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微塑料污染比海洋严重数十倍,生物行为已证实被改变 - 海洋微塑料危害生态系统

[复制链接]
- e K0 ^! s! T, [. K

6 G/ K$ {9 ?- z: r' l# e

, ]8 M% c; E+ m) e, ]) x

全世界海洋中游荡着数百万吨的塑料,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最新报告显示,塑料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动植物造成的威胁可能比它对海洋的影响还要更加严重。

8 u3 `- C& y+ @4 E

每天,人们丢掉的塑料垃圾中,只有极少部分被回收或在垃圾发电设备中焚烧发电。多数塑料垃圾都会去往垃圾填埋场,在那里花上长达1000年的时间分解,并在分解时释放潜在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和水源中。

( `4 p% K1 R1 z4 `" \5 v' |' ~1 u; P

近日,德国研究人员发布报告称,土壤、沉积物和淡水中的微塑料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陆地微塑料污染比海洋微塑料污染严重得多。据估计,不同环境下,陆地微塑料污染水平是海洋的4~23倍。

- }2 n, b' u5 @# _) g! K

左:人工草皮足球场,地面用轮胎橡胶进行缓冲

. I5 J0 Y3 G5 H/ N8 _; S

右:人们在挪威克里斯蒂安桑市一条小溪附近发现微塑料,正是来自该足球场被雨水冲走的微塑料

图 | Soleincitta) W1 R& v2 V) i* e- U & W- ?' Y$ S8 U. o7 t0 w

研究人员总结道,虽然目前针对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多,但是目前得到的研究结果都令人担忧:当前,塑料碎片散布于世界各地,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 F" n: J5 S) H. c! T

根据研究估算,约有三分之一的塑料垃圾最终进入土壤或淡水,其中大部分分解为小于五毫米的微塑料颗粒,并进一步分解为纳米颗粒(小于0.1微米的颗粒)。问题在于,这些颗粒正进入食物链。

7 m2 l5 U8 n' w

微塑料是如何进入水中的?

; q$ U$ J) h/ w, c: v, k

据估计,2019年,全球海洋中存在150万万亿个微纤维。微塑料进入水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人们的衣物。微小的丙烯酸、尼龙、氨纶和聚酯纤维会在人们洗衣服时脱落,流向废水处理厂,或被排放至露天环境中。

& f) N( [/ g! S* P; v3 ^

《水世界》2016年引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台洗衣机在使用寿命期限内会将超过70万个微小塑料纤维冲进环境。人们尚未针对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的衣物手洗情况进行研究,但是手洗衣服有可能也会产生类似的重要影响。

7 ?4 ~6 g1 N- E7 Z

也是在2016年,服装公司潘塔格尼亚委托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另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单单清洗一件夹克,就释出了平均1.7克的微纤维。

9 b/ v: b8 Y0 \: r7 ]6 o3 o$ _

污水携带微塑料进入土壤

0 q) h8 K1 F) w& U L2 ?5 F

污水是研究微塑料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称,污水中80%~90%的塑料颗粒(如来自服装纤维的塑料颗粒)会一直存在于淤泥中。由于人们通常将污水淤泥当作化肥用于田地,这意味着我们的土壤中每年会新增数千吨的微塑料。报告称微塑料甚至出现在了自来水中。

1 _& G" F, Z5 ^8 j( C

此外,微小的塑料碎片表面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成为环境中的疾病介体。微塑料还会与土壤动物相互作用,影响土壤动物健康和土壤功能。《科学日报》上一篇介绍该项报告的文章说:“以蚯蚓为例,土壤中出现微塑料时,蚯蚓会以新的方式打洞。这既影响蚯蚓的健康,也改变了土壤的状况。”

/ ]8 k: n! q" b3 q- V

微塑料污染导致地下生物数量减少

- ?8 d7 V5 X' Q5 O/ S$ d

2020年,研究人员在《皇家学会议事录》上发表了首项关于微塑料如何影响土壤动物的研究。该论文指出,陆地微塑料污染导致包括螨虫、幼虫和其他保持土壤肥力的小型生物在内的地下生活物种数量减少。

# n$ H1 Z5 }# y$ S

氯化塑料会向周围的土壤释放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渗入地下水或附近水源,也会进入生态系统,对饮用该水源的物种造成一系列可能有害的影响。

4 h/ |/ Y; D i4 p

挖掘机在田野上铺放污水淤泥

图 | Flickr/SusanA秘书处5 G$ P+ c! k0 o0 g9 U2 l 3 T7 {( q. j5 b% ^# j2 M W2 h' J

通常而言,塑料颗粒分解时会获得新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对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并且,潜在受影响物种和生态功能越多,塑料颗粒产生毒性作用的可能性越大。

/ q9 X) H/ S) F, P I) u+ G

分解阶段的化学效应危害性尤其显著。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也即人们常说的BPA)等添加剂在分解阶段从塑料颗粒中淋失(指会引起土壤中营养元素大量损失的一种自然过程),这些添加剂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其对激素的影响,可以破坏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激素系统。此外,纳米颗粒可能引发炎症,穿过细胞屏障,甚至穿过如血脑屏障或胎盘般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膜。进入细胞后,它们还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和生化反应等方面的变化。

: k: m: l9 \9 y! \7 i

科学家们还未对上述变化的长期影响进行充分研究。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说:“即便如此,已有证据表明,纳米塑料通过血脑屏障时会改变鱼类的行为。”

! k1 f) W0 w, ]. S0 l1 r' V7 _5 L) q

点击文末链接可查看报道原文

* ?3 S7 B. X- M3 a) P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plastic-planet-how-tiny-plastic-particles-are-polluting-our-soil

: r7 V2 k& k" n

版权与免责声明

* Y6 P# D* }- R+ U6 n. V4 n' M

一、本账号注明“原创”的文章,未经本号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需转载,请直接留言,或添加“摆摆”微信号(ID:btsf0705)。违反者本号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7 s G2 k( T9 N3 X! ]& O

二、本账号注明其他来源的文章,是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而转载的公开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 b9 [- `9 o2 A7 b2 w

-End-

. t! |/ @' \9 R+ M5 H& f" O

编辑:刘婧童、摆脱塑缚

9 u" Y3 |6 z, u6 t$ I! U 9 Y# h( _; o9 l- a5 B$ x( P 3 p& G6 I* {% b4 W2 n* a8 B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原来可以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