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l O4 u* D; q1 {
! `8 T" c. `5 k. R' U$ o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B) V( G# f6 F3 v
自然资源部新闻发言人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的重要职责,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 Z( }1 v& p r" \
自然资源部初步建成了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逐步掌握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生态现状与演变趋势,识别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推动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高水平保护。
2 S9 _7 r+ D* I5 k8 k6 H% X$ L 上述发言人介绍,我国海洋观测监测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了集海洋站、雷达、浮标、船舶、无人机、卫星于一体的综合观测监测系统。 + R D& d# J4 b- I) g
“监测任务涵盖海洋水文气象、化学、生物等众多要素,监测区域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重点关注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以及生态灾害高风险区”。 0 J" I1 L4 \6 {% Z
据悉,自然资源部每年组织针对15条近海海洋标准断面、1614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
' b7 @: x# i6 i7 d% r “十四五”期间,分步推进全国珊瑚礁、滨海盐沼、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13处珊瑚礁、53处滨海盐沼、22处海草床、6处牡蛎礁、15处海藻场、47处河口、21处海湾、16处泥质海岸、24处砂质海岸的生态现状调查,并对重点分布区开展业务化监测。同时,对划定的34个赤潮高风险区进行重点跟踪,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海岸侵蚀等生态问题实施预警监测。
0 i# N) S) a0 }6 C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继续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预警监测能力水平,及时发布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警报和公报,切实将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制度落到实处”。 9 ~4 p# y7 r8 _
U; U$ r u" T# q3 }! k% U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 s4 {- A. O$ X5 K0 L! G; d: W
编辑/赵红信 z% h+ N- t' W1 p
# T1 T# `9 G; s9 v" ^
5 O- a; U' J4 J" F
6 G. L* }( k, E8 y: ]% K4 P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