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鼓励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育科研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让真科学回归社会,真正让科学资源与人类经济和生产生活相匹配融合,最终带动中国科技创新与进步。
1 [! \1 A9 ]2 V8 b 《意见》的出台对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净化学术环境、优化学术生态再一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对于应如何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n" s! m3 `; \: N9 s a
一是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论文发表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同时,不能完全抛开论文这一重要的评判标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对此,《意见》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等不同科研类型,提出今后进行分类评价工作的侧重点,以及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作用。7 N" ~6 c$ P$ N$ L" l& A3 J, m
二是要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目前,同行评价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因此,要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使其能够提供正确专业的评审意见,并要保证评审过程的科学严谨。为此,需要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不能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同时要严格遵守回避原则,以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 e; m9 w* P) H4 B! T* [1 t- W
三是要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要从数量上进行精减,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事项。要在充分听取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的基础上规范评价指标。要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并推行代表作评价。要对评审对象进行合理分组,遴选合适的专家,实行同行评议制度。
' @2 d' G# x, P% w8 ] 《意见》明确指出,要破除“SCI至上”。破除“SCI至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出版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的评价体系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科学文化自信的树立。破除“SCI至上”不等于抛弃SCI,更不等于抛弃论文标准。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在对《意见》解读时,对于论文的创新价值、发声作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强调,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作品的学术贡献和创新水平,并应在各类科研评价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相关指标。由此可见,要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关键是要着力推进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建设。而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我们切实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N: w- `+ L0 T
一是设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要纠正当前学术研究领域出现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错误,在分类人才的基础上制定标准。以专业或职称作为基本单位,按照工作内容和职业属性对人才进行分类。以此为基础,适当放宽除专著、论文外的各专业领域代表作的范围,建立评审代表作清单,将人才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的主要内容。: L/ ^' {( v2 ^( T8 C7 c
二是在科研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过程评价,又要强调结果评价。当前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通常是以发表了多少论文、发表在什么类型的国际期刊上或者影响因子为多少等作为评价指标。这种以“第三方”作为评价权威的判断标准不仅使我们丧失了评价权,还使得相关部门对科研成果的内容和实际效果丧失了有效监督。因此,应当把关注点转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性上,把对科研成果的结果评价适当纳入评价体系中,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务实精神。0 t8 n/ ?8 _9 ], {( H
三是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采取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和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尚不健全,因此单一的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对此,可考虑适当借鉴英国和挪威等国的相关模型,建立健全国家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将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客观的评判依据,不仅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也为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基于绩效的研究资助活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 h0 d5 Y' F' f2 R) @ 四是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专家评审数据库,科学优化专家评审机制。为保证专家评审公平公正,应完善现有专家评审模式,建立健全开放多元的国家专家信息数据库,提高专家队伍门槛,不断推进高素质专家队伍建设。同时,专家遴选应考虑其科研水平和品行操守,二者缺一不可。此外还需深入推进精细化评审,并加强异议处理制度和可追溯、可撤销的评审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专家评审机制。 u/ @, J' @3 A& D! {9 p
五是创新人才管理服务方式,把人才评价和人才的发现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使用人才,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因此,对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和行业急需紧缺人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进行评价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定期考核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分类评价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保证人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 K/ j& }% N [9 G+ ~: c) Q 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各项政策制度保障下逐步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因此,我们应在《意见》及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树立正确政策导向,继续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工作中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更好地为我国的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为国家教育科研发展战略服务,从而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民族文化自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8 m( d/ H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5 D Y8 y% `/ F6 @/ g. l' d7 b4 \作者:钟慧,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C5 L, ^$ o' e; D5 G' J" K2 v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