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 F" g" E: `
近日,随着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泊进宁波象山石浦码头,历时近3个月的渔山列岛海洋考古调查项目终于告一段落。
* x- {" k5 i9 H0 Z9 a: H 4月到7月,来自全国各地2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在浙江省宁波市渔山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长达近90天的水下文化遗存调查。他们如何搜寻曾经长眠水底的文物宝藏?看似神秘的“水下探宝”背后又有怎样的艰辛和不易?
; u ^; L7 q+ o3 z. i 海上工作3个月 一点点搜遍作业海域
! H R+ `7 S& f' z! T
- u& a7 l9 p. f8 ` 水下考古队员行进在茫茫大海上。(李文亮 摄) % Q1 H4 L4 S9 V+ ?0 }
, t; u+ I- p. M, P5 J7 j1 t
“中国考古01”号在渔山列岛海域作业。(李文亮 摄)
3 r* H6 h1 M; S 美丽的渔山列岛,位居我国沿海线中段,是我国领海基地所在,主岛北渔山岛上设有灯塔,是南北行船的必经之路。13岛41礁,犹如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珍珠,散布在东海碧波中。这里岛礁奇险,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水流多变,有关专家推测或有许多水下文化遗存。
# k( ~. a6 K3 m# K+ l! I3 P 从今年4月8日开始,水下考古队员们就登上我国首艘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来到这片海域,日复一日地进行空中、地表、地下、水下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调查。 : w q+ u' v# r
S4 \$ z, W3 \$ Z* S6 C* S4 r* L5 {% V
考古队员准备前往目标海域作业。(李文亮 摄) 8 b8 ~" j) B- J& b
这20多名队员来自全国各地,主要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山东、福建、广东、江西、海南等地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一些队员曾参与过甲午战舰“致远舰”、“经远舰”,以及“南澳一号”沉船、“珊瑚岛一号”沉船、“小白礁一号”沉船等水下遗存的考古作业,水下工作经验丰富。 0 f0 a9 p6 L' J, p$ D4 }( M2 Z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邓启江介绍说,此次水下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项目主要涉及渔山列岛13岛41礁,有三大内容:一是通过水陆空的考古方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渔山列岛海域包括陆上的遗迹遗物进行全面覆盖的系统调查,初步摸清水下文物资源以及陆上文物资源的家底;二是通过文物资源和一些地理信息化系统相结合,构建渔山列岛海域水下文物遗产和岛礁陆上文物遗存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为海洋文化遗产的后续保护、研究、利用积累基本素材;三是积极探索水下考古区域的基本方法、技术支撑和操作规范等,力争从单个遗存点的调查发现走向区域性的调查研究。 ' M2 x4 D" U5 b# z% N6 J& k- @
本次考古调查采取岛礁和水下遗存调查并重的工作方式,对岛礁调查,考古队员使用陆地调查的常规方法进行,登上岛礁踏勘遗迹遗物,对早期遗存进行实地测绘、拍摄,记录明显的地面遗迹,探测并记录原始文化地层,采集文物样本并做室内整理。
# y9 j8 g5 S4 p2 P4 Y+ @ “目前,我们对岛礁上的陆上遗存已经基本完成了调查,然后对北渔山岛附近大约22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了全面探测,大约获取了150余处水下遗存线索。在仪器探测的基础上,对大概50余处水下探测的疑点进行了潜水探摸,对北渔山岛水下遗产分布有了初步的认识。”邓启江说。
1 I! N4 W- n) g; z1 ~0 h 物理探测有“千里眼” 潜水探摸更凭经验
+ I. m' Y% z3 F0 x
( U# |6 [+ M9 t9 y! t s2 a& v1 s 借助旁扫声纳等设备对海底进行物理探测。(李文亮 摄) * s, g5 _0 G& Z
水下和陆地不一样,大海茫茫,要找到海底的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 U2 H1 t2 @3 l1 C2 t1 i 跟随考古队员出海作业时看到,他们首先通过一些设备对海底进行探测,在海面上来来回回地航行作业数小时,以确定是否有遗存疑点。 6 ]0 F% w0 m# u8 A5 k3 p- [
“以前水下考古主要是依靠渔民等提供的线索,现在,可以通过一些地球物理的探测设备,采集海床、电场、磁场、重力场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出一些异常点、疑点,作为水下探摸的方向。”物理探测组的考古队员朱砚山说,水下调查首先是通过旁扫声纳、多波束测深声纳等设备对目标水域进行仪器探测,这些设备就像“千里眼”,能更远地“看清”海底,从而确定更加准确具体的区域,然后再派出潜水员,进行人工探摸确认。 ) E5 p# J/ o) W. L0 q7 x' n& {
一般情况下,他们一天至少要保证探测一两平方公里左右的海域。目前,探测设备作用越来越广,已贯穿水下考古工作的始终。 3 O! T) B0 I. L6 m: z& l! O
物理探测有科技“千里眼”助力,队员们潜水探摸则更多要靠经验。 + E) W5 B% U8 H* P1 ? Q
“刚下水时,在海底摸到只贝壳都以为是盘子是碗,”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王光远笑着说,潜水探摸是水下考古调查很重要的步骤,物探之后,从大量的数据筛选出有可能存在水下遗存的疑点,但疑点并不一定成为水下遗存,就需要下水确认、排除。 7 z& w1 }1 R1 H+ a
, h- t. n4 ?& u
潜水探摸时要用这样的工具扎进海底,尝试手感。(李文亮 摄)
0 T, x, }8 |$ ]" g i/ g 王光远说,他们一是用眼睛看,下水之后,沿着一个入水砣和固定的抛标点,拴好搜索绳,再顺着搜索绳做圆周搜索,具体范围视水下能见度和各种情况而定,能见度好,搜索范围就会大一些,时间也快,如果能见度不好,可能要贴得近一些,范围小一些,如果一点能见度也没有,就只能靠摸了。 6 V% J4 A" ~2 p1 y
当然,他们有自己的专业手法。队员都有考古文博背景,对文化遗存的辨识有一定的知识,但同陆地考古不同,一些考古方法在水下用不上,只能靠手去探摸,用工具去扎进海底,尝试手感,凭经验去判别。
, s3 K4 c* }" K! ]: v 入水装备近百斤 海底作业暗藏风险
3 k( s0 k6 W+ P! _( H% Z/ U 海上作业的大多数日子,是简单而又枯燥的重复工作,与陆地考古不同,水下考古往往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风险。 2 f: E7 r. g- M
水下考古对象在水下,考古队员不但需要具备考古学知识,还要掌握潜水、观潮汐等专业知识,实际作业的环境和过程也存在更多的困难,陆地上一天能干完的活儿,水下可能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 3 i0 P! j. r& D+ _. ^/ L+ |5 P
队员下水,要穿戴好潜水装备,单瓶有几十斤重,而背上双瓶则重达近百斤。到了海底,一次工作少则半小时,多到1个多小时,还要手持工具在海底一点一点地搜寻和探扎,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更是个很费力气的体力活儿。 # d8 m9 S) n; I' J
7 e/ z- G5 F& A+ l
队员穿戴好沉重的潜水装备入水。(李文亮 摄) $ K% D A! G0 i; e$ p
陌生的水下环境往往隐藏着未知的风险和变数,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风浪、水流、在水下的能见度、海底的破旧渔网以及各种海洋生物等,都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威胁。风浪太大,海水流速较快,队员工作时会被海流裹挟很难控制身体,还有被冲散的危险,出水时上下船都很困难。
! v1 |; O; b: S& m, b1 C/ y1 ? 下雨固然不好,但天晴之后让人无处躲藏的酷热,对队员们同样是一种煎熬。 # _1 n+ A0 ]& r y
危险还来自海洋生物。刚到船上时,领队邓启江的嘴上有好几处新伤口,一问才知道是被海蜇蜇伤的。原来,队员穿戴好装备,只有嘴部是明显裸露的,很容易成为海蜇的攻击目标。为此,有的队员不得不留起胡须。
. A# L( O/ ]% V/ z4 k U 为了保证安全作业,考古队员们不只需要专业的培训,还要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以及潜伴制度来保障,每一次下水前,自己做好准备工作后,还要队员再帮助检查,进行双重保险。 ' m' ^5 Y& T& A2 ~5 `$ ^: p j
待队员下水后,船上的队友会时刻紧盯水里的气泡,观察他们的位置,留意不让周围海域的渔船闯入,并定时通过水下喊话系统提醒他们注意作业时间和气压。
& @ n6 X( Y& N/ i2 ^/ h9 T! Z 正是因为水下作业的这些危险和困难,队员们在工作中建立了更亲密的协作关系和更深的感情。有队员说,他们之间称得上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 C3 a* h0 R5 X. S8 Q 长达近90天的时间里,队员们一直吃住在船上,每天带着一身疲惫回到船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整理准备、开例会、写工作日志等,然后才能枕着风浪的颠簸入睡。 * a3 W' m$ \+ B- [# H7 B- o
而这艘“中国考古01”号,也已成了队员们的“海上家园”。船长卢文龙介绍,自2014年下水作业以来,“中国考古01”就一直活跃在各大水下考古作业现场。北至丹东,南到西沙,披波斩浪,载着水下考古队员,已圆满完成了15次水下作业任务,作业时间最长达到102天。
$ T" u0 A2 Y) |, U# a2 _2 f* }' T (原文标题:揭秘水下考古一线——入水装备近百斤 作业暗藏各种风险 " T6 j- T* a. C- w0 ~3 e% d1 f
图文转自:央视网)
3 n$ t6 ?! t4 }( b* w8 r ]6 q$ r- b
责编:荼荼
/ n' e3 ?' D' A$ Q2 @" p F( M. L& ]9 H5 \2 [
, ]6 |- U e' Y
# z: z7 I$ H8 X3 E: H% F
5 W3 w" ?2 Z x# X$ p |
1 p3 |# t6 Z {/ v G5 o4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