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 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方法

[复制链接]
8 B4 [& ^- K5 V2 j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 J- x; N# w/ x' R' o- ]4 l/ v( U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 O( d- V" b% e' C0 i! h/ u, t

1.海洋空间资源:

5 O1 p: {6 }2 k' `( b% h4 y3 M

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娱乐场所的资源。

& ~7 P1 H5 m, r! D

2.开发背景:

# ~! G( ?0 ~* U7 \% Q! W

①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5 _# W! T, r+ C8 K" i$ Q7 M

②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 v& S1 A1 `# q* S2 Z- y

③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 T: o( o* ?) I( Z5 s, m

3.开发历程

3 R i7 \, P! m: Z

人类最初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海岸近海渔盐之利舟楫之便。

2 o8 O% @- P K

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3 Y+ ]: y( a- X, |2 N8 M; i

潮上带滩涂: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上的淤泥质沉积地带。

/ [0 Q* W6 U5 R8 p6 _" Z1 |2 t

潮间带滩涂: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即潮间带之间的泥质、砂质和岩滩等沉积地带。

! s: T9 U! u, Q9 E4 X; e+ ?

潮下带滩涂:指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浅水区泥砂质沉积地带。    

( m4 B: q+ y7 b, M" `! P7 F' F

( W# L( _* S6 E7 X

③意义: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 p: m% }4 Q* U' {/ J4 [

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 w1 _, a! `; q! d5 J: Q

环境与生态条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0 v5 y0 x7 L, X

思考1:为什么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 A% X6 l! B) q$ L/ E

①海面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海水的运动

) V( T% [5 @% z; L& l) u" H

②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7 W6 Y. A* y. j/ Q

③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4 A* K: ~) q; W6 {' V' t; z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1 A! S+ m8 r" Q6 J. u

/ f+ q0 K, }/ C4 R3 f( h

6.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及条件

7 A! i. m3 q9 r4 q0 \

①意义: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    

" h8 c4 s4 ]% Q- x, ?3 q. T

②条件:海洋工程技术逐步提高,建筑材料性能不断改善。

( o" a( g! Q; L& }3 [; r

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 S/ ~; a9 l) w9 r2 S

课本P48图2.33海洋空间资源开与利用示意

# f9 ^3 T4 ^" C \

1.按照海岸、海面、水体、海底的划分,将图中各项空间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 j$ e7 T) x M

海岸:海水淡化工厂、海洋开发中心等;

" n' }4 |7 u4 L, \+ T# y# {

海面:人工岛城、海运轮船、海上飞机场等;

- U4 Z( i0 y. N! [& {- y

水体:拖网渔船、海洋调查潜艇等;

- Q% D8 c$ S) p$ D1 G9 j! B$ n

海底:石油储存罐、海底作业基地、海底村庄等。

[3 [! u5 G1 L. g8 C J

2.这些海洋空间利用方式中,哪些属于已广泛采用的,哪些属于设想中的?

. k) ~" L' I* x8 Q7 K& M

广泛采用:海藻田、网箱养鱼、海运轮船、海底石油钻井平台、海洋调查潜艇、拖网渔船等;

8 D, O9 [# p' |, d

设想:海底村庄、海底作业基地

" y! I$ Z7 {5 G9 @6 c8 Z2 [6 d

01-拓展陆地空间,改善陆地间的通达性

0 d* r5 T0 |# _! g, `4 d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横跨珠江口,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计划采用东隧西桥的方案,2016年内主体工程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整个通道预计五年内建成。目前,连接深圳和中山两地的虎门大桥每日车流量较大,深中通道建成后,深圳与中山两地车程将由经虎门大桥的2个小时缩短到 20分钟,“深中同城”指日可待。下图示意深中通道东隧西桥方案示意图。读材料,简述深中通道建成的地理意义。

( Q- s# } y0 U) `

   

+ d T& H. t8 Y- n; m5 [

Ø缓解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 (社会)

; w1 [+ I& q& _: i

Ø缩短两地通行时间; (社会)

. Z U6 d! b' h1 \0 E0 f3 A

Ø降低两地物流和出行成本; (经济)

9 b _$ X/ [# W

Ø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交流; (经济)

3 ?! S5 Y8 S# I

Ø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

: Y' f3 N* r, g5 O

Ø推动两地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

4 W1 G4 y0 _1 \/ E# d

填海造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 L! o2 S, Z4 |9 C9 y! V

1.填海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生物失去了栖息地,因此濒临灭绝,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

- k1 E* _; m" O5 l4 j! u, v

2.填海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

. G! P. z F+ m( @2 _+ j6 |& Y

3.填海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指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 q) B$ ?, Z; z0 q2 ~ A

总之,填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 ~) ?- A+ \ x: v( a8 p! d

海洋运输特点

5 z; J: z/ W4 K6 \2 v+ A, I3 z6 k

优点:运距远、运量大、能耗低、费用低、劳动与经济效益高,

2 d. f' O" Z3 ]) Q0 m/ @6 x

缺点:但运速较慢,连续性差,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较大。

) H- X& D0 ^& G

跨海大桥

/ g5 j; u( v( l; D% o9 Q4 ^

海底隧道

8 W4 D- W- F2 Q

优点

! W3 {: _7 W7 v1 L/ H+ }

相较海底隧道,建设周期更短

8 n9 g# U3 C- T- c; V" Z8 o( a2 j% d

受气象因素影响小;可兼有其他功能,如附加电缆、输油管道等。对海上其它交通方式影响小。        

7 }9 B2 @( @9 U$ M* @# Z) o, B

缺点

: w+ N3 X- Z3 K

受气象条件、海域条件(浪涌等)的影响大;对该区航道(船只通行)、航空(飞机起降)可能有影响。

. d/ I1 n" @$ f# L$ V" r

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

) \+ C6 V( v- B5 J! D6 P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由海峡由断层下陷形成,东西两侧与中部地貌差异显著,海峡海水运动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我国从1994年开始规划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大桥,在综合琼州海峡的多种因素后,将修建海底隧道纳入远景规划。为实现自贸港的建设目标,海南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海关术语, 即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运作。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5 _) l* U8 |! F/ T

高内自由”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图示意琼州海峡地理位置。

& E% W# o+ D* C

分析我国在琼州海峡规划建设海底隧道而不选择跨海大桥的原因。

0 Z; q( D3 T( t7 ~6 |

! L2 ? n4 i3 O

Ø隧道方案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小,通行稳定性高;

1 O' T9 z9 @$ c* N8 w7 z

Ø海域条件复杂,隧道方案施,工难度较桥梁方案小;

. T" P; O6 p, l6 @6 Z

Ø琼州海峡为重要航运通道,隧道方案对航道影响更小;

' Y: e1 w4 [, U2 `( p

Ø对琼州海峡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 b4 E; s( I+ y- {- B

填海造陆的影响    

! N- C8 ~* J9 e3 |% h% h9 ^

有利影响

5 Y! g. R7 z7 B

社会——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土地资源;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压力;为军事建设提供土地,维护国家安全。

( O9 U: v/ j3 h! g& O! b4 {

经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 ]+ f$ ?, P( A7 ~

不利影响

) d; K: z% T. C8 M6 D7 v

生态——导致滨海湿地消失;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及鸟类的栖息地、繁殖与迁徙;

* |5 M2 n" n7 f, ^ h, x7 v

社会——改变海岸地形,影响船只航行。

, J+ Q- T. s7 P

03-提供危险资源储藏场所减少对陆地的威胁

, B' \" g3 }+ f" `1 v, H# C

核废料的处理,国际上通常采用海洋和陆地两种方法处理核废料。一般是先经过冷却、干式储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埋藏于建在地下的厚厚岩石层里核废料处理库中。

: x* J2 X% {: l! _; z* R' L

如今,挪威人在东北海油田附近建造了一个海底油库--坐底式油罐。美国人在波斯湾离岸100千米的海上建造了一个无底的贮油罐,日本准备建海底粮仓,美国在海上建立了液化气贮藏场,我国与芬兰在渤海湾合资建了一个大型贮木场。

/ U8 ? Y+ d$ H: Q8 m# |# m

海洋国土的概念

* B( u( {: r4 S6 k5 X8 R8 k$ k' C9 g

   

" p+ o6 }6 J+ D- H8 i3 H S

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

3 \5 d! Q' e* E* ]

包括该国管辖的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 ]9 W; c9 v# |/ e

内水:沿海国在领水内享有的主权,包括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 S0 x8 q, l$ M0 f

领海: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1 g, u: [& M# E2 g1 X5 }

毗连区: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

2 Z) k5 i8 V5 l( {( Z4 m1 f

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1 L2 V' L' d% a" J

专属经济区: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5 f# ]* h1 E+ L; P% ?; j' z

大陆架: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3 \7 ]4 a: o5 f* U8 k5 i* X; \

公海: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 x) Q6 V. Q$ ]( s- z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国家海洋权益课本P50

& e% P& V# W6 j/ H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一国在海洋国土范围内主要享有如下权益。

$ B, i! ?* K6 C7 u1 f

在毗连区,享有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的管制权;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享有对海洋环境保护和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人工设施建设的管理权。

) } b! s1 K# O7 w; ~0 [

可依法开发海洋国土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海底多金属结核等自然资源,发展矿产资源、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可依法在海洋国土范围内采取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保障;可依法在海洋国土范围内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污染防治等活动,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保护海洋环境。    

" J r. _/ Y @+ e3 i1 K+ d

此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享有在公海航行、飞越、捕鱼、科研、敷设电缆管道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的自由权利。

# b5 W# g4 N* ~# q; A* w; |) t

! p. F! s1 E7 @3 N- S) k$ z+ y. R

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 X( i5 @' c1 A' V* X

海岛:11000多个

$ X* D( c" v/ k7 H

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 F$ R2 U4 s9 y4 x; x# m- S

大陆岸线:约1.8万千米

1 W$ w! e0 `( B- Q6 M) L0 d. |

海岛岸线:约1.4万千米

8 y6 P+ {1 s% X: e/ z% {

" G6 ]+ e! U5 p7 x; A- y

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1 x: I8 {9 X) I1 k1 |

1.海水化学资源

$ e/ B( d9 t: O0 C- a1 g4 G% e

(1)特点:化学元素有80多种,大多属微量元素,浓度极低。

' M$ w8 g% g/ n- O; V3 T/ V8 z

(2)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

2 L% L( O3 [: s; V/ t" j1 q

2.海盐生产

. i0 }) r4 Y0 S0 W* n

(1)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中国。

* o; H" M3 h# g, @2 p: t! b

- j) X* h% o/ |7 g

$ ~; w6 T! L9 A! Y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盘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一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东南风。下图示意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 X' v, H: @0 L' o

①苞西盐场周边地区海水盐度较高;

1 P0 Y+ O6 k+ x5 o8 ~; ^; L

②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 Z" A3 t, y$ p) ^, o3 o5 |

③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辐射强,利于蒸发;

7 L5 y+ c' {8 x3 ~ w m; I

④该地地势平坦,滩涂面积广,提供大量的晒盐场所,利于大规模晒盐。

& |2 L% L6 N/ ]/ P- y( w9 z' C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6 Z% @- t; ~. X: K

1.分类及分布

6 L, c* q# ~/ I6 u h

滨海砂矿——滨海地区

# `. a9 W6 X1 j/ z: O

油气资源——大陆架地区

5 X3 L1 k1 m/ T3 d6 h3 M; ]: B

多金属结核——大洋洋盆

8 N; v% B, e% @' c* J" Q9 L. L

2.开发利用特点:

' A9 D9 f* i2 j

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 d& j* k0 G0 z/ I# o# D

z/ r" \. k" u' {6 y0 O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1 ~6 u7 S, t) T

1.类型:海洋渔业、少量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开发。

' h, E* F2 f! r2 I- m

2.海洋渔业

5 V5 b- D4 L1 X9 F# o2 \5 i' v

(1)分布

7 P2 k. R1 t% q, | t( A

浅海大陆架海域,特别是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的海区。

- ^. n+ S( m; W$ k

(2)形成条件:

3 {2 p* x0 n: I

①浅海大陆架,光照足,光合作用强

8 E$ c2 [: B' u0 D/ c9 j% b, B

②江河水注入带来有机质,饵类丰富

~9 @- X$ k1 q+ d% B) ~

③洋流:寒暖流交汇

* ?; Q g4 k; y: h; _+ V) y* _

(3)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D+ c! K2 I- _) W. `4 D* V2 l9 |

a.过度捕捞。    

3 u! [# R. U2 f+ a6 Z& n

b.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工填海造陆等。

( f& y; X( ?6 ?; j$ @. W; i

c. 海洋污染、海洋工程。

% s; m0 N I* C. L

(4)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_& v1 P% z0 U; ~

a.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

' W) S5 l) S# \: Y, I4 V" N

b.合理捕捞,捕养结合,由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

+ D, [/ B1 Y; M: X& Q' `2 Q7 n

这些海域、海岸线和岛屿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意义:

6 j/ }& U! c( u0 F( x6 Y! z5 e5 L

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 y/ J$ v0 e( G: z: N

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y; ^ q( B4 m1 c( K9 W

海洋利益争端与国家安全

' r7 |8 H" p! M5 Y; e3 w3 E

①影响:随着各国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范围的扩大,相关国家之间产生海洋利益争端的概率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 ? Y" d& `; }

②解决方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 D1 a" L X8 t' Q+ X. y

我国与他国的海洋争端

$ p' \4 S0 ]4 @

中越南海争端:越南南北统一后开始声索并侵占我国南海岛礁。1975年4月,越南先后占领南子岛、敦谦沙洲、鸿庥岛、景洪岛、南威岛、安波沙洲六座南沙岛礁。5月15日,越南党、军报整版刊登越南全国地图,强行把我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划入其版图,分别易名为“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 [8]。9月,黎笋正式向中国提出南沙岛礁主权要求。此后,越南先后占领我国南沙岛礁29座。    

; @& A9 C q, W0 M+ _, d

中菲南海争端:1997年,菲律宾禁止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意图强占黄岩岛,6月5日菲律宾外长发表关于黄岩岛的声明,宣称黄岩岛为菲律宾的领土。 2009 年 3 月菲律宾颁布第9522号共和国法令,以国内法加强对南海地区的声索。2012年4月,菲律宾在黄岩岛附近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引发中菲海上对峙。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所谓“南海仲裁案”。

8 _. [4 X1 V- @! B& o

我国海洋空间开发面临严峻形式:

+ ?1 I& ]" A9 [

围填海规模过大—大规模围填海导致自然岸线大幅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断逼近红线;工程建设导致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栖息环境因掩埋而丧失或被破坏,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围填海工程实施后,减弱海湾水体交换能力,降低海水质量

! D0 ~6 r7 ?/ w

海洋开发不平衡—不同用海方式之间冲突和资源退化问题愈演愈烈,近岸和近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过高,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在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薄弱的地区,部分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

}4 g w- P% x

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海洋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结构低质化、布局趋同化问题突出,造成海洋资源浪费

5 Q; W* |8 E Q- N5 g0 G

对海洋环境损害严重—近岸部分海域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部分特殊生态环境系统难以维系    

( G5 I) |. j5 L k4 |' m. Z

合理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2 x0 v7 y; B# t4 @" E/ L$ A

①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健全海洋保护区网络,对传统海洋渔场、海洋保护区等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敏感区域进行保护。

$ L6 Q7 g9 g( B! R0 D/ }) J3 O

②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海洋空间资源集中开发活动和对海洋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沿岸开发活动

% Z8 T9 L) B# ], h( L( Z

我国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如何维护海洋权益?

0 a' O- c8 Z) _+ O

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争端.

% @2 w" d% O- z* c2 v- O1 U

2、面对外国霸权主义蓄意挑起的冲突和摩擦,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1 d/ ?! e6 ?" E% b2 E

我国对钓鱼岛及周边小岛的管辖时间久远,最初开始于14世纪的70年代(明朝),当时管理海岛的方式为定期巡海。明初巡海证明钓鱼岛列岛已在明朝整体海防体系的防卫范围之中。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2021年中国海警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巡航的天数达到了332天。2022年1月15日,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年内首次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2021年2月1日,《中国海警法》正式通过,其中赋予了海警更多的权利,包括海上动武的权利,为中国公务船今后的维权执法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图是钓鱼岛位置图。    

( Q% h5 q# [1 D2 p! Y8 V, N2 ~

8 M% E" [. g6 R

1.指出钓鱼岛所处的海域位置。

; k8 } i8 s2 N8 M0 L, ?

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上。

* ?4 I$ u: p4 X

2.分析我国在钓鱼岛拥有的海洋权益。

3 b7 Z, @ G* H Z/ `& s' ~; h& E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一系列权益。

, w0 |" l4 C* c

3.分析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

4 G! ^( r9 B0 G4 b: K

对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Y; S9 A4 k- W3 v1 S y

海洋牧场——低碳渔业,向海洋索取优质蛋白质!

1 w1 Q J% N, X4 X! m

一般意义上,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通过投放建造人工鱼礁等作为栖息地,创造适宜生物种苗生活的环境,然后采用增殖放流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生物种苗放入海中,让它们直接以海洋中的天然饵料为食,从而实现增加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的目的。

4 j; Q, F$ n7 _0 Z9 P" _ I. p

海洋牧场的建设条件

6 k8 ]( y0 r3 P7 w, k& r5 B. E% m

地形:海底地形坡度平缓,水深较浅,在6米以上且不超过100米。    

. G8 N- D0 Q v/ @/ l4 z/ f" u' l

地质:海底地质稳定坚硬,海底表面具备一定的承载力。

, `3 P* a: K' n i

水文:水流平缓,水体交换通畅,淤泥质少,具有水生生物集聚、栖息、生长和繁育的环境。

& {) n g9 j3 } c- X2 O$ O8 A

水质: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水质较好。

, F4 d: P, @' B& k

海洋牧场的意义

, A( n4 |& P% C" O5 Y( |

提高某些品种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 b6 c6 }' g9 m# Y6 C3 o

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 d* {& g- a# ?& C0 C5 D

变近海养殖为远海海洋牧场,减少了海水污染并提高鱼类产品品质;

2 ^. p" A7 h d% m m8 H V. _

选择性捕捞的方式维护了海洋生物多样化,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

2 ]! N& i) }- k+ ^1 T. i7 @9 c ) e( A& n! B# Y& `) S 3 P3 \! z5 t6 ` ; @5 B- L5 i Z4 V; `* U% N& `* q( i/ U) z+ m; G& Y; w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弱水三千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