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实录: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情况

[复制链接]
时间: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下午3:00" G, m4 e# J1 q
出席: 副省长温暖 省委海洋办主任、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 省发展改革委副厅级干部于明兵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王鲁刚 省委海洋办常务副主任、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 o8 L  X8 X0 k% e4 j: E: p6 a
内容: 邀请省政府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情况
& [$ {' v# p/ h. N文字实录
$ F0 G, b! K* x1 n0 u4 I李康
% i( g  B: \# ?% R$ g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6 Z0 Y( m3 R/ e: d6 U& n1 j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3 j" M6 i5 z8 Q( u1 h$ G) }& ~昨天,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今天,我们特别策划了“干字当头 勇挑大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到副省长温暖先生,省委海洋办主任、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厅级干部于明兵先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先生,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王鲁刚先生,省委海洋办常务副主任、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先生,共同向大家介绍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P% S, V) E: o; s$ A
首先,请温暖先生介绍有关情况。9 L$ c9 E7 P- Q6 {
温暖' y; |5 z% i6 O( D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7 b! b1 B; N3 H+ q
大家下午好!在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之际,非常高兴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W+ C; I' m( D  w$ ]; X* }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毗邻海域面积15.86万平方公里、与陆域面积相当,海洋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对山东海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今年5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强调“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坚持陆海统筹、奋力向海图强,特别是今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作出全面部署,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g- B! H  v4 W! @& c
一是海洋经济活力不断激发。现代化的海洋经济,是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们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72家,“仙境海岸”“黄河入海”成为山东旅游新名片,“蓝鲸1号”“国信1号”等大国重器创造多项世界纪录,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十四五”以来累计增长30.7%。今年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1.0%,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海洋经济成为山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s" j% f' l/ ~+ Z& K4 X3 q二是海洋科技创新持续增强。海洋科技发达,是海洋强省的重要标志。我们积极发挥海洋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崂山实验室实现规范化运行,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等“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与创新平台50个。建有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平台236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拥有全职驻鲁海洋界院士23人,海洋领域国家杰青50名,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支持遴选49名蓝色领军人才。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在海上发射、深海开发、智能装备、生物育种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7 U7 M" N! d! q: ]/ D. M) i8 e, M三是海洋港口实力整体跃升。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持续深化港口一体化改革,深入实施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全省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等港口协同发展的格局。建成青岛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多个大型综合性枢纽港区,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先后十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近五年连跨5个亿吨级台阶,2023年达到19.7亿吨,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今年前11个月达到19.2亿吨。累计开通外贸航线260条,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线数量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布局内陆港51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1条,服务范围覆盖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等区域。6 i  O: h4 ~5 G+ ~
四是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关乎地球生态平衡和资源合理利用,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统筹协调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推动海洋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调并重、相向而行。全面实行湾长制,陆海统筹推进海洋污染防治,2024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3.6%,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前三。大力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20年以来争取中央资金42.52亿元、地方投入24.87亿元,整治修复岸线55.1公里,修复滨海湿地1.21万公顷。累计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4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位。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长岛海洋国家公园创建加快推进。建成国家级、省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33处,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95万公顷,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超过18万公顷。
5 ]+ u. q1 r: S# J+ F五是海洋开放合作深入拓展。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我们积极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着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新格局。持续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港澳山东周等活动,促进海洋领域双向投资。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高水平举办“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来自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667位中外嘉宾参会,成功签约项目30个,投资总额达656亿元。“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设涉海类外商投资企业191家、境外投资企业66家,涉海产品进出口达3712.2亿元。今年1-11月,山东船舶出口额282.7亿元,同比增长148.6%,造船业新增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处于历史高位。4 N1 n1 M- d7 }2 ]7 d/ W
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将坚定扛起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战略使命,沿着“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生态优美、开放合作、治理高效”的特色海洋发展之路,更加注重经略海洋,更加奋力向海图强,为谱写中国式现化代山东篇章注入强劲动力,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F" R& Z. Q# X3 n: x( j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8 R2 e" ^4 u8 o7 [# t4 P李康2 g, w$ M2 Y; C1 _; Z4 ~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 Y4 O3 Z$ @  r9 |8 |* q8 B新华社记者( b3 O9 X7 p- [4 |6 x1 f! J
山东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优良港口众多,海洋经济成为山东经济重要增长极。请问,在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上,山东有什么具体目标和措施?
* W" m7 ~/ `; u) p  q* i& b赵晓晖
1 O% v! D: c3 @$ _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海洋经济由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等15个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洋上游相关产业、海洋下游相关产业5部分组成。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是以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支撑、引领现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区域。
9 _+ m9 y# @0 j3 a: n8 ]我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具有资源、区位、产业、港口、科研、人才、生态等突出优势,省委、省政府围绕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我们将以做大做强现代海洋经济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发和保护,统筹陆域和海洋,打造世界级海洋创新平台和增长极,努力在建设海洋强国中“走在前、挑大梁”。力争到202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到2035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繁荣、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纵深推进。
6 e1 O; q2 E4 E一、做强海洋产业。产业是海洋经济高质量的关键支撑。一是在传统产业上要提升质效。加快海洋渔业向深远海拓展,全产业链打造海洋牧场。发展精细盐化工、海藻化工产品,建设临港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近海海底矿产资源调查。创新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国际著名休闲度假黄金海岸。二是在新兴产业上要做大规模。围绕打造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链,争取船舶行业龙头企业在山东布局,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船舶制造业,打造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海水淡化用电量大,电的成本决定淡化的成本,将用好我省核电优势,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海洋生物医药门槛高、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将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创新工程,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海洋抗肿瘤药物等一类新药研发进程。加速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三是在海洋服务业上要补齐短板。将用好专项资金,提升海洋管理、海洋技术、海洋信息、海事商事等服务水平,推动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9 w+ l' d( o% d2 B8 m: |6 u二、加快科技突破。发挥我省海洋科研教育突出优势,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是在打造高能级平台上持续用力。推动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等“国家队”平台高水平运行,探索建设山东半岛海洋科创走廊。二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上持续用力。利用好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深入实施海洋重大创新工程,推动深海资源勘探开发、高技术船舶、深远海养殖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三是在建强人才队伍上持续用力。实施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建设中国海洋人才港和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吸引一批海洋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团队、卓越工程师、优秀博士后。
* T7 n, W" g3 O  a) u) L, d三、推进陆海统筹。山东半岛凸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处于东部开放前沿;山东是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内陆腹地广阔,具有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独特优势。一是加快内陆向海发展。统筹沿海和内陆资源要素配置、海洋产业布局,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山东特色海洋城市群。推动临沂等内陆市建设临港产业园区、海洋装备产业园区,促进海洋与陆地双向奔赴、联动发展。二是加快一流港口建设。深化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沿黄陆海大通道,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健全现代化港航集疏运体系,构建海上国际物流大通道。三是加快海洋开放合作。高水平举办“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建设“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打造国际海洋合作交流平台。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海洋技术装备“走出去”,形成开放型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9 L# f* _2 U" R谢谢。  E' R2 i; L; s+ ~8 W
人民网记者
6 f; n3 W" |% x4 k2 s, h发展海洋服务业是优化山东海洋经济结构、塑造海洋发展新优势、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措施。据我了解,山东将大力支持海洋服务发展,请问省海洋局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6 I& j2 s2 y1 X9 a) P" p! O3 ]张建东- C, |  }+ ]- A+ l: `, a
感谢记者朋友对这个问题关注。海洋服务业通俗讲就是海洋经济第三产业,是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领域。我省海洋服务业发展基础好、动能足、潜力大,海洋服务业门类齐全,涵盖全部12个海洋产业大类。近年来,全省海洋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居沿海省份前列,海洋科研教育优势明显,海洋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智慧海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全省海洋服务业增加值达8662.6亿元,较2018年增长29.5%。但总体上看,山东海洋服务业与沿海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总量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优势产业不突出等短板。
% y( }7 g2 x- @8 D1 b今年10月召开的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海洋服务业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将其作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实施重点项目示范带动,加快海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争取2025年全省海洋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300亿元,到2027年突破1万亿元。# W6 c5 s# c$ V" }
一是巩固完善基础性海洋服务业。加强海洋管理,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机制与调查监测评估体系,提升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深化海洋开发区管理;支持海洋领域社会团体和国际组织建设。
2 S1 ]; f& R) N; K. G" x二是提升强化生产性海洋服务业。加速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形成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持续丰富涉海金融服务,提升涉海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能力;推进数字海洋和智慧海洋建设,提升海洋信息采集、通信传输、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系统开发集成等服务能力;聚力攻关海洋产业核心技术,加强专业技术、工程技术服务。
- M  `; w- z) w0 _/ Y1 ]8 V三是做优做强生活性海洋服务业。构建滨海旅游度假带,打造海洋文旅精品项目,培育邮轮游艇、海上运动、海洋牧场等新业态;提升各级各类海洋教育、技能培训水平;创新海洋服务产品消费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智能化的消费体验。5 {6 L& b( t7 V
中新社记者6 r7 t, r3 S! e$ h# W9 Z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是提高产业发展质效的有效手段。我注意到,山东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请问,山东在这方面主要有哪些考量?
; u- f! f6 @7 e4 |于明兵
1 R5 V6 U1 \+ j- I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持续关注。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为加快推进我省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助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局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10月12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通过开展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认定、创建、储备等梯次培育行动,到2027年,全省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数量达到20个左右,产值超100亿元的集聚区达到10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左右。到2030年,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达到30个左右,成为带动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S$ ]: M; u/ _
工作中,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 Q7 A! ]5 O7 r+ p: `- ~$ T9 O" b一是突出提质增效。完善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整合现有财税、用地用海、人才等政策支持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一批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区,巩固提升一批海洋渔业、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集聚区,谋划布局一批深海极地资源开发、深海基因等未来产业集聚区,不断增强集聚区的发展质效和引领作用,为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 F- l. v! J  t, ~, t/ t二是明确重点任务。主要抓好15项任务:围绕优化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布局,重点抓好分类推进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集聚区梯次培育行动2项任务;围绕推动海洋特色产业加速集聚,重点抓好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延伸集聚产业链条、精准开展招商引资3项任务;围绕增强海洋产业创新能力,重点抓好加强产业技术攻关应用、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海洋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海洋产业数字赋能4项任务;围绕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推进集聚区产业节能降碳、强化集聚区污染综合防治、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3项任务;围绕提升集聚区开放合作水平,重点抓好推进集聚区高水平开放、深化集聚区合作共建、增强集聚区配套服务能力3项任务。& G7 x7 f1 H0 Q( d& V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对符合条件的集聚区重点项目,分级分类加强用海用地保障。优先支持集聚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级以上相关规划、重点项目库。引导辖区金融机构针对海洋产业加大信贷支持,统筹利用中央和省各类海洋产业扶持资金支持集聚区建设,对集聚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股权投资、设备奖补、技改专项贷等政策。5 P& U9 |5 y* `( K7 a; n9 j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4 ~8 g$ q  V; |/ c
大众日报记者9 H" d3 O5 }. t0 H* ^  x
12月6日,山东省科技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可否介绍一下这个《行动计划》,并讲讲下一步山东如何以科技创新支持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r4 m' t# v- j1 c7 y# r0 O0 }
王宝立$ }2 ^0 C5 W0 N( [5 c1 `1 ~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省科技厅联合12个省直部门,印发实施了《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行动计划围绕实施前沿颠覆性技术创新行动、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创新行动、船舶与海工装备标志性产业链提升创新行动、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创新行动、海洋未来产业培育创新行动,提出了14个科技创新重点攻关方向。旨在通过整合全球海洋创新要素,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山东海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力争到2027年,我省海洋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全面加速,全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 }% b" y% C3 \) A6 V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落实落地,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科技支撑。一是持续强化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的要素保障。发挥省委科技委相关部门作用,健全海洋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配置,每年实施不少于50项省级科技项目,为行动计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持续加大海洋领域高水平科技供给。围绕海洋人工智能、极地大洋、蓝色生命等领域,着力突破海洋数字孪生、极端环境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和绿色港口等一批前瞻性重大关键技术,布局实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三是持续优化海洋领域科技创新环境。重点面向海洋领域实施顶尖人才和海外英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省部共建中国海洋国际人才港,近三年计划吸引和汇聚50名左右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来鲁创新创业。四是持续完善海洋创新平台支撑引领。加强崂山实验室服务保障,高水平建设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深海三大国家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五是持续强化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高规格建设运营海洋科技大市场和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争创海洋领域国家农业高新区,布局省级海洋高新区,培育20家左右海洋特色产业聚集区,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k% v" |# L- X2 h" A8 l谢谢大家!( w/ ~, o8 |) i5 I
香港商报记者9 n8 e$ x* ]1 w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请问,省财政在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 H2 `/ x, v4 e8 Y4 \0 K3 z王鲁刚( n* ?2 F& m* V2 c& r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是海洋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省财政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政策效能,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重点抓好“三个强化”。
5 p" j7 V, h- @5 g4 f; n. z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2024年,省财政聚焦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筹集资金47.1亿元。其中,在产业扶持方面,筹集资金32.8亿元,支持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航运服务能力,加快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科技赋能方面,筹集资金6.8亿元,布局开展海洋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在生态保护方面,筹集资金7.5亿元,加强海洋综合管控和生态监测,支持开展重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互花米草和浒苔绿潮灾害防治,促进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6 S( T" S# a! q7 K3 `- \9 i3 y
二是强化财税政策支持。综合运用税费减免、生态补偿等政策工具,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海洋生态稳步改善。一是在税收政策方面,认真落实青岛港作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截止目前已有1015家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涉及出口货值160.5亿元,有效提升了青岛港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在海域使用金减免方面,今年已减免25个用海项目海域使用金1.7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推动海上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在生态补偿政策方面,按照“保护者受益、损害者赔偿”原则,兑现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9778万元,提高沿海地区保护海洋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海洋环境持续改善。- i6 X8 F; y2 S3 ~+ n# ]
三是强化财金协同联动。针对涉海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实际,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债券等政策手段,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涉海项目顺利实施。一是发挥引导基金作用。对有股权融资需求、符合基金投资条件的优质海洋产业项目,按照市场化原则予以重点支持。截至目前,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累计投资13个现代海洋产业项目,基金投资金额21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84.5亿元。二是用好债券资金。今年发行海洋领域专项债券45.4亿元,争取中央国债6.8亿元,有效保障海洋装备、海上风电等涉海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三是落实保险奖补。将鱼类、藻类和牧场装备设施等渔业险种纳入地方优势特色保险奖补范围,今年全省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投入5050万元,渔业保险累计规模达8722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6.1亿元。
& q1 Z2 Q5 i& ]) z/ [4 w6 `' G- C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o% L$ F' N# e8 N) w& k$ s
海洋是美丽山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保护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如何统筹好海洋开发与保护工作,在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目前取得哪些进展?
! L2 z0 [9 g, Z7 G  J$ K7 z% U张建东0 ^1 p* s7 ]  H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海洋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持之以恒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海洋生态管理机制,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 K- W* @: q0 S2 i* z0 p7 `一是强化海洋空间资源管控。编制实施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等,构建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完善的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划定海岸建筑核心退缩区和一般控制区,不断优化海洋保护利用格局。强化海域海岛精细化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全面遏制违法围填海活动。出台海域使用分层设权政策,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十四五”以来,全省共审批及市场化出让用海面积23.9万公顷,有序保障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等新兴产业用海需求,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 h" l) u' M2 `& {% _' T二是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大力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十四五”以来,争取中央资金41亿元、地方投入19.73亿元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岸线整治修复、滨海湿地修复、海堤生态化建设及美丽海湾建设等取得明显成效。日照“退港还海”和阳光海岸绿道等入选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烟台长岛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明显恢复,江豚、斑海豹等洄游频繁;潍坊“柽柳+肉苁蓉”种植模式实现了盐碱荒滩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蝶变。
! `! M$ C! E/ Y% f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灾害治理。扎实推进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海洋灾害综合防治,基本建立了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省管海域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全省海洋生态状况稳定向好。自2007年起,每年处置黄海浒苔灾害,科学组织前置打捞,2024年全省岸滩清理浒苔0.68万吨,同比减少58%,主要数据为近三年来最好。持续做好互花米草综合防治,全年持续管护互花米草1.6万公顷,消除新增1052公顷,清除率达到90%以上。3505公里海岸更加多姿多彩,美丽海洋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J  J& B) h5 F* L. V4 e- h/ N8 f' I李康8 D/ V, @+ ~% e9 N: I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自然资源厅综合处宋辉,联系电话:51791315。1 W# |) O" [: p& _4 v' {
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o  F3 n! S, `' C! O5 p" m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j86k6ro39i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