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x9 S C1 _崇西水虱的背面与腹面
4 `6 J3 }" v( f, A" X" x / [ ^4 h8 N0 k( u& s% m* U
解放日报记者随沪上生态专家12月18日来到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见证了建站5年来发现的首个新物种——崇西水虱。这一发现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甲壳动物研究期刊《甲壳动物学》,开创了水虱科的一个全新属别,也成为第一个以我国湿地命名的生物学新属。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健健教授推测认为,崇西水虱可能与上周在亚马孙河口发现的两个底栖新物种一样,从海洋深处逐步移居河口,这有助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底世界的影响。+ J2 n/ t& y' m# t% [# Q
在实验站连续12个季节的拉网式“生态普查”中,崇西水虱被驻站科研人员刘文亮博士意外发现。这种小甲壳动物的体型不足一枚回形针大,刘文良向记者展示了活体标本,它几乎无色透明,头顶有长、短触角各一对,腹下则长着14条长短不一的细腿。这种水虱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光背节鞭水虱”,但经细微结构解剖,实验站提出它是水虱科的独有属别,属于至今还未发现亲缘品种的“独生子”。此观点得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馆长、国际甲壳动物学会前主席盖瑞·波尔的认同,与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联合发表了国际论文。
. i6 \* w8 h/ I* _! P, k1 d 专家认为,诞生新物种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基因突变,但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发展形成新的属种;二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从原有环境中“出逃”——崇西水虱很可能属于后者。目前,崇西水虱只在河口区分布,适应底栖生活。这片湿地处于长江口一级分支上,既有淡水又有咸水,而底栖水虱的生活环境又介于水、土之间,因此它们对所处生态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是理想的“生物指针”。同时,进一步研究崇西水虱的生物遗传史,也可推断人类未知未明的深海区生态变迁。9 P9 t n7 M. \7 _
陆健健教授表示,过去曾认为长江口底栖生物种类从126种锐减了二三十种,但事实上现仍有124种,只是新老物种在更迭。其中,他们观察到26种从未在长江口有记录的底栖生物,还有8种从未在国内记录到的底栖生物,包括来自日本的物种。但专家也指出,目前很多长江口新记录的底栖物种还只在相当局限的范围内生存,崇西水虱就属于稀罕品种。它们以动植物的碎屑物为食,可将这些有机残留物质分解为无机物,对湿地生态修复有益,也可预示生态微妙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