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最】南海有孔虫见证四十万年沧桑

[复制链接]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南海第三次大洋钻探,正在北纬18°、东经115°的南海北部海域顺利进行。“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从3700多米深的南海海底,钻取的沉积样品到底是什么年代沉积的?美丽的有孔虫有自己的“发言权”。. Y% u. k: r. a8 S% m
  2月16日,科学家在“决心”号钻取的第3管沉积样品中,发现了几只粉红色的“红拟抱球虫”。这种在教科书中作为定年标志的有孔虫,生活在地球上年代约为12万年~ 40万年前。因此可以判断,“决心”号钻取的第3管南海沉积样品,是在这段时间内沉积的。7 c! O! i: _. a  m3 ^
  在“决心”号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向荣和来自北京大学的黄宝琦、日本岛根大学的古泽明辉一起,24小时轮流值班。每当一管新的沉积样品钻出来,他们就在钻头处取样,用63微米的筛子,将黏土和粉砂过滤掉。在筛子里剩下的样品中,就可以找到许多有孔虫化石。5 I0 y2 }1 F, g* \! m" l: [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原生动物,有孔虫是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见证者”。研究现今海洋中的有孔虫种类及数量、分布,总结其与所处环境因子的关系,科学家就可以推测出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有孔虫是古今海洋环境对比的优越“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地层学、古海洋学等诸多科研领域,被誉为“大海里的小巨人”。
1 {% |  p6 i4 w9 b8 U6 s  t  尽管肉眼看上去有孔虫小如针尖,但它却不属于微生物,而是不折不扣的动物,属于原生动物界粒网虫门有孔虫纲。它的壳上有一个或多个开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显微镜下的有孔虫化石依然散发出白色珍珠般的温润光泽。它们有的像圆圆的乒乓球,仔细看皮肤却呈网格状;有的像含苞欲放的棉花球,白色的花瓣清晰可见;还有的像扇形贝壳,中间包裹着一个小孔。玲珑剔透,仿佛一张张迎面而来的笑脸。
' C% k, Z' G+ g  有孔虫的壳体不仅承载了“海洋历史信息”,而且造型变化多端、精美绝伦,几乎可与鹦鹉螺媲美,堪称“大自然的艺术杰作”。国外科学家曾通过计算指出:有些有孔虫是依照“黄金比例”增长其房室的,其精致的内部旋向构造,完全符合“黄金比例”定律。
' C' [; [+ \0 p* y- b  有孔虫之美也深深吸引了我国科学家。从事有孔虫研究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郑守仪院士,不仅开创和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荣获世界有孔虫研究最高奖——“库什曼奖”,还手工绘制了1万多幅有孔虫图,亲手雕琢了数百个有孔虫的放大原模,研制开发了有孔虫雕塑、科研教具、科普展品和旅游纪念品。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梓云8982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