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 a. x# @* Y+ \- O* F# m
贵阳日报 , G/ _: G8 B9 t0 v" ], v
本报讯 6月16日早晨9点半,雨过天晴,在南团桥下游70米处,贵阳市水文水资源局贵阳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 # |2 Z0 \ Z) L% E! M
“这是多普勒声学流速仪,专门用于测量水位、水流。”工作人员赵权一边说,一边摇动着设备机箱上的滑轮轴,随着他的操作,三片塑料浮板搭载着测量仪器缓缓沿着绳索移动到河对岸。
9 I4 C& a, [! v2 H. |3 k: c" z “移动过程中,设备与远程系统实时通联,传输测量数据。”赵权说,贵阳市今年3月底进入汛期以来,水文站根据水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测量频次,扎实做好精确采集数据工作,“一次测量,设备要横穿河面两个来回,大约要用12分钟左右。”
3 G* u6 C8 t1 }' T3 M# y3 A0 U 在多普勒声学流速仪旁边,一个形似电线杆的设备,从高处“俯视”着南明河,设备顶端一个小喇叭造型的装置,也是测量水位的仪器。与两个设备隔河相望的,还有另一个设备“自动水位计”。 / B6 o O# E4 A
“三个设备采用不同的技术,依据不同的测量原理,为精确测量收集水位、降雨量、流速等数据,相互校正,相互补充,目的就是为了使水文资源收集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为水文准确测报预警打下基础。”采访中,贵阳水文水资源局局长冯西平说。 ( I* s$ C5 A# Z$ ?3 j3 h
冯西平介绍,今年贵阳市入汛早,进入汛期以来,贵阳水文站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提前部署,核查水文站点、雨量站点、中小河流站点、墒情站点、大江大河站点等仪器设备运行、数据信息反馈情况等,保证各项水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防汛抗旱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全面强化信息日报制度,与气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动,加密会商联系,提升预报预警能力,为安全度汛打牢基础。
9 g( X$ n& d9 U( _9 m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游红)
7 ]$ _9 ?: ~- l. m7 [) d
$ S$ b! F3 H- ?2 m1 p0 L/ a% J+ J' _. W
, F0 P9 w9 v: Q
" Y4 W/ C7 \" {; \" `&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