文献爬梳剔决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沿海渔村,上船下海,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蒐求文物古籍、碑记档案、口头传说等有关资料,并广泛借鉴吸收相关研究视角及理论,推出一批优质学术成果,在更好地诠释我国海洋民俗的深厚内涵与动人意蕴的同时,也为做好海洋民俗传承起到正本清源、扩而充之的作用。& W- F; A2 B2 {$ [4 y$ j
6 n% A6 ^4 b3 \' B* X
2 E w2 `6 J$ ~3 t: t. c3 V 引领沿海渔家少年儿童深入体验海洋民俗。加强海洋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建议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植入渔家民俗元素,积极开设相关校本课程。比如,可以邀请老渔民进校园讲述民间故事,并传授看风、使船、打鱼、结网等技能。在沿海渔家举行重大节庆之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灵活调整上课时间,鼓励师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各种渔家民俗仪式。沿海地区的文联、作协等机构,应组织好文艺工作者,进到渔家屋内船头采风,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一批表现中华海洋传统民俗、反映渔家少年儿童生活的优秀作品,参与塑造渔家少年儿童的品格,激励他们向海图强,引导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热爱渔家传统民俗。唯有培养造就一批土生土长、有深厚海洋情结的年轻人,渔家传统民俗才能真正实现薪火相传。
Y/ U+ k# n5 {& i7 _( r4 N3 R N ^. I! I4 O
& G6 m$ [0 \3 r# G$ c$ W3 H
, ]( {# q: N. ?, R 文章来源于来源:光明日报。
: H8 V7 F9 h: i1 z2 @ 作者:刘耀辉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5 S! ^' z- k- T; P*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