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5 }" U9 B# B) C& H# t
中国海洋学会将于11月7日-10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第十一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2022年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及同期系列会议。会议主题为海洋强国战略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海、深空、深地”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设备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分会场“海洋测绘与南海生态保护”由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组织,以专家报告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海洋测绘和南海生态保护等重要议题。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 N5 b$ z4 P) o/ K+ J6 ?
一 6 m# q" N, J" a0 W" p" |& C
组织框架 . Q& }8 ^+ ~5 E' H
⒈主办单位:
' T ]3 w1 ~3 W 中国海洋学会
1 N, \# U+ X! k3 m8 g( ] 2.承办单位 " Y! I( V1 X# [, ^9 Y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 - n; [) c( N) m4 a6 L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2 n T4 p+ ]. F0 e2 V
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6 P1 R ^( o" q- @1 c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n7 Z* V) X' d. H7 g n5 z$ k2 F
二 6 W& [# x# H* @" O% B( P
论坛报告专家 ( C9 J. R1 c! O
分论坛“海洋测绘与南海生态保护”邀请了6位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做专家报告,邀请的行业专家分别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云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丛杨、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殷克东、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石波、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柴洪洲、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教授级高工吕意华。
5 [1 y0 r" f. D/ Y ⒈董云伟 3 t) W! c: A0 S4 Y
董云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研究。近年来,系统研究潮间带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多重尺度响应和适应机理,从机制上解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核心成果发表于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Global Ecology & Biogeography、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和Functional Ecology 等权威期刊。兼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养殖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等,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主编和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副主编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张福绥贝类学奖”青年创新奖和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新星奖”。 " I) N# g* e! P! i
⒉丛杨 * s# c( w$ p3 y( H; W
丛杨,国家杰青,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器人视觉、机器学习、医学影像分析、大数据处理、机器人伺服等研究。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杰青、优青、重点、中科院课题多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特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奖项。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80余篇文章,参与出版Springer 专著一部。目前,担任IEEE Trans、《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的编委。 / I6 ?# e9 W; K$ f
⒊殷克东 4 H. X: u# ?$ W ~. d& c# J/ p! {( R
殷克东,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加拿大UBC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引进的国外杰出人才;曾在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长期从事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环境及河口生态学研究,在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浮游藻类营养盐动力学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对世界海洋生态各学科的前沿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 主要研究成果学术创新点在于将环境科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藻类生理生态学应用于环境科学之中,多次被IOC,SCOR,PICES, ICES等国际组织邀请作特邀大会报告。提出低磷对富营养化生态效应及低氧水团形成的限制作用;为当年香港排污计划节省了上百亿港币资金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目前担任联合国科教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气候变化和海洋浮游植物的全球趋势”工作组组长;是SCOR/IOC全球有害藻华计划(GlobalHAB)科学指导委员会创始成员之一;是联合国海洋事务与海洋法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全球海洋综合评估》的专家;曾经担任SCOR第137工作组组长。目前是国际刊物Marine Biology、Aquatic Biology与Harmful Algae编委。已发表160余篇论文和6个专著章节,被引用6250次.
2 t: ?% I0 B4 R, {/ _ ⒋石波 " ^ n0 T# q I2 r& S
石波,男,1979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主要从事(Vision/LiDAR/Inertial)多源融合定位导航、(车/船/无人机)移动测量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传感器的一体化集成、空间关系标定、多源数据高精度融合处理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合同经费达 300 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被 SCI/EI 收录 8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 10项,其中 3 项实现成果转化 140 万元(其中单项 100 万元);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第三)、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分别排名第四、第五)、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0 I) o( L5 e( ]2 I0 b ` ⒌柴洪洲 : F1 N* j. _( G! ?9 e- h/ R
柴洪洲,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编教材入选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或参与重点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EI检索70余篇。现任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测绘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报》、《海洋测绘》、《测绘工程》期刊编委。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访问学者。 1 Y( n( ?3 R2 ~) ]3 I; ~/ Q6 K8 V4 n
⒍吕意华 + d, v2 O1 g5 z, D( \& k
吕意华,男,1985年出生,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中国海洋生态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和省部级项目或课题6项,在Harmful Algea,PLoS ONE,Coral Reefs, PNA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3本,获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 D' {9 M9 D3 q1 D- u 三 5 u' ?9 j# O0 R
论坛日程安排 7 p) @* K( J& u2 w5 J. \
日期:2023年11月7日
6 a6 j {8 V/ u 全天
0 q7 m! c6 O# y& @ ?5 P 代表报到
4 h) C7 Q( R4 s1 g0 Z 签到地点: % G5 V: X- ]" R
三亚湾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 & @+ `. L% W% L5 V
日期:2023年11月9日
8 U, e% v+ ?4 X$ ?+ Q8 `* W 09:00~09:10
! f( k/ O6 x0 [5 G! J 领导致辞
" D; P! ]4 {0 w! z 会议地点:三亚湾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具体地点请看会议手册) # V2 }& U( Q& d$ A! b h8 x* b
09:10~09:40 0 R* O4 e0 G' H9 s8 P4 r
从生物适应看气候变化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8 t$ @: U8 o! K 董云伟 7 M/ t! ~# q6 g2 v
09:40~10:10
6 ]8 @9 y0 Z) n2 |* D* L# l" c1 p4 I, n 深海精细化3D感知及展望
" @9 [0 v; M/ a& R4 \9 g. v 丛杨 , ]5 U# w; J- ~) S+ W' t
10:10~10:40
$ G0 b: M" |) v3 [ 南海海山人工鲸(牛)落实验与鲸落碳泵 ) D- w+ S8 w! y/ }& U
殷克东
0 n4 O2 i& K% D8 ^( j5 V8 B; e+ w 10:40~10:50 % f8 N# W+ l# c0 [; r
休息
" N- Z/ d, Q; y5 j 10:50~11:20 - T3 A3 G7 L! L" v4 s6 M/ L
水下SLAM的挑战、现状及初步探索
) c0 j1 u% O& m, _' l0 T/ u# L: i 石波
9 s! e; G) s8 {# S+ F( \% K; e 11:20~11:50 . l% V8 j% p. i' w% Q
UUVs集群协同定位与质量控制 / F' Q& }* v& W
柴洪洲
" G4 N" J$ J) z' O+ x4 h7 p" G 11:50~12:20 ( L5 J1 x9 O$ D4 p
我国珊瑚礁生态状况、主要威胁及对策建议
* ~+ F/ s) Y. V$ E, g 吕意华
. w( h _. ]- z9 d1 g 四 & ?9 D1 D) S7 @: u1 a& k
其他事项
2 d, v$ i5 \- S, Z/ Q5 T) v( j ⒈分论坛会议联系人
* d4 m: C, f8 |( A" } 会议联系人:黄鑫
3 q5 [# s- Z/ P5 L 电话:13250223999 ! [, e+ n% E" c* t% ~) q' R
邮箱:61384771@qq.com
' \1 t; O) B. J5 t3 r# w' @ ⒉会议具体通知和报名回执,请看附件。
6 J7 Q4 ]9 d# ~4 i ⒊会议全日程
1 g: \7 b" |) D+ ]9 R" d; b; Y% }! | 
附件:第十一届海洋强国论坛通知.docx参会代表回执表.pdf
( R4 V) x" d. X! l! J 1
5 C, c- D+ B; t: y1 h' T END 5 t7 X' O% H0 f) @/ y) r/ ]
1 
% ?2 k& v! M( C 相关阅读推荐 会议综述▏新时代、新模式、新作为:第三届新时期海洋测绘发展论坛在上海顺利举办会议资讯▏中国海洋学会海测专委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综述▏“自主创新发展,引领海洋测绘新时代”专题学术会议在厦门顺利召开会议综述▏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海洋测量技术研讨会在青岛顺利举办溪流访谈▏与众嘉宾畅谈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溪流访谈▏与众嘉宾一起畅谈海洋装备国产化   1 W( r7 x8 x8 _
公众号
4 O1 m& f$ y. i5 X$ ] 溪流之海洋人生
# E% e* O" f1 V1 f' b& E 微信号▏xiliu92899 + i. O. X( a: O7 p& T" ~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 K* d- ^* j6 {* z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 y2 |0 \1 F. Q! z4 K/ r 投稿邮箱▏191291624@qq.com " t. J& B) }8 E; B! N/ r3 C- U8 C* U
( c0 Z( N: _! t1 h$ U! A
1 ]+ m D8 V; i
" I3 B% Q; [0 U0 S1 S+ d. r& j$ Q; s; p2 S) }/ r,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