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海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9 a* W! N! F6 F8 I! F+ F# a; ~
海洋经济为我国各个方面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运行也给海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海生态环境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渤海为例,在夏季的中央海盆,上层海水透明度只有4米,相比1980年代生态环境较好的时期减少了一半;底层含氧量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部分区域已经接近形成所谓的“死亡区”。渤海中重要的经济渔业资源减少了近60种,一些主要渔场已经消失或不成规模。
6 f7 S9 p& }3 h
; W" h8 f% k) T; S8 R近海生态系统框架示意图 $ M# V0 x" D! \, H. b( H; Q3 A* r
众所周知,海洋生态环境具有更强的动力性,其特征与陆地生态环境存在明显差异。近海生态系统包含了一个多层级的海洋食物链(见图),光合作用主要是由微米级的浮游植物进行,而将其转换为蛋白质则是由毫米级的浮游动物完成。营养盐是食物链的基础,具有上行控制功能,顶级捕食鱼类则具有下行控制功能。近海的营养盐主要来自陆源,一般经河流、地下水及大气沉降输入,经海洋环流系统从外海输入也是一个重要来源,海洋经济活动如养殖等也会输入营养盐;顶级捕食鱼类种群的变化则主要受捕捞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鱼类生活史中的关键栖息地如滨海湿地、河口等的健康状况。因此,在近海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富营养化治理、顶级鱼类种群恢复、滨海湿地及河口的保护与修复是三个亟需优先关注的问题。
. ?* i/ }4 i: }2 d( H8 m; k二、富营养化治理
) d; g1 i8 F; X1 a. G. S& C海水富营养化的问题,除了一部分源自海洋经济自身发展的压力,陆上的农业、畜养和城市运行等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营养物质通过河流、地下水和大气沉降向海输入,才是最主要的根源。由于海洋食物链的传递速率快,过量营养盐输入或营养盐组成的改变皆容易迅速引起赤潮、绿潮、褐潮等有害藻华的暴发,也会导致底层缺氧乃至形成“死亡区”等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这方面的治理保护工作,最根本的工作方式就是做好陆海统筹以控制陆源的输入。科学界则应通过研究提出各海湾及主要海区营养盐输入的合理控制量,以供管理部门参照,让陆源营养盐向海排放量逐年递减,直至达到海洋自身所能承受的水平。9 \1 B; X. d5 W X2 a& k) i. I) u, {2 b
三、顶级鱼类种群恢复
" G$ ?- d4 h0 |, D5 F4 h. T1 Q顶级捕食鱼类既对整个近海生态系统有着下行控制功能,往往也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面临着过度捕捞的威胁。它们往往有着复杂的生活史,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分布在不同的栖息地,其中育幼场(幼鱼栖息地)对种群的延续尤为重要。我国已经通过传统增殖放流,以期帮助高营养级鱼类的种群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幼鱼的栖息地显著退化,增殖放流有时并不一定能发挥预期功能;最近还兴起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等手段,但这些措施并不是基于鱼类的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因而海洋牧场的效益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做好高营养级鱼类的种群恢复,主要在于不断优化捕捞管理的成效,减免过度捕捞对其的压力,同时保护和恢复其关键栖息地也同等重要。科学界还有必要加强对重要鱼类生活史的研究,尤其应当明确其幼鱼栖息地的分布。6 G! g- }7 X* E6 O3 e) N
四、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 I3 N+ b+ F6 F8 q$ ^6 v陆地上的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压力除了体现在向海排污,向海要空间资源(围填海)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由于此前公众认知中存在“滨海湿地是没有价值的荒地”这样的重大误区,大规模围填海使得近40年来我国近海的滨海湿地已经丧失过半。事实上,滨海湿地是近海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因而许多鱼类会选择其作为育幼场,许多迁徙鸟类也选择这里落脚补充能量。除了支撑生物多样性之外,滨海湿地还能够净化海水、提供氧气,而且是重要的蓝色碳汇。科学界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还不是非常完备,有许多机制是近几年才刚刚摸清,因此相关研究应当积极推进。/ M9 Y' F0 R1 T9 u. `$ l- Q
' [+ C) [4 F; Y8 u1 K$ K7 {渤海1979至2010年围填海示意图;绿色为海水养殖、浅绿色为盐田、橙色为工业建设、红色为港口 ( ~0 G* I5 w1 ~4 J5 H6 O% S, A
滨海湿地对近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以类比于森林对陆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滨海湿地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理应在法制层面提升能级,并尽早开始循序渐进的工作。由于海洋环流的动力性,海洋生物生活史中的重要栖息地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海域,这些栖息地之间需要有很好的生态连通性,因而对于滨海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应当注重维持其有关的生态连通性结构。* b# S: U7 l( x: D \5 k. l9 d4 n1 s# B
; q. h+ [; O+ I7 F3 t% Y典型的热带及温带滨海湿地系统示意图 ) l# A8 P% [8 U4 L3 `
五、未来展望4 b; B9 D# i' G
保护好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起对海洋独特性质的科学认知,还需要准确识别并高效修复生态系统当中的关键环节,更需要以海陆统筹的眼光来发展和管理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既有承担管理责任的政府部门,解决科学问题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也有企业、民间社会团体、基层社区等等。海洋智库联盟的创设和运行,核心就在于以科学为纽带将这些群体有机连接起来,加强能力建设和交流合作。期望联盟能够遵循这样的初心,在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当中发挥出卓越的效能和贡献。+ C2 a* `& k1 H) v" n
六、院士简介* `. z- g K! i& _, r4 k( I( L
$ U% ~5 s$ s& N5 _6 {
苏纪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兼职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牵头负责多项大型国内及国际综合性科研项目,曾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执委会委员、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席。苏院士长期深耕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特别关注中国近海环流及其与黑潮的相互作用,并于上世纪90年代起协同推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致力于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6 a- A' x2 a9 I6 p% z* R5 l& ^9 P6 }6 A: Q4 D% Z S4 V
+ M8 J& m, l/ S0 I, @1 s9 P
文章来源:海洋智库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