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在论坛上讲到,海洋承载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它为人类提供资源食物,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源泉。当前,90%的经济贸易都通过海洋发生,70%的经济活动发生在沿海一带,海洋的地位至关重要。
V; L3 B6 h; }6 O1 j3 Z李华军说:“建设海洋强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海洋工程科技是重要的技术保障”。当前,海洋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做一个海洋强国?必须要有经略海洋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海洋安全能力,要有强大的海军。二是海洋管理能力以及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三是海洋工程的进展与挑战。; u3 f# ~; S7 i. m" ]4 |
目前,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在一些前瞻性战略领域,李华军建议应该加快工程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发展处于海洋产业链高端的、先进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与国际航运中心。
# Q3 O- T: P+ A* R! n* \ 6 Z5 S; m, L) R6 B3 `& N5 Q- V: s
访青岛高级专家协会会长李华军:当好岛城的智囊和参谋
! J: n+ _3 v: a* X; e6 P 0 g E. t2 j, X+ Y( w, R2 |5 ^! d
青岛高级专家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协会理事会理事、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聘请了名誉会长和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华军当选为会长。会后,青岛新闻网记者专访到新一届会长李华军,他表示,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协会未来将在各方面助力青岛的发展,围绕15个攻势,当好智囊和参谋,做岛城双招双引的代言人,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智库力量。
9 C( R$ H# w4 J, R9 X! @ / y: M* z- w1 H5 C; k3 `
海洋强国建设他坚持让海洋工程走向“深远海”
4 o; F. u6 {3 f- v- D - h2 _; P& n- J1 I" `
“我们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当然海洋工程科技是重要的技术保障。应该说,海洋科技如果强大,那才是真正的进步。”作为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一名科技专家,30年多来,李华军率领他的科研团队,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特色显著的以工兴海、以工强国之路。
) T2 G1 Y' h2 K( L: p关于大海,有人这样形容,说它平静时像个恬静的婴儿,一旦发怒,瞬间变成了肆虐的蛟龙,狂啸暴吟着企图吞噬一切。30多年来,李华军一直在和这条“蛟龙”博弈。1 I$ g/ P6 q& g% Y- e
在海洋中建造的各类工程设施——海堤、码头、人工岛、采油平台等等,时刻都面临着风、浪、流、潮等环境因素的干扰与破坏。多年来,李华军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攻克了海洋平台设计与安装等关键技术,构建起了海洋工程设施安全防灾、减灾技术体系等。从攻关“中石化十大安全隐患”之一,到研发出大型海洋平台结构整体安装模拟与分析技术,解决浮托安装滑移装船、系泊优化、就位对接等关键问题,发展了海洋平台上部组块海上整体浮托安装成套技术,李华军说“科研者就应该瞄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 T% w1 `1 H% W, ~! a- w( z“海洋工程,分港口工程、海岸工程、近海工程、深海工程,以及超深水的一些技术工程。”谈及海洋工程的未来,李华军分析,目前我国在滩浅海工程领域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深远海领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目前看,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海洋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都倾向于深海开发,这是个大趋势。于是,他早在2011年,便开始着手大型深海平台攻关研究。
4 [% _% ?& E' T* N1 n- H到了2013年,他的团队又与企业联合开展了“高端系列化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并首次引进荷兰、瑞典团队,研究突破海工装备关键核心问题。2014年,李华军又领衔申报了“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项目,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海洋工程领域资助的首个重大基金项目……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李华军和他的团队在“深远海”领域继续前行。
% ?% ^& f; E* D( W
9 w* c& D/ y: y助力青岛发展他将带领协会当好智囊和参谋
2 N8 s2 ?1 [% h* [; z2 j ' e* O; r8 i/ S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李华军告诉记者,青岛高级专家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后,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 Y6 n' S3 y! a" U“我们赶上了这个伟大时代,发展很迅速,竞争很激烈。”李华军说,青岛有着天然的自然禀赋与区位优势,更应抓住机遇,早日建成真正的国际大都市,真正发展成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龙头城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他谈到,当前,青岛市委围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在全市发起了十五个攻势,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协会设立的现代海洋、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11个分会,应主动发挥好行业引领作用,积极组织会员围绕15个攻势,开展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技术创新、行业人才招引、专家建言献策等工作,在创新、引领、突破过程中,为党委政府和企业社会攻坚克难,当好智囊和参谋,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 ~4 n& k K, Y+ H) S/ E, z1 H: {作为海洋领域专家,李华军特别谈到,配合“海洋攻势”,希望能与诸位专家一起,助力青岛建成国际化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 r! G3 j& q p. A* p$ s谈及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方向,李华军表示,首先要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积极建言献策,熟悉青岛的发展重心、产业布局,找准方向,多谋系列攻势之举、多献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之策、多建科技创新之言;其次,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双招双引,希望专家会员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传感器”,传递好市委市政府爱才、惜才的“青岛温度”;再次,放大聚合效应,协同创新创业,他谈到,专家协会集聚了全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本身就是一个优质创新资源和要素汇聚的大平台,协会应发挥优势,充分参与其中,努力建成集科研成果转化、投融资、法务服务、财务管理、管理运营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生态联盟,帮助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专家营造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创新创业生态;最后,协会要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专家之家”,让专家会员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
+ ]$ K) m8 N2 t! n; R2 q
7 k/ V4 D& }) K. l! t, l0 ^文章来源于:青岛新闻网
/ d$ K, j* d+ r8 {
5 x. R% m$ `5 W, E李华军 海洋工程安全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 ]5 |6 A$ U9 K* B# B-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