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下一步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盘考虑、一体推进。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高要求,共建“一带一路”要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点,要进一步提高协调统筹水平,加快形成二者互促共进的关系,一些具体工作应有所改进和突破。- W/ c+ A7 i- P( W, h+ u
一、从更高层面认识和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性$ G* s! P* k! {
“一带一路”建设初期,民心相通是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并列作为“五通”之一提出来的。八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来说,民心相通更具有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 k$ N% w7 G' n5 N0 w+ Q4 _
民心相通的内容十分广泛,但目前总体处于分散状态。很多民心相通工作欠深入,主要是以单向的项目任务方式为主。一些民心相通工作被东道国当成中国政府对其政府和公众的临时性公关行为。& _' U; ~2 F0 h1 r, E1 t, @
民心相通与东道国民众的基本文化、心理结构、生存状态、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且推进民心相通走深走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推进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民间交流。实践证明,不同国家人民日常生活和普通情感交流,常常能引发着更深层的共鸣,达到官方概念解读、宣教难以达到的效果,使沟通实现真正动情、走心、入脑。二是不回避价值观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人类共同追求的当代价值观,也可以在不同民族语境和宗教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联接点。要组织力量专门研究不同民族、宗教、文化中有关命运共同体的语汇、意象和理念,找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发掘其中的积极共融因素,并有针对地开展工作,使民心相通真正上升到文化精神层面,吸引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三是加强民心相通工作效果的跟踪研究。要组织力量对民心相通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形成对不同国别、民族、群体以及不同沟通方式等的系统评估结果,建立民心相通效果适时反馈和递进深化的渠道,并根据实际效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策略。# x# z- D1 [% f& k. H! u1 \
二、务实推进重点领域伙伴关系建设,全面提升合作质量和水平
' \0 d v7 v- E$ X" c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高质量推进有关领域伙伴关系建设,不断创新合作理念,充实合作内容,进一步汇集全球合作共识,推进分领域的全球治理水平,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通过自身的贡献和影响力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力量。当前推进伙伴建设主要聚焦于全球互联互通、健康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等方面,以后可以根据情况逐步扩充和拓展。7 S" J8 s. W* O' Y1 t* n# L' M. z# C& a
要着力建设高质量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提升规则标准“软联通”水平,建设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要建设高质量卫生安全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合作网络、卫生政策研究网络、医院合作联盟、医学人才培养联盟等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多边卫生健康合作,提升卫生体系脆弱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建设水平。支持世卫组织发挥作用,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卫生健康公共产品。要建设高质量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各方在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要推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创新投入的支持。要建设高质量绿色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完善各类绿色合作机制,推动各方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力度,推进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等重要领域生态保护与开发合作。总之,通过深化各类伙伴关系,提升多领域双边、多边、区域框架下的合作质量,形成覆盖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健康等领域的命运共同体。) r( h6 Z& x: `! R2 u
三、率先在一些领域、国家和地区建立局部或初级命运共同体% n: u5 n& {8 P: U0 u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生动的具体实践,不是空泛的理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路径。这一路径就是通过不断扩展与共建国家合作领域,提高合作质量,提升合作层级,持续拉紧合作纽带,通过共同体不断扩展和网络化,形成更大范围的命运共同体。6 V! _1 Z2 M ?
从现实来看,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经济互补性强、利益诉求相通的国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有可能率先建成命运共同体。中国已和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缅甸等国正式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未来要充分利用和对接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平台,强化与上合组织、中国—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合作机制的合作。除经济领域外,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加强安全、生态、健康、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为构建共同体创造更为深厚的基础。
" r; P v1 Y3 q8 Q8 r四、发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正向溢出作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领域取得成效
6 |$ I& n- L+ ~0 n K! d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合作倡议,之所以被联合国和诸多重要国际组织所接纳,就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联合国诸多目标存在相融性。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联合国以及国际组织宗旨、议程、主张的关系,跟踪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性议题的推进情况。不仅包括人权、发展、安全、平等、环境、移民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也包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和粮食安全等各类挑战,以及全球交通、贸易、就业、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问题。7 r. _, W% y- i0 N
在向国际社会讲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同时,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上的作用更加实质化。未来要进一步研究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主张的具体化、领域化、行动化,逐步推出一批可视化的成果。
' l8 t H1 T3 n5 |五、发挥国家高端智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特殊作用8 Z A9 c8 \; G1 j/ |5 X$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新时期重大全球倡议和主张,需要做大量对外的研究、沟通、阐释、宣传工作。在这方面可以构建专门化国际沟通通道,通过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研究,影响国际舆论,创造有利中国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一是智库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特别是少一些统一口径式的宣教,多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还有在具体区域或国家民心相通效果的定量化评估等。二是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中具体项目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推动国内高端智库与中国“走出去”的大型企业、投融资机构,以及驻外使领馆、驻外媒体、驻外商业促进机构的机制化合作,发挥智库推动合作的“推进剂”“粘合剂”“润滑剂”作用。三是加快培养专门人才,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外语水平高、交流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使这样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类国际论坛发声,发挥国际舆论的引领作用。
: s' e7 l1 z* R7 C: U; T4 j$ R0 U# ~$ E+ u+ a
! w* ^- j ]/ D+ z& I7 G7 o文章来源:节选自《新时代一体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思考》,原刊于《全球化》2022年第1期
9 r* L1 T8 Q% @, A1 i0 c6 g4 O作者:徐占忱,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