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纳米比亚鱼类集体自杀之谜

[复制链接]
在非洲南部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游人们有时会看见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那就是无数条海鱼,突然会纷纷跳到岸上,集体自杀。每隔几年,这种悲剧性的场面就要上演一次,上百万条海鱼争先恐后地跳上岸边,堆出高达半米、长达几公里的鱼墙。* `$ ?2 l1 y+ t: h& b7 v
纳米比亚海域的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四个最重要的幼鱼产地之一。这种鱼类集体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此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鱼类一部分迁徙到这里来产卵。自杀事件严重威胁着沙丁鱼、无须鳕鱼、鲭鱼等海鱼的繁殖。纳米比亚沿海还是海豹的重要栖息地,鱼类的大量死亡也严重干扰了海豹的生存环境。纳米比亚的沿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鲱鱼、沙丁鱼、鲭鱼、鳕鱼、龙虾、蟹等,98%的鱼产品供出口。纳米比亚政府确定了200海里(约370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实行渔业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捕鱼数额,每年捕捞量约60万吨。然而,近30年来,纳米比亚的鱼群数量还是大幅度减少。这就是由于鱼类集体自杀引起的。
( U# C! ?( l* ~; q! T% V鲸类集体自杀的事件经常发生,但鱼类的集体自杀很少听说。纳米比亚鱼类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这一现象一度困惑着鱼类学家。按理说,非洲的工业不发达,因此非洲海域的污染相对较小,这些鱼类不应该是因污染而自杀。最近,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这些鱼类生活的纳米比亚海域充满了致命的毒气--硫化氢,它们因受不了毒气的熏染而跳出水面自杀了。8 m1 Z' C2 z+ `( q. Y; }! N
纳米比亚的海水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毒气团,它是由溶解在水中的硫化氢构成的。毒气分布的海域大约有150公里长,几十公里宽。为了躲避毒气,海中的鱼类,宁愿上岸自尽,也不愿意在毒气中身亡。在远洋海域,成年鱼类往往还有机会逃之夭夭,但是它们所产的卵和那些小鱼难于幸免。有的研究人员曾经认为,硫化氢只出现在海底的沉积层中。最近有科学家发现,硫化氢也可以在水中生成。
; i! L  K( E+ @* T" g这一海域为什么会有大量的硫化氢呢?科学家最近观察到的一团毒气有几十米厚,说明它是由浮游在水中的产硫细菌组成的,这类细菌也出现在其他水域中,硫化氢就是这类产硫细菌的代谢产物。另外一种硫化细菌,是以海底沉积层中有机物腐烂时生成的硫化氢为养料的,它们在纳米比亚海域的海底,构成一片片几厘米厚的垫子。这些海底硫化细菌非常大,以至于人们用肉眼就可以辨别出来。这些硫化细菌垫子的作用如同一个硫化氢转换器的开关,为了降解产硫细菌产生的硫化氢,它们需要硝酸盐。假如硫化细菌垫子周围的海水中不再含有硝酸盐,它们就会让那些有毒性的硫化氢气体穿过。随后,这些硫化氢就会聚集在垫子的上方,构成几米厚的气层。
+ C* s+ l; k1 I5 u; A9 X& o" ~; }一旦这些大型硫化细菌的气化作用发生故障,就会有整块整块的沉积层剥裂,浮向海水表面。大约每隔50年,在纳米比亚海域,人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些类似于浮冰一样的东西在海上漂游。这些漂浮的沉积层会携带着一团硫化氢毒气前进,所到之处会杀死它周围的所有海洋动物,因此它们被研究人员称作“魔鬼浮块”。) R0 q6 T" l# G9 d+ J
最近这次考察活动获得的结果将会为渔业政策带来重要的启示。假如科学家可以准确预告毒气团出现的时间,那人们还可以在此之前大规模地捕鱼,因为这些鱼反正将是死路一条。毒气团现象过去之后,又可以颁布保护措施,使得被削弱的鱼群数量能够得以恢复。然而,据研究人员告知,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掌握准确的数据,以说服政府对某地区的捕鱼业进行全面解禁。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