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与新发展格局论文集》——海洋文化与未来发展 - 海洋测绘论文参考文献

[复制链接]
- C! L! [1 h7 X* M( p" I- f8 y( ?
, U# R6 `. L- V

  ■文/葛剑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6 z0 x6 F" {, ]5 p3 V

  海洋占地球表层面积的71%,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随着陆地资源渐趋不足以至枯竭,人类在未来对海洋的依赖性会更大。中国拥有18400公里的陆地海岸线和14247公里的岛屿岸线,总长超过32600公里。中国管辖的海洋,包括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公里。海洋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海洋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应该有相应的地位。

6 q2 i, n, s$ a- R; E) _2 |" E

  一、什么是海洋文化

7 x8 t7 I& }& {% O( P( U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对“文化”有数以百计的定义,对“海洋文化”也是如此。我认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概括,应该是我们定义“文化”的理论根据。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6 E2 d" Y# Q* @7 O8 f4 L* `

  所以,“文化”就是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生存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崇拜信仰等,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就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一个较长的时间、一个较广的空间而言,也可将由此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称之为文明。那么,“海洋文化”就是在“海洋”这个特定的空间产生的文化。

1 x6 N* a4 u: Q: }) F
. [1 f$ D) v2 _, s" n" z( N$ l$ ?+ q

  二、不同的海洋产生不同的海洋文化

( n% }. J Y0 H0 U8 Z

  地球上的海洋处于不同的地带,有不同地形地貌,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依托海洋产生的文化自然也千差万别。现在讲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权学说,往往会以欧洲学者的论述为准,但欧洲学者大多以地中海为标准,而地中海是海洋中一个特例。

& f+ E( [( H2 e* L4 y# i/ D3 g& ^

  地中海是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内陆海。地中海中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岛屿,海岸线曲折,随处都有天然的港湾港口,在任何地方都能到达不太远的彼岸。地中海处于北温带,气候温暖,全年不冻,没有热带风暴。在没有机器动力和导航设备的古代,在地中海的航行是最安全高效的。

" Y' x) ]6 K+ b

  而地中海沿岸却往往受山岭、沙漠的阻挡,陆路交通困难,航海是最便捷甚或唯一的选择。地中海沿岸平原不大,可耕地有限,多数地方是山地、沙漠,内向发展没有余地,只能依靠海洋或向海外发展。而地中海周围存在许多发达的古代文明,如巴比伦、爱琴海、埃及、希腊、罗马、波斯、迦太基,群星灿烂,交相辉映。无论对哪一种文明,地中海和彼岸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必然的发展空间。

1 q( d: h& q, r% k

  海上和海外是它们的利益和希望所在,也是主要的军事威胁所在,所以无不具有强烈的海权意识,将维护海防和发展海上军事实力置于首位。

. Y, o( ?, b6 E3 ]' N; }

  在地中海地区,海洋等于资源、财富、希望、未来,意味着开放、远见、坚毅、包容。因此,生活在海滨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外界,获得新知和机遇,长期积累,形成见多识广、心胸开阔、目光远大的风尚和特色。当地中海周围的资源、市场和土地满足不了需要时,当地人很自然运用已有的航海技术向更远的海外探索寻求,导致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开拓了新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8 E9 l9 R' T S! y. E

  地球上找不到第二个地中海,自然不会产生第二个地中海文化。中国的渤海湾与地中海有一定的相似,所以在古代航海相对发达,从山东半岛通过海路到达辽东半岛比走陆路方便,驶往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比较便捷。

# u% q' h( J4 t( g8 B0 G# A+ T

  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海洋文化

, ^& p% [" U. u; r

  产生海洋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具体的海洋,包括海洋中的一切产物和海洋本身,这一基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与这一基础发生关系而形成海洋文化的人,也是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的。因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海洋文化,以往的海洋文化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失去存在的价值,有的已是传统文化,而未来的海洋文化有待形成。

! R7 [) w9 P) G) J7 L

  例如,在没有现代化导航设备,没有天气预报,没有机器动力船的条件下,海上航行风险最大,船毁、货损、人亡的概率极高。人们完全不可能有自信,只能祈求神灵的庇佑和解救,所以普遍存在海神崇拜和信仰,产生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和相应的礼仪、记录、诗歌、音乐、舞蹈和各种艺术品。

- k1 P2 d5 j) Q5 w' U$ j" l. C. U6 x

  在西方的海船上,船首或船尾必定会竖一尊海神(一般都是女神)像。我在智利聂鲁达故居中曾见到他收藏的数百具形态各异的海神雕像。

/ h3 G" E% _# j7 |) l5 l

  中国的海船上一般都会供奉观世音菩萨。出海或远航前往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预备丰盛的祭品,祈风求潮,求海神降伏暴风狂潮。宋代后福建形成的妈祖崇拜就是普遍祈求海神庇佑的产物,并且随着福建人迁移而传播到台湾,由于台湾靠海谋生的人更多,这种海神文化在台湾愈益光大,常盛不衰。长期依靠罗盘和测量星座位置导航,积累了丰富的“牵星过洋”的经验,形成独特的“更路簿”“海路图”。渔民则凭经验探测、把握鱼汛,追逐鱼群,区别鱼种,判断海产的丰歉,确定应对方法,口耳相传,世代遵循。

! y& `# b: u8 h- _! v" r) s+ t

  到了今天,完善的导航引航设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长期和即时天气预报得到普遍应用,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保障,海损、海难的概率已经很低,并且有全覆盖的保险。

1 j! d( q/ K+ Y

  所以今天我们要谈建设和发展海洋文化,首先要了解未来海洋文化存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基础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确定可行的目标。

5 s; {, a) O4 Z2 |

  (本文节选自《海洋文化与新发展格局论文集》之《海洋文化与未来发展》)

' z* h# q3 K4 H( l 2 r- @$ ~1 F7 s2 b" U3 \3 {( j, P 5 O. A1 x3 f+ t V* }7 w 8 |7 Z: L7 Q+ o. g & V9 f& A; j2 W' w / ]. B" J1 b; n& w* j2 w. Y& b) E 1 |( F% A- e3 ~; E- w - K! o- m1 V' v1 A( p ; r, a, ]5 f- O6 d2 U# V+ U. _ ! ?. A2 P, G+ g7 t6 j4 K0 y* ?. q' U; c1 c 2 o4 j4 v ~1 j4 S, S6 U"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来一杯吗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