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I$ P8 V# o# ^* L 6月28日,2024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2024年粤港澳海洋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科协、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主题为“聚焦高端绿色,加速蓝色崛起”。
% L* W2 [, I4 e0 W8 H 论坛海洋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污染成为本次论坛关注的热点。自从2004年,《科学》首次提到微塑料概念(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其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全球环境问题。 % {3 e2 _ z3 s# |/ q
* H+ ]5 C$ |/ w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永平在《微塑料从陆地到深海的迁移与归趋》主旨报告中提到,河流输入是微塑料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据“陆地塑料垃圾向海洋传输预测模型”显示,以人口密度和径流量为主要预测因子估算,微塑料的河流入海通量约为每年6600吨。塑料从河流进入海洋后可在海水表面漂浮约2.4年。经估算,约21万吨微塑料沉积在北冰洋的沉积物中,而且以每年约3%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
$ @3 G& @ G! F5 X) f) w* f, S- M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向荣介绍,环境中微纳塑料(指微米级塑料和纳米级塑料)广泛存在对各级生物体造成潜在生态风险。伴随食物网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微塑料传递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目前已经发现有1277种海洋生物存在摄食微纳塑料行为。
% T7 C% ?/ l* s3 z! h- C/ n 徐向荣说,微塑料等有毒物质会通过“吸收-分布累积-代谢-排泄”过程对生物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描述微纳塑料的多维环境特征,如何结合暴露途径和毒效关系开展微纳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是未来科学研究的新挑战。
; q( G' i1 E, S 论坛分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分别就“海洋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溯源和治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一体化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海洋监测与海洋应急”等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就推进粤港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作主旨报告、学术交流。 4 Z" [: U( \- F1 ~6 ~& }
南方+记者 钟哲 ; q/ v4 {, ^9 m/ }5 y5 ]9 u9 ^2 }
通讯员 科记协 4 C' ^2 F; `5 C) A6 J4 X- }9 K( ?
【作者】 钟哲
1 j3 ~/ o3 y( c$ _" [ 广东科技头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E) Z0 }3 m6 G7 K( J8 B) O% s+ I
. ~: f5 ]0 L$ }! Q8 i! w 责任编辑: 2 i, f) m: p' P( L R& V
5 b+ \& P" M5 Y# Z9 I
' K, Y- ?, r' P6 y5 W
- U$ _0 V2 s6 p/ X6 c u& ~( O3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