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碧海逐梦:科考船上的海洋探索之旅 ——厦门市第十五届海洋科技夏令营系列报道之二: 九龙江口-厦门湾海洋科学调查 - 海底浮游生物采样装备

[复制链接]
) b/ c* I7 v8 F

# N* O H4 n8 o& e' R8 n9 V, M. I

5 B% ?2 X/ B9 m

2 g) O/ e) O( H- ^7 O9 G

0 [% k4 C( s& k6 t

2024年7月9日上午,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海平面上,厦门大学“海洋2号”科考船缓缓驶离港口,搭载着厦门市第十五届海洋科技夏令营师生,正式开启了新一天的海洋探索之旅。此次航行旨在将学术性科学研究与中学生课外科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一流海洋科学家指导优秀的中学生开展厦门湾水文、污染、生物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使中学生体验海洋学科科研工作者的海上工作内容,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海洋学知识,培养其在地球观测中的科学思维能力。

+ D. {( R5 p2 C( S1 k/ c! T

3 N! q+ F6 y+ I/ p, }0 G& d+ z

“海洋2号”总长23.64米,船体为折角V型线型,主机采用进口174千瓦沃尔沃主机两台,设计航速12节,装备有先进的卫星导航和海上科考设施,具有较好的海上教学科研条件,自2012年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以来已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贡献了厦大力量。

3 G ^; \7 S' d, K/ N, b

/ J6 _& T4 S% g

% \& j7 _9 c* u6 s

4 k! \6 w- K* K+ Y

在启航仪式上,厦门大学派驻我校的科技副校长蔡明刚教授为营员们做了安全教育,寄语全体营员:“‘海洋2号’科考船是重要的科研平台,希望同学们能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海上考察,亲身体验海洋科技的魅力,将来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 m) y! B, T! Q$ |7 M

/ N$ p' f0 s8 d

& E! f3 n& q4 N

/ e3 n0 U8 I* v) V& l

\* b. j1 ?; ^

8 N* o+ a5 d6 I9 g: b

7 ?6 ~' P* A7 h2 J

启航后,营员们观看了趣味横生的海洋科普视频、学习了如何穿戴救生衣,在科研人员的分组引导下,开始了今日的学习实践。

3 p! d; m" h9 |- t# d9 Y* u

( g7 ?1 n1 t7 Q& j B

7 r9 s5 Q" i& P$ E

3 C/ V. r7 M5 V& i2 @+ T

Part 1. 基础参数调查:

$ i* h# @7 ]: |2 T" S

读懂海洋的“身体语言”

- u% |& d3 [# p4 y8 c+ t: W# p

营员们开启的第一项调查内容为海洋的基础参数。经过科研人员的指导示范,营员们利用有机玻璃采水器,从不同深度采集海水样本,并分装到样品瓶中,随后又通过便携式温度计和盐度计,对海水的温度及盐度等基础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测量与记录。

: A! ] u: L0 Y% j2 J

$ R; e6 w; J8 Q

! u# B4 _) m9 s: l

' K/ h3 x$ ~. N. m1 C5 H

4 ~% T1 m N( h4 r# Q2 F& g, P

) H q2 N; ], v' Y, X

' S7 d2 i/ [+ b& ]

海洋水文基础参数,就如同海洋的“身体语言”,读懂海洋的“身体语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环境,也为我们后续研究浮游生物多样性和微塑料污染等问题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

; P) H9 Z, ?/ X. m4 `( C

5 ?: f, c! r# j ~* y) y: N$ O

4 Y8 `- f ?7 ^0 l

; Q( }3 i9 C' D& [1 D T- A

Part 2. 浮游生物观测:

+ r4 q) M. [9 s4 k6 x- m

探索海洋的“生命奥秘”

! O4 Q9 H5 y" ?. q6 \

调查完海洋水文基础参数后,营员们随即参与了浮游生物的观测工作。通过学习,营员们纷纷进行交替实践,用绞车垂直放置采集器,细心记录放置角度,缓缓放入海底。

0 X: \5 M, F5 \, c, _/ \3 H

: W2 u; a% U V) D- i7 R3 j

- p/ G3 }7 u: u+ T3 n

3 |& L- i8 J8 E+ h* G7 \4 I

6 e L- w" U- R" N! `

- S( f2 b- ?% N/ o$ U

) N X7 w9 G8 A

当采集器从水中被拉起时,营员们兴奋地发现了虾、水母等海洋生物。

* W+ e# @" V/ {( [ a0 {! |

5 _6 ?* y- Q, p* s/ N

) T" v; e% \1 B1 P& e2 {4 G" B

! B) F& E" b& h/ G

. b3 Y; k2 ~3 N% G2 n1 y8 k

7 D5 A- m! @" V/ i) Q

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营员们将捕获的海洋生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记录,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处理。

6 |# N) R$ o; c( C2 u8 {# V

" p8 a' f. Q7 R, u) `

* t' H- T6 h0 ~, t/ |. H

4 t. x! f- a- v& O3 }

通过显微镜观察,营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浮游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

* Q1 k1 _& V" w+ B

) f' J2 k& k8 @6 A( z. @

1 z% b4 `. |' O; B/ y9 l4 u

% D9 a* e9 g6 |5 a

. c! w1 K. @. l' `

Part 3. 微塑料采样:

1 O! V4 I1 [/ m! d& t0 w" n# {

揭秘海洋的“隐形杀手”

! `1 G D, O2 ^$ G

最后一个项目是微塑料的采样工作。营员们跟随着蔡明刚教授,观摩学习了微塑料拖网的固定、下放和回收技巧。

8 D" ?! s1 b }9 m7 w8 e' c+ N

, l- n! |% Y$ Z

- Z4 @- c4 @' I; `) a, L

! ~5 S/ I3 W4 C. ^- e

, K, V+ j. P: T8 N( i9 ]

+ |4 `) E! Q( |* _6 C

在科考船的后甲板上,营员们亲眼见证了拖网从海中缓缓拉起,网中富集着各种微小的塑料碎片。通过聆听讲解,营员们深刻意识到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也在心中植入了一颗“保护海洋生态”的种子。

0 o. g+ |4 W: O( l7 M

0 n$ ?0 ^( \* n( z6 O+ K

) o8 c- `2 P2 p/ u0 f# E' h

: x; g8 J9 O5 n0 S4 @% t9 n

随着“海洋2号”逐渐驶向港口返程,一场精彩纷呈的海上科学考察之旅落下了帷幕。但对于海洋科技夏令营的全体营员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 q3 r% c+ @! A! H1 {

此次海上探索不仅让学生亲历了海洋科考的过程,更是激发了他们对海洋科学的浓厚兴趣。在科研人员的悉心指导下,营员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的海洋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拓展了知识和视野,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期待他们将保护海洋生态的责任感传递给更多的人,并带着这份探索未知的热情,继续努力学习海洋科学知识,未来能够投身真正的科研实践,为我国的海洋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G6 H0 u4 N' r B5 k* K

; Q- z: [3 I. f, C2 i4 G, l

4 A, x7 ^9 H' T# Z r

* x" j8 K/ G! F& U3 u0 v

% S5 f+ B2 K" E' J& I- `) k

0 K3 B5 U, w- n) L

; X# F+ h9 f. s7 C) n% Q# a" h

【学生感言】

9 P2 g! {( P2 x2 F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郭承晔:

' D( l9 o7 c3 T

在我的印象中,海是蓝的,是寂静的,是广阔的。但在这次夏令营之后,我才知道海不只是蓝的,它是浅滩的青,浅海的蓝,还是深海的暗;它也并不是寂静的,在海中有另一个宇宙,它是在显微镜下,浮游动植物的多彩;它的广阔,不止是空间上的,更是人类历史与生命的广阔。正因如此,未来,我们还要不断发现,不断探索。

' W" d0 z. l) J' Y! }. D1 j! g

; \, A1 a0 Y' |+ A9 N2 `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陈宇晗:

+ _# L5 K! t+ Z4 w& t

此次海洋科技夏令营,我们跟着教授们了解了地球的海洋世界,认识了底栖生物,还学习了微塑料的来源和危害。这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让我意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上了科考船,切身地和老师们学习做实验,虽然天气炎热,但当我们看到浮游动物和检测报告时,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次的体验,我们感受海洋,学习海洋,与海洋共处、共生。让我们一起保护海洋,保护自己吧!

! {$ _" U7 X5 R5 Q k, [

9 Y$ z2 L) \% a' P

厦门二中 曹舒乔:

. a, m0 p" a0 R+ ^6 C( \5 @; s1 S

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读懂了海洋里的知识。海上的亲身实践,让我感受到了海洋的美丽与脆弱,也体会到了人类对于海洋的热爱与敬畏,同时海洋的生态问题在我脑海中也更加具象化。我十分期待明年的海洋科技夏令营,希望明年我还能继续参加,再一次相约于科技中学!

( |6 A* g# @% \; E A' ^ 3 d# x5 u. h( M8 o

9 m/ {1 z0 ?9 p3 j

/ t: e* A$ L" A# X

9 L* t9 l2 ~7 E3 {

供稿:德育处

F7 `/ L9 P9 g

文字:林哲静

! Q2 ~8 J( x3 @. m; z# T0 q; |& t8 ~

图片:冯明骏、林哲静

! d* q/ ?% r/ U( ~9 y6 d9 r0 f

审稿:林明强、马传捷、汪姿妤

/ L- I, G$ V! [2 e

审核:办公室

# b3 ~% P( p8 H( }$ |8 N& E6 R- X

: r9 N! Q9 S# J0 J# e$ ?: p 4 L/ Y9 O" A6 Z1 `; p+ S( A1 v) q F, m. e/ H( H % V1 d6 f T$ t% g* y 4 D- B }7 l7 d- Z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恒商标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