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名科学家讲党课之“大视野云课堂”是为全国学会打造的引领学习平台,通过邀请院士、专家讲述学科研究进展,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享科研经历感悟,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彰显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跟党走、科技报国为人民的价值追求,动员全国学会党组织、广大学会会员为建设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今天邀请到中国水产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专家包振民院士,他分享的题目是《栉风沐雨,扇贝种业七十年》。- y# l* |9 R( Q" R: \% G
扫描图中二维码观看视频↓
1 f. b& n" U9 f$ @
, U9 p' C4 D7 M6 H+ p0 s/ _扇贝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海产八珍之一,随着扇贝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创新,我国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年产几十吨,上升为如今的年产近200万吨。从名贵海珍品变成大宗水产品,扇贝产量的提升离不开扇贝种业科研人数十年对养殖技术的探索、钻研和突破。正如包振民院士讲到张玺教授开创贝类学、王如才教授攻克栉孔扇贝自然苗采集技术和人工育苗技术、张福绥院士引种和培育扇贝新品种,还有自己和团队自主培育栉孔扇贝“蓬莱红”、探求生物分子育种技术的故事,个个人物、种种经历,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扇贝种业七十年发展的历程,感受了科研人攻克贝类遗传学和育种领域的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坚定决心。
- R. z) V3 y0 J+ n. ~
' i3 M! ~, u- p0 Q2 K6 V
- f4 S9 ]) z6 R& G* n- H风雨40载,包振民院士和科研团队始终以发展水产种业、建设“蓝色粮仓”为己任,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围绕水产育种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将实现“小我”价值融入科技自立自强大局,其中艰辛不为人知。包院士说:“科研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中它有至善、至美、至乐,但也有至艰。”这是他对科研的理解,亦是他育种数十载的坚定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