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 @* Y+ X6 N% s+ I, }) T3 k
7月20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第二次黑潮及周边海域国际合作研究”(CSK-2,联合国计划编号UN24)第二次国际指导委员会会议正式召开,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吴宝兰应邀作为两位青年科学家代表之一参加会议。 ; v3 E7 p% l N
# ]% d' G$ U* N+ w% J , E7 y6 t; l' u9 |, W
记者了解,本次会议围绕着CSK-2的科学计划、数据管理、科学项目启动和下一步工作规划等展开讨论,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16位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2位特邀青年科学家代表(中国、日本各一位)参会。
3 q2 S9 `& Z1 h) ?7 T& f( J l% G! h. j 会议期间,吴宝兰针对科学计划和未来工作提出两方面建设性意见。她建议应当加强科普和大众教育,以体现“海洋十年”所倡议的大众参与;另外,在探讨黑潮变化机制的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局地强迫和“遥相关”过程的共同作用。同时,吴宝兰还建议数据管理的提交时间按照联合国海委会和国际计划项目通行办法进行。
; @) \5 M- n' Y* H# d; h) E7 S9 J% W 据悉,上述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同,并将基于此进一步完善相关文件。
8 z0 k6 u f3 n' I8 q
$ s% G5 z, ]9 p) | 黑潮是北太平洋最强的西边界流,对西太平洋的环境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黑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影响,以及其生态系统的变化一直为地区各国所关注。CSK-2计划以黑潮及其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搭建一个多国家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框架,推动多学科发展和跨学科交叉融合,深入了解黑潮系统及其环境和社会经济价值,不仅能促进该领域海洋科学研究,还能形成有效解决方案,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 u( c: I- x7 @* h$ k$ F/ V$ s( w 该计划重点研究黑潮及对全球和区域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进而改善区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并通过深入了解黑潮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关系,促进黑潮及周边海域地区的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 |: _+ h' e: i- Z 吴宝兰被特邀参会,体现了我国青年科学家深度参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年轻科学家参与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海洋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 E s; L4 w; W0 { 【撰文】余妍玲 0 K# M* f* `0 u/ B. {& L9 P- z
【作者】 柳时强
, S, @9 D9 |) j9 _' r3 J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6 f! l- z! Z; { K9 B6 _2 e7 Q+ S
1 n" C% N& I. j8 L
, S# g0 c+ d; F2 B4 n* T
4 J o+ }+ m0 L# e/ c: z
" a$ c; q% @% ?9 j$ ~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