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环境污染及渔业资源衰退是近年来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珠江口不同环境胁迫因子对中华白海豚种群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近海生态环境变化的定量评估和环境变化预警具有重要价值。 吴玉萍教授研究小组基于QFASAR模型(quantitative fatty acid signature analysis in R, QFASAR),回溯并分析了近15年来(2004-2017)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摄食鱼类的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其食性变化与污染物富集之间的潜在关系。基于从51种中华白海豚潜在食谱鱼库中筛选获得的13种偏好食谱鱼,构建了新的QFASAR分析模型(图1)。结果表明,中华白海豚食谱中以龙头鱼占比最高,其次为杜氏棱鳀和鲻鱼等。广义加性模型显示(图2),中华白海豚食谱中体型略大的龙头鱼和鲻鱼所占比例近年来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体型较小的杜氏棱鳀的组成比例则显著增长。这一现象可能与体型较大的鱼类更易受到海洋变暖、低氧及渔业过度捕捞等影响因素有关。
图1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摄食鱼类组成的年际变化趋势(2004-2017) 研究也显示,龙头鱼的摄食占比与中华白海豚肝脏中重金属镉(Cr)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全氟化合物富集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图2)。该结果表明,近15年里中华白海豚体内部分污染物富集水平下降与其食物组成变化有关。但该研究小组已有的研究也表明,过去数十年来中华白海豚体内DDTs、PCBs和PFO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含量并未减少。因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放大,进而对珠江口鲸豚种群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图2 年际和月度变化以及体长和性别差异与中华白海豚食谱中龙头鱼、杜氏棱鳀和鲻鱼的比例变化的相关性模型(曲线为95%的置信区间)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Xi Ning, Duan Gui, Xiaoxiao He, Yuping Wu, Diet Shifts Explain Temporal Trends of Pollutant Levels in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from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China, 2020, 54, 20, 13110–13120)。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宁曦博士和桂端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吴玉萍教授和桂端副教授。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培育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方海洋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资助和大力支持。
6 x, E3 x! W' [$ v
原文链接: " ]! h& j* d/ N: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