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三水盆地再次发现古化石 5000万年前的小鱼

[复制链接]

0 H) j$ P6 G2 l( D4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n0 f5 S: I3 \4 I
保罗·怀特在讲解他在三水发现的古化石。卢奕诚/摄
2 [9 M; f' |" e: V2 B+ ?* f; p: B
! D# F. @- F& j- X. T4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f, c2 p- F; z& {; c
5000万年前清晰的小鱼镶嵌在花生大小螺化石的岩层中。
" j9 r, @. F) u! P4 f& P3 {

% q5 T9 D& ~# q5 W*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4 @- ]* L9 A3 k
5000万年前清晰的小鱼镶嵌在花生大小螺化石的岩层中。

. g% k' ~- F: r/ g

$ W  v2 e: v" M) b& i  5000万年前的树叶脉络、清晰的小鱼镶嵌在花生大小螺化石的岩层中……昨日,中科院博士后保罗·怀特展示在三水发现的化石。本月初,他带领着中科院的专家们来到三水寻找化石,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  |: D1 j* ^* q3 m6 l; o
  一颗化石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保罗·怀特告诉记者,通过对化石进行同位素分析,就能判断该地区是否产生过季风性气候。此外,早在距今5500万年前就发生过大规模的全球性气候变暖,通过分析地层剖面及化石就能得知气候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这对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启示作用。”1 B8 g3 ~; x. ?2 N
  正是为了考察气候变化之谜,保罗·怀特在阅读了三水地质学家张显球的论文后,决定来到三水盆地采集化石。“张老师的论文显示,三水盆地的化石出土丰富,地层剖面的年代也与我的研究相吻合。”此前,保罗和队友分别探访了三水盆地位于清远、四会和南海的几个地层剖面。作为三水盆地的核心区域,此次三水之行成为考察的最重要一环。
) V( _; p, q- K! s* Q1 U* V  “我们在三水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化石,不过大部分地层剖面已遭到破坏。”保罗表示,不仅是三水,包括南海、清远等地,三水盆地的许多地质层由于开发建设已遭到破坏,他建议政府提高保护意识,对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地质层进行保护。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