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K& A+ D3 F4 V4 E6 [
(来源:江门国土资源) " T' T" h/ e: D6 W6 W b# x
原标题:广东印发海洋观测网“十四五”规划
' D w: t: i, z1 @ C9 h: | 转载自:广东自然资源
, V6 g4 V) Q# t7 _. J; U: k1 Y 近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 《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6 s) a/ q. x9 w- t k
一
& f. _: W. I+ G( s! l8 o4 j- \ 规划编制背景 6 }) _9 j; l* j/ Y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观测工作。“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聚焦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推动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社会各领域对海洋观测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海洋观测事业的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 v# b5 m7 b: V) W
“十三五”以来,我省海洋观测和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20个省级岸基海洋观测站点、5个离岸观测点。连同各沿海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部门以及气象、水利、海事、生态等涉海部门和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已初步建成一批以海洋站、浮标、志愿船和地波雷达等为主体的海洋观测设施,为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6 v, t7 b! L: O5 S# x) ?$ N
但对应我省海洋事业的发展需求,目前仍然存在海洋观测体制机制不完善、观测能力无法满足发展需要、海洋观测业务化管理不规范、海洋观测数据开发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
+ R5 J& B' D* H- a$ p: x$ k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海洋观测能力,增强对海洋的认知和管控能力,是海洋强省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8 N/ a" j8 T# q: f6 a) y
加强海洋观测网建设:
& A1 Y- c% ~9 K" D# G7 i* \+ X ❐一是 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 5 j$ S; ]6 O4 q9 K1 L- g
❐二是 支撑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 r- R* i& j- Z( _% w# }' i- Q
❐三是 保障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5 {" y% B" F7 ?. \$ E. | ❐四是 提升我省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的核心关键;
/ q' ~: ]4 |1 S( m8 k ❐五是 促进我省海洋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0 }1 }& E* e$ `4 S- u& K6 M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实《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需求,编制了《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我省未来五年海洋观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等内容。
3 |3 N6 I' h( ]' f3 t 二
+ }9 t5 x9 J& D! E 规划目标和期限
/ {) F! |% S8 \$ H( a, z 规划明确我省在“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建立陆海空天结合的业务化海洋立体观测网。以国家站点为骨干、省级站点为脉络、其他站点为补充,初步形成从单点到大面、岸基到近海、海基到空基、海表到海底等多层次的业务化海洋立体观测网,实现省基本海洋观测站点数量比“十三五”增长50%以上。形成实时观测、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多级分发、应用服务相衔接的技术体系。观测质量控制标准和观测业务保障全面规范,观测系统的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海洋观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逐步建立“整体规划、多方参与、保障充分、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海洋观测的产品形式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有效满足我省海洋经济、海洋预警、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综合管理,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发展需求,为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东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Q% ?- a5 z; e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 F, }: k: }3 b; j& g 三
$ R! q, `/ D3 H7 @- j8 `, ~ 规划主要内容 5 ]: L0 Y# g' A3 t
规划聚焦新时期我省海洋观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将提升海洋立体感知能力作为主线,提高海洋观测预报减灾和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完善海洋观测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海洋观测网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海洋观测新格局。 * V9 ^. f1 Z: k2 b0 u/ ~: W
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 e- m/ Y" z5 O: Y 01
* u0 D5 Z7 [$ Y* f( A. T2 G 岸基观测网 * w/ M( e1 w9 A0 C: [4 y
主要包含岸基综合海洋观测站的调整、优化与建设,以及雷达观测站建设和开展海岸带监测工作。
% A1 ?( \' d5 B 02
" Y1 H) B* ^) {+ G/ g 离岸观测网 , M0 F( |2 c S
主要包括完善与新建浮标站点,新增志愿船、无人船、海床基和海上综合平台等观测方式或手段。 2 m2 z V4 s, s/ b* D: Q# G( W1 g
03 ) C' _+ z7 Y9 Y3 l+ ?" T$ u. o) _
空基观测网 4 ?' P1 r# \. c( A6 F
主要通过加强卫星遥感应用、配置无人机等方式提升空基观测能力。
0 n# Z7 C& D5 @+ _# {0 w 04
1 [: W5 O, v1 d0 ~: }, T1 R 海洋生态监测
& F3 g/ m @ Q" y7 O# Q$ b1 r- L 结合有关国家任务要求,开展近岸海洋生态、海洋生态灾害、典型生态系统调查监测。 ' o/ \/ Q5 Q2 G' K
05 + T+ G- [8 K9 d
观测质量保障和应用方面 + _" i) n2 ?: n6 S" y; w) S
要统一观测数据传输链路,规范观监测标准计量工作,提升观测数据资料质控水平,扩展观测资料管理应用深度。
/ K9 J+ f, t- c! J 针对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 + H; z- \6 D r+ a& ~7 O
▲一是 将省级基本海洋站建设作为重点;
( {6 Y, _+ O. L2 z! A4 t ▲二是 加快海洋生态灾害监测能力建设; % p" s" w: p9 }" h% C* D+ W
▲三是 落实“十四五”期间警戒潮位核定任务;
$ C. o# p+ ~. V V4 D( F- \5 d4 M7 H. S ▲四是 开展重点项目与产业观测保障;
/ ]& ?" ]: A0 N1 X; p ▲五是 拓展海上风电专题观测保障。 7 t0 l" z9 i+ V( E' L) B- O
规划主要创新点
. n* t) C" T6 d% Y( w+ y 规划与省海洋观测网“十三五”规划相比,主要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C$ E1 x% F6 o/ B& j/ E
✍一是 新规划的功能更加全面和科学。新规划很好的继承了旧规划的建设作用,同时针对我省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省内各涉海单位在符合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本行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本行业的海洋观测专题计划,并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从而加强对海洋观测站点建设的管控,避免各部门、各单位重复建设,对宝贵的建设资金、观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自然资源部门主导、其它涉海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齐参与的海洋观测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3 h p5 z3 s7 D: p ✍二是 新规划提出对观测站点建设进行区域统筹建设。即在区域内拟建的滨海重大工程、重点港口码头等根据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需要,配套建设海洋观测设施。 6 T4 ]. E c) t$ m
✍三是 体现了多部门参与的机制创新。新规划提出了建立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建设协调机制、观测站点建设通报机制、观测数据汇交机制,并由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负责做好海洋观测领域的执法工作。 0 n+ t. P. v6 N' p9 n! h' L/ d
✍四是 更加凸显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海洋观测的基础保障作用。针对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趋势,规划的目标导向更清晰、观测布局更精细、服务对象更具针对性,尤其是针对我省核电、海上风电等重点产业提出了专题观测保障,强调进一步加强质量保障和扩展观测资料管理应用深度,能够为新时代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9 Z+ I1 e5 d6 I( B. q
【 通讯员:厅地质与海洋勘查防灾处 常秀丽 】 . Z% V3 @ Z/ O/ e
江门自然资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 W+ W. X) _& d
2 `) {* Z: F$ I q7 I h% i 责任编辑:
' n) q: }5 f7 H- S1 X
* _. y! N# M8 @0 w+ D, N; q1 W1 i& f Q+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