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成海洋地震监测网! - 海洋地震监测网络

[复制链接]
% ]0 a5 m8 B4 F1 l6 t

两年半前,盐城大丰海域发生5.0级地震,不仅造成附近陆地大范围有感,还使海上运行的工程设施受到影响。这次地震再一次反映了海洋地震监测的重要性,但海洋地震监测一直是地震监测工作的一大难题,江苏省地震局的工程师们从这次海洋地震中寻求解决难题的“突破口”,探索海上风电平台地震监测新模式,建成了江苏海洋地震监测网。

$ r$ b8 @" O$ N" C6 y

2 |! M2 z1 Z8 L$ }

△布设地震监测仪器的风电平台

2 J$ C- A8 H9 L. d% q% a1 N5 U" Y* a

近海海域地震不容忽视

- }8 M! O8 u ?0 A& g

江苏海岸线全长954公里,海域面积广阔。然而,相距盐城海岸线20至30公里的海底,发育有北向西的苏北-滨海断裂,长达270公里,占江苏海岸线的近三分之一。

+ `( v2 O) K& _5 P8 y

江苏近海海域地震不容忽视,有记载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黄海南部于1984年、1996年分别发生6.2级和6.1级地震,对江苏及周边地区造成较大影响。

2 H' W0 t ]9 B7 B# t

8 s* I4 A" Z' [& v, i9 z; t

△江苏测震(预警)台网中心

- F9 v4 p2 }9 {5 a' N4 G5 J/ p* n

近海海域地震不仅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一定灾害,还会对海上重大工程造成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加强海洋地震监测、减轻海域地震灾害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长期以来,受经费投入、观测条件、后期运维等因素制约,海洋地震监测一直是地震监测工作的一大难题。

1 \7 d% c, I9 p* i

2021年11月17日盐城大丰海域5.0级地震发生后,江苏省地震局的工程师们把目光瞄向了海上风电平台。

4 n4 @1 K0 R) `8 k9 F

/ W0 v9 B. Q6 \1 H

△地震监测速报技术系统(含海岛台和海上风电平台站)

b) f, i' b2 q* |! ]- \

在海上设立“前沿观察哨”

/ o r- b- `4 r

“江苏海域岛礁数量较少,建立海上观测站点特别不容易。”江苏地震台台长、研究员郑江蓉介绍,海上风电平台就相当于基岩,让监测设备在海上有了支撑点,同时风电平台还解决了制约海洋地震监测“供电、通信、运维”的三大难题。

: S8 g) |7 O: [8 M1 V' L

在海洋风电企业支持下,工程师们选取了距离大丰海岸线45公里的海上风电场,对观测环境、通信网络、电力供给以及运维保障等情况进行了勘察,并在风电平台和风力基桩上分别安装了地震仪和强震仪,获取了连续观测数据,进行了背景噪声、监测能力等计算分析。

; E+ Q8 }1 a3 I8 h7 N! ^0 p6 \# R

" X$ }7 t) s5 x$ r

△射阳海域3.8级地震波形

. f* l* X9 Y7 H

2022年11月14日,盐城射阳海域发生3.8级地震,被相距105公里的架设在海上风电平台的地震仪清晰地记录到,这使得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地震监测的可行性得到了实际印证。

! \1 B$ [5 A$ c; Z1 x' [' E

* o7 C+ L9 |) [" D

△在海上风电平台安装调试监测仪器设备

% b) M% E9 p' k3 T. p9 U$ e; K: C

江苏地震监测台网“破浪前行”

6 H) L- E" u/ a! v2 ]

经过一个多月的数据分析、报告编制、研讨论证,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建设江苏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并得到专家高度肯定,称江苏省地震局“开创了海洋地震监测的新模式”,这种全新的观测模式也被纳入中国地震局的海洋地震观测有关规划。

7 k4 L$ \, X* |! I

2022年12月底,江苏省地震局的技术骨干们迎着呼啸的寒风和严峻的疫情,奔赴海上风电平台,架设安装地震监测仪器,建起了江苏近海海域第一个海上风电平台地震观测站点。

* t0 S/ {' F ?5 U

7 S" V8 Q9 n6 A2 d+ R! _

△地震监测仪器设备

3 ?/ v: Q1 H1 E3 W. W* {

在相关风电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地震局已经建成7个海上风电平台观测站点,大幅增强了海洋地震监测能力,尤其是增强了射阳海域和大丰海域的地震监测能力,江苏地震台高级工程师王恒知表示,这一区域地震发生频率较高,所以要加密地震监测站点建设,“台网越密,地震监测的精确度就越高。”

' M2 S. T7 N& ?5 X' M! u9 Z

目前与原有的3个海岛观测站点一起,江苏已经建成包含10个观测站点、16套地震设备的海洋地震监测网,组网成功后,江苏省海洋地震监测台网孔径向海域扩展到70公里,海域地震定位精度由四类提升至二类,实现了江苏省海洋地震监测站网的业务化运行。

+ _$ t& S: x1 n' g/ ?' R

3 Q# b! G' U. K7 H( X$ M \$ g

△江苏海洋地震监测台网分布示意图

. O1 E" r3 d' p* P1 U, x

未来将建成综合观测系统

$ m4 ~: {$ ^" d; \8 ^

江苏海洋地震监测网奠定了海洋地震安全保障的服务基础,未来江苏省地震局将构建“陆海”一体的地震预警系统,提供域内和远场大震预警服务,保障海上工程设施安全生产运行。将在盐城大丰海域70km处的海上风电平台附近海底,建设2个涵盖测震、形变、地磁等多种观测手段的海底地震综合观测站,同时沿苏北-滨海断裂建设3套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振动监测传感系统,形成光纤地震观测台阵。江苏海洋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建成后,将实现海域地震的高精度定位,进一步提升江苏海域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为江苏海域地质构造环境探查、地震孕育过程和灾害预警等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0 R; t( F6 u; `& Y+ W2 p$ f9 P f C

. O, s# Q1 p% l7 F% F& V

△江苏地震监测台站分布图

3 C9 R, W% I+ R9 B3 V. f

在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方面,江苏省地震局成立海洋地震监测与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服务创新团队,联合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东南大学开展海上风电重大工程地震预警及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科研攻关,研究开发海上风电工程健康监测以及复杂海洋环境下地震预警系统产品。同时创新团队还积极与高校和有关单位合作,开展海洋噪声分析、监测信息提取、工程结构响应等技术研究,为海洋站网建设、地震监测预警、安全监测评估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 O* j6 {! s7 {5 J + p+ E1 b T1 {+ O+ w& C1 V

责任编辑:

: b x$ F2 r3 j$ }; A8 u. V- A" a3 } ; \! @% v. h+ @( m , I" y% m3 y$ m, }7 t T- i4 d/ r!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培林志远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