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海洋科学领域存在的海洋调查各自为政、调查资源条块分割、测量数据质量低下和海洋环境资料互不共享等问题亟需给予必要的关注。尤其是低劣的深海大洋环境资料,若被盲目地放进长时间序列海洋数据库中,用于分析、研究物理海洋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或者直接用于海洋和天气/气候科学领域的业务化预测预报中,终将酿成大错。这样的海洋调查资料,一旦开放共享,或许还会贻害无穷。亟须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 E D$ Q- q. o$ i2 f: y& D
: }# N+ Q a I作为一名长期处于海洋调查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虽知晓上述问题的严重性,也曾通过各种场合和途径呼吁、呐喊,但终因身处科技界的中下层,势单力薄,始终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应有重视。为此,呼吁参与深海大洋调查的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们,首先能从自我做起,利用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具有的科学素养,不管海洋环境多么恶劣、海上调查工作多么艰苦,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风险,但依然要做到不离不弃,并坚持以获取高质量的海洋环境资料为职责、与涉海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业务化应用的科研、业务团队共享调查成果为义务,以及能够促进我国海洋和天气/气候预测预报水平及其应对/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为使命,以唤起全社会对海洋领域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 ~# w( f& K: z( i
( o) i6 o" o( l: H
众所周知,地球科学几乎所有重大进展都与观测密切相关。海洋科学研究更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长期观测及其数据的积累;况且,海洋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海洋和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广阔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上大范围、准同步和深层次调查资料的匮乏,一直是制约该学科发展的瓶颈。所以,让广大科技人员能长期、轻而易举地与国外科学家同步获得广阔海洋上高质量的海洋环境资料,有能力参与涉及区域、全球尺度的海洋和气候问题研究的愿望,也就成了一代海洋人的毕生追求和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海洋调查使用的海洋观测技术(如颠倒采水器和颠倒温度表等)还都是机械式的,即使后来用上了电子感应式的(如电子测温仪、抛弃式温深计和温盐深测量仪等),但这些早期的海洋仪器设备都需要借助船只(如海洋调查船、商船和各种运输船,甚至渔船等)才能进行观测,费时、费力。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人可以借助卫星遥感技术来反演广阔洋面上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洋流,以及利用抛弃式自动剖面浮标测量海面以下的海水温、盐度和海流等,并利用卫星定位、传输观测数据,再不用非得乘船出海,可以足不出户获取远在千里之外,甚至南、北极深海大洋上的海洋环境要素资料(不仅仅是常规的海水温、盐、深度,还有溶解氧、pH、叶绿素、营养盐等生物地球化学等环境要素),被称为“海洋观测技术的一场革命”。 然而,在我国海洋领域,尽管以“蛟龙”号为代表的深海探测装备、“海斗号”为代表的无人潜航器、“海翼”号为代表的水下滑翔机和“海马2000型”为代表的自动剖面浮标等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已经开始跻身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前列,值得引以自豪!但与其他科技领域一样,许多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还只是建立在国外创新开发的基础上,大多数技术仍属于跟跑,只有小部分开始进入并跑,领跑技术还未见端倪。
" S0 u0 N; @ }! x/ k B
6 k9 a5 O1 o9 x3 d! k况且,一些新颖的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大都还处于研制阶段,有的还仅仅是实验样机,离实际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以电子传感器为例,它是各种移动海洋观测平台(如自动剖面浮标、水下滑翔机等)、锚碇海洋观测平台(如海面浮标、潜标),以及海洋观测网(阵)和海底观测网等的共同“核心技术”,在海洋监测、观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测量并提供各种海洋环境要素(目前已经从温度、电导率/盐度和压力/深度等基本物理海洋学要素,扩展到包括生物地球化学等10多个海洋环境要素)的原始数据,不仅用于海洋科学研究,还是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渔业等资源开发领域应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数据源,而且在天气/气候等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其业务化预测预报中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就是用途如此广泛、重要的电子传感器,特别是针对深海大洋观测的物理海洋传感器,以及各种新颖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传感器,在我国还是百分之百依靠国外进口。纵然,利用国外先进海洋仪器设备支撑起来的海洋调查活动、建立的海洋观测网,如果缺少了一项普通技术(即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同样会使得调查结果(由电子传感器所测量的数据)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一堆“数字垃圾”。这并非骇人听闻,也不只出现于海洋领域,其他一些环境监测和观测领域同样存在。 长期以来,人们深恶痛绝的“伪造”数据现象,还仅仅是少数人的不法行为;而由先进仪器设备测量的“数据”,看似高精度,但若忽视了对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校正、验证、实证),其观测数据同样不可靠,更不可直接使用,但我们却稀里糊涂地用了,而且一直在这样用。这项看似普通的技术,在一些环境监测和观测领域,却几乎被人们所遗忘,重视的往往只是监测、观测执行的过程,而非针对观测结果---数据。其实,在环境监测、观测领域,数据质量控制是除了电子传感器(核心技术)和运/搭载平台(关键技术)以外的又一项“重要技术”。倘若这项技术得不到重视和应用,再高精度、分辨率的电子传感器,再先进的运/搭载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新颖仪器设备,其提供的测量结果,也只能是一堆真假难辨的数据;且由于其隐蔽性强,观测时序长,覆盖范围广,数据量巨大,无疑会产生比“伪造”数据更严重的危害。 为此,人们在关注环境监测、观测领域“核心技术”的同时,希望也能对必不可缺的普通技术---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给予必要的重视。因为在海洋领域利用电子传感器直接测量的海水环境要素数据,几乎都是不可重复(或者追溯)的,如测量海水温度、电导率/盐度等物理特性和溶解氧、pH、叶绿素、营养盐等生物化学特性的传感器,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即使在同一个区域、同一个点上,只要测量时间不同,获得的数据始终会在不断变化中。不像人们收集的如生物标本、海水和海底岩芯等样品,可以进行重复测量。 因此,要求传感器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利用多种海洋观测平台组网观测,还要求传感器性能的一致性好,既能抗老化、干扰,又能防腐蚀、附着等,若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超过规定的测量误差或者准确度要求),其观测数据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给出错误的结果,导致无法使用。所以,采用电子传感器观测海洋环境,更需重视对其测量数据的比较验证及其质量控制。没有经过验证的传感器测量数据,其可信度就应该值得怀疑。它们也许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更多的可能带有较大的测量误差,需要通过数据质量控制,方可放心使用。
8 o1 p1 @2 x5 t5 i; w J; Y( C9 A1 t7 \
虽说,我国海洋调查已经采取了“全程”质量监督措施,但如果对用于海洋调查的观测仪器设备(如船载CTD仪和自动剖面浮标及其所携带的温度、电导率和压力等测量常规物理海洋环境要素的电子传感器等)的准入,以及观测资料的质量都没有严格把关,那么,再完美的质量监督也只能是画蛇添足。先进调查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即使有了高端、先进的仪器设备,离开了掌握它们技术性能、并能准确操作使用它们的技术支撑人员,同样出不了“合格”的产品(数据)。为此,我们发出倡议:为了尽可能确保各类海洋调查活动所获取的海洋环境资料不仅是可靠、可信的,而且更是“精准”的,需要广大涉海科技人员,特别是承担海洋调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或首席科学家,弘扬科学精神,加强自律意识,并做到: 一是严格按照《海洋调查规范》的国标要求,使用、操作海洋观测仪器设备,重视日常维护保养和航次前后送检、标定等。航次期间务必在代表性测站和层次上利用颠倒温度计和实验室盐度计进行比测;至于双探头船载CTD仪的使用,只是力求每个CTD测站能顺利获取测量数据,但无法保障航次期间观测数据的质量; 二是严格把好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包括电子传感器)采购关,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仪器设备,均需经过认证或者得到国内外公认,方可在常规海洋调查中使用。对于来自深海大洋的CTD传感器观测资料,除了统一执行《海洋观测资料格式》和《海洋环境资料实时和延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外,更应严格按照《海洋调查规范》规定的温、盐度和压力测量准确度标准,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海洋环境资料;
9 E5 n9 v" ~& C1 m三是主动响应并践行物理海洋环境数据开放共享,支持建立高质量物理海洋环境背景数据集(库);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调查计划,学习和掌握多平台联合组网观测及其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等。 诚然,在现今社会环境和科技体制下,仅靠科技人员的自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涉海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铺路搭桥,积极主动地为海洋调查研究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科研工作环境;并能高度重视深海大洋调查中暴露的问题,特别是一线调查技术人员的生存困境,展开重点调查研究,尽早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亟需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并以科考船为单位的专门调查技术队伍,把“保证海洋观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引自《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作为项目结题验收和宣传报道海洋调查成果的先决、必要条件,在海洋科学领域重树人人关心、重视海洋观测资料质量的良好风气,以促进我国海洋调查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0 r! Q2 d* B) ^' A3 u: O
" @& i( L- X* c9 a"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