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5 e1 b4 q- p* `
导语
6 j4 H9 i* y" h& C: N! g 中国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不断突破,近日成功水试了我国第一艘也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 G X$ N, N- H% B
随着“梦想”号的加入,我国科研条件将迎来质的飞跃,这将助力我国的科学家更好地研究海洋,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m! x+ s% v0 J
大洋钻探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水平的技术支持,而这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 W1 N+ O; \/ ?0 |. b 然而,我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不忘初心,迎难而上,为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t4 D# N! S) n3 E6 K* U4 M' g, s6 j 海上探索的起点。
2 _' O9 [7 }! D% h$ X! v 1999年,我国终于加入到了国际大洋钻探行列,当时国内学界也是非常地激动,因为这是中国在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一大突破。
7 ]9 x X" }8 X# p9 ]1 j 不过这只是个开始,因为当时我国内部的科研设备实力差距真的很大,特别是我们自己没有大洋钻探船。
1 B' C( O r! e0 w6 E6 v+ H# { 在此之前,我国的科研主要依靠国外的大洋钻探船,为了进行只足够一段时间的科研任务,我国需要花巨资租船并且支付各种附加费用。
( B& r7 u2 r$ o4 E2 }* H8 l 当票价还会因为季节和国际局势发生涨跌,曾经最初只需要50万美元的年费后来逐步涨到300万美元。
3 H9 o; g( Z9 h& D 当时在国际大洋钻探组织工作的翦知湣院士说:“那时候我们都在想:如果有自己的船该多好啊。”
- d8 d3 q/ J4 |& d9 Y3 W 可惜,想归想,我国当时是没有自己的科研船的,全国各地从中国大学到中国地质大学再到中国科学院等各个机构在国际大洋钻探组织中坐得再高也没用,还不是要靠租船实现科学梦想。 ( E$ U. ~1 D1 O- D- U. h% _; K5 f: a
为了了解大洋深处的秘密,科学家们需要借助大洋钻探船在海底取样,然而在探索过程中,困难重重。
; r% U% r7 L: m9 Y* ~ 行驶途中可能会遇到恶劣气候,如狂风巨浪,大洋上的冰山也是危险的威胁,这些都给科研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 s$ K) J. Q1 z4 J. l% A
这让翦知湣院士非常感慨:“我们用别人的船进行科学探索,这就像是借车子行驶在泥泞道路上,怎么能顺利呢?” ) a) j W! u- \
翦知湣院士可是我们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他早在1980年就被北美地区评定为“全球顶级地球物理学家”。 3 ?! \% b m' m+ u
中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后,他也参与到了其中,并且通过十年的努力成功赢得了国际贵宾航次,对我国海洋开发和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 U$ }2 K5 x5 d( P" t6 x/ ^
意外惊喜的到来。; N! K% t$ x" a' f
1999年,中国终于成为了国际大洋钻探组织中的一员。 2 J1 N% Q; Y! \( [
翦知湣院士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了日本的“大地号”,这艘精美绝伦的大洋钻探船令他惊叹不已。 $ a; F! T% O- G" _3 n4 b4 v, n
不仅如此,中国还成功申请到了第二个航次,这个消息也令整个科研团队备受鼓舞。 ' k7 d& D7 W( l* M/ R- s% S- @1 F
对于第一次出海的科研团队来说,可以说万分紧张又非常期待。 ( b! @- M$ V- {9 u: f
为了能顺利开展工作,他们早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只为不留下任何遗憾。 9 ^$ j; |: \- u8 f6 N
谁能想到这次出航竟然会是他们此生最为难忘的一次经历。 ; Y! }4 f3 c4 N7 b& n8 v
因为当时是九月进入了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季,多台风逐渐聚集形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风暴,这让航行的安全性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 D, G3 N9 q+ | 然而,在风浪中前行仍然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不然他们就要立即回家了。 $ S$ q' t( P: A& V9 K9 e; D9 _& \8 v. C; M
出航后,风浪便紧随其后袭来,为了确保科研设备和实验样本的安全,他们只能忍受高达十米甚至更高的巨浪拍打。 ' u1 @# i% h: J8 h. y' x$ X+ A' t
然后就是无尽黑暗笼罩着科研人员,巨浪使得船体摇摆不定,还有如石剧烈的颠簸。
( E: l7 T3 S9 n% H9 ~ 科研人员只能在巨浪中努力坚持着工作,最终取得了飞跃性的成果。 9 z1 E3 P- E( B" O+ Z
翦知湣院士回忆起那次出航只能轻轻摇头:“当年我们的条件不如现在,但也不可以有退缩,为了中国研究,不惜一切代价。”
; r( X# u" x; m- B1 H 回国后,他定期发船两年的情况,最终获得了成功,这让中国地球科学界再次激动不已。 2 ~9 u/ C# U0 ~9 a) |
梦想号下水试航。
" W1 v6 E) ?7 l& Z 从1999年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到今天,我国经历了整整23年的时间,这23年来,我国一直希望能够建造一艘属于自己的大洋钻探船。
, `* O! v& S0 V 经过国人多年的努力,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我国完成了大洋钻探前期基础设计,并且于2016年在上海进行了下水试航。 8 y. ~' R* |3 s8 G
在试航过程中,各项系统设备运行正常,很快就到了测试深水系统的时候,前两次测试都很成功,没有发生任何问题。
" W5 a0 i6 T% K8 S, M3 u! _$ B 然而,当他们进入第三次测试并即将下水时,却突发了一场小地震,这让所有人都感到紧张不已。
! I; N8 U( [0 d0 r' E 毕竟他们都是第一次出海,心里多少都有点慌张,但为了梦想他们毫不犹豫地下水测试。
) Q5 A# ]( y: ?0 G 所幸,一切进展顺利,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 s8 M; y h- X/ h 从日本“大地号”到我国“梦想”号,中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
; m, o8 j% l5 v# _ “梦想号”作为国内首艘,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比“大地号”先进许多倍,有着不可同日而语之多功能性,是我国新的历史起点。 ' [, N7 ~: A V$ {
“梦想号”的上方架设着一组先进而强大的无人遥控潜水器,这些无人潜水器将和“梦想号”一起参与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9 C+ ?" m7 o. O( v7 { 它们有着惊人的能力,可以深入到人类无法下沉的大洋深处,进行深海勘测,同时也可以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回传给“梦想号”,这样中央控制台上显示器上的数据就会以实时监测方式更新。
- C% _/ T+ x! i' I: [0 ~ Z5 d “梦想号”的舱内环境舒适程度更比“大地号”不知高出多少倍,大地号仅有7平方米单间格局,而“梦想号”可以提供16平方米双人间和独立卫生间住宿条件,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9 x- P; O3 M P% V% B1 ` 并且舱室配备有厨房、餐厅、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可以说,“梦想号”不仅是一艘科学研究船,更是一艘移动之家,为科学家的研究和生活提供了优越环境。
3 J9 Q0 s, f$ h; e3 b$ p2 d 优越环境带来的还有优越工作心态,科学家们能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为追求突破理想,可以不分昼夜工作。
- o0 E4 j2 K4 x9 T 结语6 V4 F# _% r8 H3 Q, `: b$ B! s: |+ z
如今,新一轮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已经启动,中国科学家应积极发挥作用,努力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地球科学理论上有新的重大突破。
7 n T0 F" G2 O( g1 O5 U, t8 @ 作为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超级大地号”将在未来为我国科研带来众多新工具和研究机遇,为海洋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N9 ]# ?2 V: _$ U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装备诞生在祖国的大地上,为科技自立自强铺路。 7 K2 N5 b- ~4 u0 G% [4 t
( ^- `& B1 O9 A6 ~0 x- U% ]! z: i$ F' U4 B
1 c/ u9 u" _. g. R, V4 J9 S$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