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u6 y# a) S- A! `. C
1 q& q$ W$ D$ f0 [* U7 n3 K! f& S说起“大连的海”
$ H J$ R' Y$ e9 \: K$ i0 h' H 2 Q8 N" u1 e5 X x' F
你会想到什么? " w5 T& `; P3 C
是海参、海蛎子、海洋牧场
* ~( g# k; |& h8 d" p; I6 t还是航母、驱逐舰、双燃料油轮
; M# z% R, [2 V9 k又或是水下机器人 / }/ D$ I: S. s: I Y3 a2 @
海上风电、美丽海湾? : C6 n" g0 C! l( q8 p
没错,这些都是人们 % T* n; T2 @, j
对“大连这片海”的印象 5 c' w J7 |* z* M z; x
1 o2 x0 g9 V4 n( p: ^' L
摄影 雪林 . s% r, `: T n& X; X, l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赋予大连“一核引领”重要使命,明确要求大连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2021年,大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25.9亿元,同比增长8.2%。全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3000亿元。大连海洋强市建设加速推进,海洋经济成为拉动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2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强力推动以大连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持大连建设海洋强市”。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加速转化为新的具体部署和实施行动,正如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所说,当前,中央及省委期待大连率先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海洋城市,大连驶上了海洋强市的新航道。
" c) ]- C4 m0 N# Z; {; v3 a
% `, p* N. Q6 `% v5 n已经开工的中山区航运中心。大连市中山区提供 , I m# n, |0 @- q; V8 w. v: F" i
: g9 P1 V& U- Q8 s9 z, e8 V+ z+ H) @
; |# I6 K0 r( Q5 X“三篇大文章” 7 f- o6 x+ [. t; [2 E; Z. [, |
越写越精彩 ( D: [ f, B2 v% X2 I6 ?" S
2022年1月,我们订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特别是4兆瓦以上产品订单占比57%,为今年更高质量发展开了个好头!
; p6 a3 A) B* W. P, R; Y大连瓦轴集团风电轴承公司计划员齐彦山边翻着生产计划表边激动地告诉记者。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抢占未来海上风电市场的关键。因此大兆瓦订单日益增加,无疑是瓦轴集团每位员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 o- V7 C4 k7 p, U2 F' @" `: q: \2 {
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半直驱海上风电机提供轴承。大连瓦轴集团提供
# k4 B, h2 H/ W' w+ n0 Q+ Y
# W1 S0 J7 V7 y8 z
8 u) T8 g" y4 Y填补国内空白的4.XMW风电主轴轴承装配中。摄影 鞠家田1 ^; x( S3 w7 ?2 E+ @/ u
0 j/ v) i. t/ I/ M
! L+ s% J! ]3 N
" Z/ l4 G& W4 f5 R Q: Q' ^同样迎来“开门红”的还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集团”)。2022年刚开年,十“船”十美就来了——一举签订两项新造船订单,与欧洲某知名船东签署6艘双燃料16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与波兰船东PZM公司开辟新的合作签署4艘37000吨大湖型散货船建造合同。9 q/ k. g8 W1 t2 q8 Z, H
9 F- e* e Q2 `4 s
, S7 B( G5 ~% K0 W9 T2 ~) s1 Y0 w
大连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坚持把海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重大产业项目为载体,以延链、补链、强链为路径,加快“老字号”转型升级,促进“原字号”深度开发,推进“新字号”培育壮大。2021年,大连市科技局积极推进海洋科技领域创新平台建设,组建“大连船舶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无论是瓦轴集团4兆瓦级风机主轴轴承填补国内空白,还是大船集团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油船试航,都可以看出,科技赋能“老原新”,大连这“三篇大文章”越写越精彩。
: h, U! |8 q' h: K% |3 K* Z& k& S5 _: a" J2 M" k
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大船集团提供
P) V. P3 p: K6 v: A% n. p" O2 [ `6 x
3 y* i2 @% h3 F8 c# @& O: N, m# t
“我们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产品进行创新攻关,通过数字赋能驱动轴承转得更稳、更高效,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实现企业年销售收入百亿目标,为大连建设海洋强市贡献力量。”瓦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憧憬道。& p+ P/ D3 o) C7 S8 P' g
6 {/ d6 u4 v/ P: x/ n* N瓦轴风电偏航变桨轴承生产现场。摄影 鞠家田
1 H& V6 G- m, p7 e" L9 L# g) ^# [! c
7 p* [# A( Y" X6 C/ O, T% E
瓦轴风电主轴轴承生产现场。摄影 鞠家田+ G, ]! F; F! s) H9 Z
4 y( H, T3 R! p
5 s7 ]+ h! Z! @3 j( v
. w- r& d/ ^9 E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22年1月公布的造船业全年成绩单显示,2021年,中国船舶集团三大造船指标首次全面超越韩国现代重工,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我们在2021年顶住压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抓住市场机遇,拓展营销手段,建立云谈判、云签约、云交船等模式,生产经营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大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志忠表示。
5 q9 ^$ D2 G" h- D# i
/ ?" e4 q% i/ ~( E* p& W7 O4 b3 V3 p$ U* T
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艘出口船、第一艘航空母舰……近年来,80多个“第一”诞生于大船集团。当年被称作“小坞”的修船厂,如今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现代化船舶制造企业,大船集团搬迁备受关注。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是辽宁省、大连市和招商局集团合作共建的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将建成集“港产城融创”于一体的东北新特区。2021年9月,大连市政府、招商局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了《大船集团搬迁项目战略合作意向书》。
: K- z1 i9 Q$ S$ w; [0 p2 x0 a: P# y
! p& [) u4 x* O# Z9 h
( }. n0 A6 y. [( G# A如今,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擂响了奋进鼓,已经在多个核心产业布局“落子”。为落实大船集团落户打造造船基地,太平湾与中国船舶大船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升级、解决“卡脖子”问题,建设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的全球海洋高端制造新高地、新样板。未来,一艘艘高科技巨轮会在这里蓄势待发,驶向星辰大海。
! M+ @' a, b! N8 b! W" F$ p2 T0 w6 z6 X& K9 y
1 h# Q7 Q' G* ]) X* Y
太平湾合作创新区规划愿景图+ o f" S" `% ]: l6 v
$ U+ V4 I. @% ?2 K1 |' V& [' I5 ~: t7 k
/ l( b. ^" h2 \5 A6 ^
水下机器人 1 _2 \* E; W/ V. E3 u: p( C& g2 F- d0 L
伴着“牧洋曲”走来了 ; ?/ [& k( C* ^; I g2 D# u2 L
其实,说到海,绕不开的,还有海里的珍馐美味。光是海鲜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人心心念念。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又恰好处于北纬39度,是寒暑交界的黄金地带。大连拥有2211公里海岸线,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禀赋优越,也使大连得以加快“耕海牧洋”、走向深蓝。2022年初,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公布,大连又有3处示范区获批。目前,大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25处,居全国首位。; R6 A$ m# \3 S' ]9 q$ [
% j& V" A4 j! D3 X* s6 H5 W. ]9 g. _ }& f4 T! f* ^
大连这次获批的3处示范区,均位于长海县海域。长海县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3家,为做强做精现代化生态渔业,正在加速推进北黄海装备型5G智能海洋牧场项目。项目建成后,通过基于5G传输的水下视觉监控系统,海洋牧场管理人员通过监控指挥大屏或者直接使用手机就可以观察水产品生长情况,并通过图像AI智能分析直接获取水产品生长数据,科学投喂。同时,建设的智能平台上还搭载了海洋牧场大数据监测系统,利用5G技术可实现气象、水温水质、流速流向等海洋数据实时监测。
3 a/ V. M8 l n, @6 \. Y) ^
; S J/ I) d) E; x/ T5 I+ G4 Z. [, Q9 j9 s& C2 E! W
向海图强,离不开科技支撑。2021年,大连聚焦海洋牧场及海水鱼加工等方向,支持了“扇贝种重点质创制及绿色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等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了“搜索救助多功能无人艇系统”等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了“海洋牧场生态立体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目前,大连海洋牧场面积达500余万亩,“蓝色粮仓”已具规模。2021年,大连水产品产量达240万吨,渔业经济产值超700亿元。7 H1 {# V# l% H0 I
% M0 D2 y& o- C, d9 N9 F3 V. {+ }" B# m# V- h) K
大连正在崛起的“蓝色粮仓”,如果抓住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1年9月24日,在大连金石滩海域,潜入深海中的一台台水下机器人,一边游走一边伸出机械臂,将海底的海参、扇贝等海产品抓取装进筐内……这是在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上出现的场景。以水下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与“蓝色粮仓”有机结合,将成为大连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 j$ S8 r |, K4 R
& t% _) l3 }2 p3 s6 I: X2 F8 i# |水下机器人。摄影 王韬飞
! S# ?6 g$ H) w2 I9 X7 s
: o! U% Q7 M; E% f7 ]; P
% k3 i; A! \8 u! B* C1 T6 t9 c. E大连具有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还拥有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在内的多所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因此具备率先成为全国浅海轻型敏捷机器人设计、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的先发优势和科研基础。
1 C0 }# v' K- d7 U. {
8 v# R' C4 z# c, R3 O8 V* |5 O
! S6 y) W& [5 ^8 ]3 [# u空间广阔,未来可期。在与大赛同期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上,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鹏城实验室签约共同建设国内首个海洋智能装备评测与试验基地,围绕水下机器人等海洋装备智能关键技术开展协同创新,与大连市委、市政府一道,布局新兴的信息技术和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链,形成“官、产、学、研”多方位、多层次合作模式,推动关键技术和新兴科技、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重大项目、高端人才的集聚,更好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和大连海洋强市建设。7 y% x: Z" Z( W% X" \
' B' T" D: ?' P* R$ D9 i
参赛机器人下水比赛。摄影 张春雷
' Z9 B" ^; \& n( }# c4 [' p9 b% M w% F0 F3 p9 y# U0 ]8 E. a
5 B: h$ h1 N/ d8 p& C( b& V$ W5 D y0 p- B
0 T7 G- w6 K9 v. o
参赛机器人准备下海。摄影 张春雷: g) M0 `) W6 H- }
) a- O9 b2 `: C1 c! G3 l
( w- ? U+ s6 _
0 j7 B( P/ ?( l) S# i0 }人海和谐
6 L0 P: D2 Q. d6 B, o“划”出美丽海湾
" X; L- B1 m6 s2 |7 R1 o$ `. Z7 Y我们对机器人未来去探测海洋寄予厚望,而海洋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未来的希望。“关爱海洋”并不是一句口号,大连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全面提升海洋治理能力,2021年,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97.9%。奏出一曲人海和谐的发展乐章。7 Z7 a5 [$ D5 Y
1 {) n; F/ d6 ], Z
; v0 I7 ]7 a4 w! G1 c" F
近年来,大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等措施,加速修复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在海洋牧场建设中,选择适合海域人工鱼礁礁型、科学选址及合理布局,投放健康海珍品苗种,开展海洋生物生息场所修复与优化。示范区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主要经济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其中,刺参、海胆、皱纹盘鲍等海珍品种和数量增加明显,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本土鱼类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十三五”期间,大连全力打造“蓝色粮仓”,放流规模、数量逐年递增,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放流各类苗种150亿尾以上,放流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增殖放流帮助捕捞渔民增收约20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0。% i+ ~( K& K* e; [* w
' M' ^- {7 k2 h$ V6 k* f0 ~ i
: y# L9 Y6 f; c$ S" b盛家村是大连庄河一个典型的小渔村,村民靠海吃海。曾经有一段时间,因缺乏有效管护,大连近海渔业生态不断衰退,不少渔民只能到更远的海域捕捞。50岁的孙强从小就在北黄海一带打鱼,2021年9月初开海时,每次出海基本都是满舱而归,他难掩喜悦地说:
( B" q& k0 ]& Z* R这片海域的海货越来越多,一些曾消失的鱼汛又出现了。政府把这一大片海域管得好,鱼虾蟹养得肥,供我们渔民捕,我们心里记着呢……
6 l4 `7 K9 e+ g5 w% B) B- b小渔村的日子日渐红火,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a3 ^# ]- r* K. l4 g
8 ?4 A# I' _# I9 b% X8 {1 j* r! M& y1 Y
今年春节时,漫步在大连滨海路木栈道,满目皆是海天一色的碧蓝,不时看到有人举起手机,拍下几组“海景大片”。《大连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用最严制度捍卫“蓝色生命线”成效显著。紧接着《大连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又在辽宁省内率先印发,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全市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232个入海排污口中已在2021年全部完成整治,并明确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789个入海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此外,先后印发多个方案及规定,完善了“湾长制”制度体系建设,设立市、县、乡三级湾长,建立基层巡查员队伍202人。而在《大连市“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打造“美丽海湾”成为了主线。值得一提的是,由生态环境部主办的2021年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评选中,大连金石滩湾在多轮严格筛选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首批8个美丽海湾案例。! l3 a, J" x! \4 x1 E
, g; w5 o6 s5 g( b大连用最严制度捍卫“蓝色生命线”。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 l; w- c" u6 L. q0 S2 f6 \/ M( K% ^9 T
0 f: F3 O) J( W. Z" o' _! j+ [7 e- N) {& K6 J& n4 i0 J1 G( L
大项目开局
/ _# K u; F" A8 h( ~: U! d) U大连底气十足
1 V9 H7 X) }" w! l, f1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抢工期……记者来到大连金石滩东部海滨时,看到了这样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总投资80亿元的航海时代海洋文旅城,可以算作大连近十年引资额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文旅项目了。2021年4月奠基以来,一直在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目前,民宿酒店区域、婚礼殿堂区域、室外道路、管网浅基础的地基处理工作已全部完成,计划2022年底完成土建主体封顶,2023年10月投入运营。
3 t( _) A% F4 [5 @3 ~8 `8 y, z1 P+ E- h; g/ T# A- ]0 Q$ ]. @: T# C' t
正在建设的航海时代海洋文旅城。大连金普新区提供
" t d# `8 x/ O) G5 m' Y
* n0 J0 ~( t9 V: {1 b8 c6 k, ?& H
蓝图绘就千般景,扬帆破浪正当时。2022年一季度,大连拟签约和开工项目472个,总投资3497亿元。其中,新签约开工项目中,聚焦海域风电场及相关装备制造、海上旅游和海洋渔业、船航制造业等围绕海洋强市建设项目33个,总投资466.6亿元。
2 z" b: A0 S2 j0 Z% Z5 n
' r( ?7 w8 q) c3 {2 i6 Y `' J9 E2 j* v5 o* b' P8 p8 I
新签约项目中包括总投资200亿元的长海县清洁能源开发项目,总投资41亿元的庄河市海上风电场址IV2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金普新区海昌文旅综合体项目以及总投资41.5亿元的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系列项目等。( X% N8 M6 E* X3 w0 o" C
; V8 T4 v8 P8 S$ U7 G9 @
# i7 g0 @( K# }2 _# |6 ~新开工项目中包括总投资37.6亿元的太平港港区公共航道项目,总投资22.5亿元的航运中心大厦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金石滩阳光海浪文旅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长海县养殖工船……海洋之于大连,既是城市底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莫大机遇。
5 f7 Z6 M+ q6 `' J4 b# {
9 X1 J- w4 |& l- s% r/ T( B已经开工的金石滩阳光海浪文旅项目。大连金普新区提供. w/ `7 y& y7 S1 l
1 v" R8 C; M. [1 O
2 W" d. E/ p O" P) ` A
正如大连市市长陈绍旺在2022年大连市各界人士迎新春茶话会致词中提到的,那来自渤海之滨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的奋进之鼓、海底隧道施工建设的轰鸣之声、黄海深处海洋牧场上的收获之歌……当这些声音都汇聚在一起,也让我们领略到一个更深邃、更澎湃、更有活力的大连。% u1 Q/ U% i5 J4 _! R
% J" P w9 F& ^; C- w# x0 K2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O! M( a Q: B- |4 W& v% w5 f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