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比利时一公司的 “浮式LNG液化再气化存储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达2.6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海工企业继在钻井平台、海工工程船市场之后,首次在国际深水浮式FPSO-LNG这类高端海工产品市场领域取得突破。这一消息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低迷的造船市场带来些许温暖,也给转型海工装备市场的船企充分的信心。 - D; k& r# V) Z
当前船舶与海工市场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传统运输船舶需求大幅下滑,而用于深海油气开发的海工装备市场却在蓬勃发展。2012年1-5月份,全国承接新船订单9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2011年全球的海工装备订单达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0%。数据的正反对比足以证明当前船舶与海工市场呈现出两种极端的发展姿态。
F( S5 `( i! j* r. w2 ^: l 至于海工市场的盈利空间以及成长机会,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永清更是给出了这样的分析:“新兴国家的石油需求旺盛,即使油价跌到80美元/桶也没关系,只要油价高于4美元/桶,海上采油就盈利。”3 t+ x5 S) R* {9 q; J- l: `
瞄准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许多船舶企业纷纷将海工装备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除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熔盛重工集团等在内的一些大型有实力的船企外,一些中小船厂欲借助转型海工市场以度过难关的也不在少数。# K6 v, i, P# g( R. k; e6 r
“虽然海工市场有利可图,但对一些中小船厂贸然转向海工市场风险性极大。如果技术不过关,将很有可能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马脚。”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全球航运市场低迷、造船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借海工转型几乎是所有实力型船企的梦想。转型过程中,技术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P7 \ N' U9 @$ K! S& ^6 k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需要恒定的科技力量的支持。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相关负责人指出,船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顺利转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 H' k) P1 j6 H9 I& ] 首先,加强合作与交流。船企在开展技术自主研究的同时,应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充分利用这些机构已有的设备和资源,提高技术研发的起点。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后加以改进,以适应我国海洋工程开发,为中国船舶进军深海提供技术支持。
( k+ J, q. x, l r 其次,海工行业战略目标远大,海工总包是‘交钥匙工程’,船企应站在产业链的布局上实现前后延伸。要从人才、技术标准方面进行总体的战略性研究,并配套建立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包括建造过程和配套产品等。此外,在产品的前瞻设计上,还应充分考虑海况、天气和作业条件等,特别是应从包括勘探开发的前期工作到海工设施建造完成后的后续服务能力上加以全面考虑。
; w. D, `% {; o. I2 f 最后,造船行业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不能因为造船业当前遇到困难,发生危机,就一窝蜂涌入海工市场,企业要量力而行,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严峻的市场形势,也许是造船行业重新洗牌和整合的最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