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 赤潮又称红潮。是一种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暴发性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赤潮并不都是红色的,赤潮只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
" H( ?% H. `6 x/ V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期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对水产资源破坏很大,严重的还会因形成沉积物而影响海港建设。防止赤潮发生的有效措施是防止营养物质污染,特别要控制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 - u/ h: I9 i4 }1 }: `0 x9 b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
6 Z) Y+ K3 {( q! i7 i8 e 赤潮长消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因素
/ q1 }0 ^8 V' {% K5 m, C$ a* Q!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