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80岁的汪品先院士写信邀你来上这门课…… - 海洋地质学家研究

[复制链接]
& l/ A) w" N. a5 i

t6 ]$ o2 b- ?- x/ q

8 W: S' s# L1 o( q) v

# D* p) k6 a+ e' p7 [

  《见字如面》,寒假期间,或许已有不少同学被这个屡屡刷屏的节目所感动,但是,今天小编要带来的,并不是一档综艺,而是一位用一生关心祖国科教事业的老先生、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80岁的汪品先院士写给所有同济学子们的一封信:

( {% a4 t' l* v Q

致同济学子们

$ X: g. C4 a1 ?6 M3 N; T

  诸生共鉴!

4 b9 y) z: N2 ?# R# \

  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海洋科学,也在不停地思考“科学”和“文化”的内涵,有了一些想法,发表了一些文章。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多次提起这些想法,因此也有了一些报道。想法越发成熟之后,在学校里开设一门课的点子便跳了出来,一发不可收拾,我想课程的名字就叫《科学、文化与海洋》。这将是门很怪的课,它既不是主干课,也不是必修课;并不像基础课,更不是专业课。它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

6 t3 K g8 ?8 u) ?7 A8 l0 V

  无论西方的大学,还是中国的书院,历史都已经超过一千年。但是你想过吗,办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不该是生产学位的工厂,也不该是攒取分数的考场。学校就是个苗圃,在大学里度过的应该是形成基本能力、塑造基本性格的黄金岁月,因此也往往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但是一样的同学、两样的结局,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掌握主动,抓紧时机,活跃思路,拓展眼光。

) I- {! W% p8 e; p

  《科学,文化与海洋》这门课,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不少国家有“科学与艺术院”,因为两者是相通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文化,要注入科学进展的新鲜血液;科学,要点亮文化积累的智慧之光。

/ L; p" n. F" _5 Z7 {+ s# W* X# z

  而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文、理之间都产生了断层,客观上的后果是两败俱伤。开这门课,也就是想要通过我和几位同仁在课堂的演讲,和你们在网上的讨论,能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0 j4 i1 G$ t& g, _

  如面

0 A( O- A5 \7 P9 Q/ a5 N' \

  课祉

7 v: \6 p8 M! ^& v

汪品先谕

8 @% j9 S7 e# ]/ f

2017年2月26日

; T1 n: ?* b0 d- L. E

《科学、文化与海洋》

- i% {) A/ X. q6 H# |

——同济大学人文素养课程

3 L0 X8 Q5 i7 x4 b

已加入第三轮选课计划!

1 f/ Z& f- U0 p

# Q$ `. G, v/ L2 L2 w

课程性质:公选课,面向全校师生

3 w4 K4 ^1 i; t2 b% ?& m4 X

课号:UGC012

# Q8 m4 U, Y! b

学分:0.5学分

! S2 D0 ]7 d% | e o# s0 N" K

总学时:16学时

3 W, m w0 a! D- |

开课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0 P ?9 Q9 u7 D( a' S7 J3 Y {" [

上课时间:双周二晚上18:30 - 20:10(如遇法定节假日顺延一天)

: {0 }8 h( I8 ~

上课地点: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如有变动会及时通知)

% {+ {& k) T' I7 n$ J2 ]

5 \9 ~- r1 Y( `0 j4 Z: y

主讲人:汪品先 院士

! h4 C1 U9 n3 k( ~- u7 R

3 `( g7 g7 ?! | l" N5 M% l1 |

& I" n& _( N: f. |' V

* p! i+ a. I: m3 j% o

  男,江苏苏州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 主攻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

) x2 K; ~) M, Y4 |9 _& {* w" X) V

  80岁的汪院士为什么要来讲这门人文素养课:

1 }2 B' M) q" x4 N

  在研究科学的同时,汪院士也十分重视科学与文化的结合,热心科普教育。多年来以大量的报告和文章,提倡我国加强海洋文明、鼓吹发扬科学的文化本质。 2011年和2014年,他在“文汇报”两度发起“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和“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讨论,2015年又提出“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问题,并在2013年主编出版“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现在,汪先生以年逾八十的高龄开设新课,旨在激励同学的创新意识,活跃校园的文化气氛。

4 K; p! X0 ~& E( J) d9 X# `

9 m' _9 z; [" ~2 q2 [7 N. N% c

汪品先(左)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际深海科学钻探船首次在中国南海进行ODP184航次深海科学钻探,取得西太平洋区最佳的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纪录

4 L8 f! h4 L0 K: Q- B

  这是门什么样的人文素养课:

4 }; n" q: a6 ?$ o6 h, ?

  《科学、文化与海洋》是一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由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主讲,少量穿插外聘专家的报告,是一门高水平人文素养课程。课程采用专题讲座辅以交流讨论的授课形式,从科学家的角度讲授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主讲人试图在多年来各种讲座、科普和干训报告的基础上,打造一门有海洋特色的,讨论科学和文化关系的普适课程。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本不应以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为限,还需要接触大视野、高层次的重大问题,而科学和文化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本课从科学家的立场出发,逾越文、理界限,结合海洋科学的新知,介绍科学的精髓在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根基在于文化,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课程试图通过生动的实例,启发同学对于科学创新的热情。

e4 c( `& D( g& m2 q

  课程主要内容(专题)有哪些:

& P Z6 y M: l% _

  “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

$ U; a. s7 y+ j

  “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

# w' p& b& I+ ]. c6 @$ c1 D! c

  “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

( |5 r+ G2 T* g6 l

  “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 y/ }, U E; p9 ^

  “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

' \1 \# Y1 q4 u% \

  ……

! t' I- M# l6 c2 a: _

- j y1 G. |# U* ?* T: p# e

  刚刚加入第三轮选课的《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容量有限,想选课的小伙伴们得抓紧了,另该课程选课目前只针对本科生开放,但同样欢迎研究生同学们旁听。

" i6 C2 i7 x1 w- i+ ?# ^

大学是干什么的?

( c8 u ?7 S3 H8 M( S U* F0 r1 Y

科学与文化的内涵又是什么?

+ J( [/ I7 A1 N* o- J

我们到底是在为什么而读书?

' Y# U, L* k1 V3 d" [3 _; z5 T

不知道有多少同济人思考过这些问题

; ? L% |' p b; S, e1 F. y1 }# Z

它们与你们的绩点无关

: ]0 B5 d) g8 K

它们也并不能直接帮你谋一份好前程

: h4 ~& W0 P; A

但是,大学自当大任

% O. @! Q1 d1 f I) o

同济人应有同济天下的心胸

5 r: \! g6 E! D) a$ @. z) F

思考这些问题,了解这些问题

. {- m y4 J: ?& N! _8 p

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大学

3 I$ O/ G/ I* I5 a; P% y

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6 t' ~& p3 R' V* y4 {" ^

从而认识一个更好的自己

9 |: ^ Q& [3 X O. V+ J

来源:同济大学

中国海洋网通讯员招募令 % S/ ^/ p3 r+ ?+ L# ^: c% a

为了给广大海洋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丰富中国海洋网的原创内容,现面向全国招募通讯员,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约稿,我们将选取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在海洋网及海洋网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同时,成为我们的通讯员后,您还将获得“中国海洋网通讯员”荣誉证书,参加我们定期举办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 D" a* t7 S; u% W8 B2 a$ S

了解详情请加工作QQ:2640898331

+ M7 L5 V" V( O4 K) @1 j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M5 | h' A4 F( o* c$ @; R$ `0 e

3 K' ?8 t9 B+ r6 X, A: r 0 Y9 s8 N2 W! z$ A2 \8 _2 V 1 o3 @; b# A( c) S8 k. q; \& x6 v. ]6 C8 k& K) X% G9 S / h5 C- A) G& q0 F% B3 C1 U# T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天笃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