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s4 L9 }! C! i# v' |. W/ l 中新社广州6月8日电 (王华 徐鸿琳)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该市组织完成多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7.3公里,并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海洋城市生态根基。 4 K9 Z S. b8 F$ {" ~5 A; L
目前全球海洋拥有已知物种约25万种,产生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气,为近30亿人提供食物、工作和收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通过海洋打开持续千年、链接全球的商贸通衢,如今探索在城市发展与海洋生态间取得平衡、建立多方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打造现代海洋城市的重要根基。 2 s% E* s3 M/ I/ F3 G0 `( o
广州地处珠江水系的入海口,具有河海双重属性,为典型的咸淡水混合区。该市的化龙、南沙湾、万顷沙河口等地,分布有红树林等重要生物群落,是严格保护的滨海生态底线。
: d2 e3 l+ |# Z2 x* } 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2020年以来,广州完成了南沙湿地海岸线生态修复、沙螺湾村红树林抚育性修复、虎门大桥北侧重点海湾整治、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和大角山海滨公园生态海堤改造及提升等海洋生态修复等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7.3公里,营造修复红树林面积超过80公顷,新增涉海自然保护地1处,自然岸线保有长度由7公里增至12.53公里,为大湾区海洋生态修复提供良好示范。 $ s- l( m4 P" j5 Z5 E$ H. D
以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从此前的杂草丛生、堆满了建筑垃圾和海漂垃圾,而今已成为风光旖旎、鱼鸟觅食的“黄金海岸带”。
9 O: c4 D6 J4 {: l9 N4 o+ T; b5 k" [ 据悉,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积极谋划新一轮的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将持续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和岸线生态减灾功能。
* W! N+ ~" u0 a7 Q# G; A- e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天基、海基、岸基海洋立体综合观测网。来自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广州在重点海域布设37个自动观测站,包括17个海况视频站、9个咸潮观测站、5个浮标站、6个岸基站,可实现对广州海域内海流、潮位、波浪和气象、生态等多种观测要素的全天候自动观测;海洋预警报服务实现重点群体全覆盖;全面完成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并形成实用化的区划成果,不断提升沿海区域风暴潮灾害防御能力。(完)
& |! P2 ~0 @, t' H* ]! _7 A% q 来源:中国新闻网 4 j/ E9 P* ~( Z5 H$ R. n4 m# K7 x
% ^9 S2 P* j; p: {& p* f" R0 h7 P9 Y0 ?4 r. g6 e;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