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许国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 T$ @' a- d. V( u5 p: m: b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许国栋# z; M9 p! ]6 O* o1 f: d% i0 e

2023年7月17~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谋划推进海洋减灾与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保护修复作出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大会精神,统一思想整装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正在形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治理不断深化,陆海一体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完成,陆源入海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海水养殖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成效,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得到提升,局部海域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当前,资源压力较大、环境容量不足、生态系统脆弱的国情没有改变,环保历史欠账尚未还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基于自然属性,海洋可视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生态问题显现往往具有滞后性。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是永续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也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道路上,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强化目标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关注域外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摸清海洋生态家底,守住生态安全边界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要守住这片美丽富饶的蓝色生态宝库,摸清生态家底是根本前提和首要任务。2021年,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总体方案(2021-2025年)》,积极构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同步推进海洋生态分类分区,识别近海生态类型、分布和基本特征,构建近岸海域生态图。2023年,建立生态海岸带评价指标体系,组织沿海各省(区、市)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2022年~2023年,组织完成全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编制印发6项蓝碳系列技术规程,推进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下一步,要以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掌握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掌握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掌握清楚”为目标,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和任务落地见效,为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守住海洋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扎实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监测,到2025年建立10类典型生态系统生态基线,基本摸清海岸带生态家底,聚焦突出生态受损问题,研发生态预警指标与方法,制作发布预警产品。二是大力提升海洋生态状况综合评价能力,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公报(信息),优化生态海岸带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强化海洋生态灾害和全球性海洋生态问题应对,推进浒苔绿潮灾害防控,加强局地性生物暴发预警监测,优化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布局。四是深耕海洋碳汇监测,加快推进全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和碳汇计量监测,掌握现状和分布格局,稳固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科学论证保护修复最优解,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自我调节恢复能力,通过减少人为干扰,降低污染损害,基于自然的恢复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保护和顺应自然,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一方面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采用人工修复手段解决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问题。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研究掌握海洋生态系统自身发展演化规律。按照分类分区,制定保护修复规划,综合运用自然和人工的两种手段因时因地制宜施策。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各沿海省(区、市)也出台了各自的保护修复规划,为各地海洋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指引。二是推动保护修复的技术创新。2023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发布滨海盐沼、海草床、牡蛎礁、砂质海岸等4类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生态减灾修复手册,为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高人工修复的效率和效果开展研究,降低修复成本,塑造科技引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三是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一方面借助市场的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另一方面加强对公众宣传,逐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守护好广阔而美丽的蓝色家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风险加剧,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珊瑚礁、牡蛎礁等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天然的“海洋卫士”,具有消浪弱流、促淤保滩的减灾功能。在应对自然灾害挑战过程中,除采用传统海岸硬质防护工程措施外,通过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海岸带生态系统,发挥生态系统的减灾功能,能够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和有韧性的发展,这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023年9月,在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上,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了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向世界分享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基于生态系统的减轻灾害风险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期许共同推动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接下来,海洋减灾中心将在案例编辑发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的实践,开展生态系统减灾功能效果评估研究,持续分享实践成果,推广中国经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海洋减灾中心将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大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大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两统一”核心职责,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洋减灾、生态预警监测和保护修复等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公众享受碧海蓝天、优美生态海岸带,谱写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作者系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 n5 z+ f5 [/ c4 p H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赵宁实习编辑:赖文秀新媒体编辑:陈平 5 Y" |5 d* U5 l3 H! }9 M* C& t" r- Y9 G7 \ ' W5 s. N$ l# { 0 X2 p6 P7 N5 X+ G/ l/ Z4 i# c" j" S' K) n; R( Y8 p- J& t3 e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文星雨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