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数据研究发现 火星岩石沉积或来自35亿年前海洋被困电梯怎么办?谨记这6步,关键时刻能救命 - 海洋科学期刊发表

[复制链接]
; K3 Y/ K9 y1 S; }' n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行星科学论文称,火星表面发现的岩石沉积矿床或来自35亿年前的一个古代海洋。这项研究结果提示火星上存在与乌托邦区域南部一个近岸带(或称海岸线)相符的特征,并为火星历史早期曾有一个短暂存在的海洋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 Y. D" h6 B! [: Q" f1 e$ v

  该论文介绍,中国“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在火星着陆,之后便一直在北方荒原(火星北半球的一个低地平原)分析火星表面的沉积物,之前的研究显示,该地区的物质可能源于洪水和海洋沉积物,相比火山活动留下的物质,这些细颗粒物尺寸与这一环境更相符。

5 E0 }: @+ O" ], L- `4 Q. x9 l( M
发表论文中展示的本次研究示意图。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香港理工大学吴波和Sergey Krasilnikov、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董杰与他们的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通过分析轨道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取回的数据,估计火星表面年龄和乌托邦平原南部发现物质的矿物组成。

7 j; V2 P3 @- Z8 z0 O2 _, E: X8 {6 O

  他们发现了火星北方荒原独特的地形特征,如与近岸带相符的槽和沉积通道,表明约36.8亿年前可能有一次与洪水有关的形成事件。在这个情景下,短暂存在的冰冻海洋形成了一条海岸线,海洋表面可能结冰并在34.2亿年前消失。

# K, o6 [3 l6 {

  论文作者提醒说,“祝融号”火星车的原位测量数据无法作为古代海洋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乌托邦平原南部可能曾有大量水体增进了人们对火星气候演化的认识。

7 _' ]. V( x" L! ^) d9 q

  论文作者认为,他们这项研究提供了未来任务的潜在着陆点,以研究可能存在的古代水体以及它们对塑造火星地质特征的作用。(完)

【编辑:刘阳禾】! B* Y3 v+ I- N1 ~. w- y6 i w $ y& H2 ^, ~9 [ ; T; E9 i, i0 U. g , x v' |; B; t; |4 D; U2 h: i- f ! B( g+ z; Y' a. U! i; F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