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关注我们吧!: f7 S, B* {+ Z) _- o* A

$ a, X* |7 u6 Y# a; V0 y: H; e 01
' d$ ~' J; ~! i* P& g' U, j; N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3 m4 Y" t6 h: C 早期的地球上是没有任何生物的。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而现有的各种动物和各种植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原始生命的后裔及发展。最早的真核生物大概出现在18-14亿年前,大概在10亿年前开始出现了多细胞的动物。到距今5.7-5亿年的寒武纪,海洋里已经长满了多种海藻,带骨骼的各门类的无脊椎动物也出现了,此后,又逐渐出现了脊椎动物。在前寒武纪的末期,大气上层逐渐出现和形成了臭氧层,为生物到陆上生活创造了条件。在寒武纪以后,生物成功地到陆上生活,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物进化与发展由此开始。 ( o8 c5 n2 q0 R z1 L& O P$ ] u% U
02 % R& f! T6 A0 p3 ^ H* w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 h7 _/ ~6 [2 d, `+ n' v; h/ u( h- ]
海洋生物情况 5 l$ E) t7 e; o# g! [ {4 L2 r$ g
地球上85%的物种生活在海洋里。约有2万种植物、有18万种动物。鱼类1.9万种,重要捕捞对象800多种,可捕捞量2亿-3亿吨。一项综合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显示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但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全球90%的动物蛋白在海洋中。近海水域海藻年产量相当于世界小麦年总产量15倍以上。海洋中我们人类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如果加工成食品,可满足300亿人需要。海洋每年可提供6亿吨鱼虾贝类,捕捞还不到1亿吨,但却占人类食用量的22%。
5 }: J: [9 D4 O6 p N+ | 由上文可知海洋生物并不仅限于海洋鱼类,是指海洋里所有有生命的物种,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下面将从不同的分类揭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0 q; Y7 x% H+ O+ M: x% `! J% J4 d o 海洋生物分类
$ x1 C. ~9 B2 |7 Z( v* A 海洋动物 / I7 W& \0 ?% t |6 h3 M# G. m; j4 G
海洋动物(marineanimals)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海洋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海洋动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组成部分。
5 H f# b* b" B 海洋动物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有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吨的鲸类。从海面上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至最深的海沟底,都有海洋动物。 2 K% m, H6 `4 p6 _; X
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十分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
& |! X( P- d+ u 海洋动物现知有大约20多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动物——鲸类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   ; k: ] D5 X- O) F' X
海洋动物
* b$ a6 s) P, p# e: h 海洋植物
' t( W J! P) P0 l: o 海洋植物指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到高等的种子植物,门类甚广,共13个门,10000多种。其中硅藻门最多,达6000种;原绿藻门最少,只有1种。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海洋藻类是简单的光合营养的有机体,其形态构造、生活样式和演化过程均较复杂,介于光合细菌和维管束植物之间,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海洋种子植物的种类不多,只知有130种,都属于被子植物。可分为红树植物和海草两类。它们和栖居其中的其他生物,组成了海洋沿岸的生物群落。此外,海洋植物还包含海洋地衣,它是藻菌共生体。海洋地衣种类不多,见于潮汐带,尤其是潮上带。 
2 y, c1 D4 {% @8 s; C 海洋植物
* N) f* x& d) a, r3 T5 i 海洋微生物及病毒
, T2 p7 ^8 I/ s3 X 海洋微生物来自(或分离自)海洋环境,其正常生长需要海水,并可在寡营养、低温条件(或高压、高温、高盐等极端环境)下长期存活并能持续繁殖子代的微生物均可称为海洋微生物。
* n$ M7 ]8 j, D3 u1 \6 O7 \/ K 与陆地相比,海洋环境以高盐、高压、低温和稀营养为特征。海洋微生物长期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而生存,因而有其独具的特性。 ( p0 _8 z3 t) W9 }* o/ }
作为分解者它促进了物质循环;在海洋沉积成岩及海底成油成气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还有一小部分化能自养菌则是深海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海洋细菌可以污损水工构筑物,在特定条件下其代谢产物如氨及硫化氢也可毒化养殖环境,从而造成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但海洋微生物的颉颃作用可以消灭陆源致病菌,它的巨大分解潜能几乎可以净化各种类型的污染,它还可能提供新抗生素以及其他生物资源,因而随着研究技术的进展,海洋微生物日益受到重视。    R! x9 w) V$ f1 P2 ^! i
海洋微生物
; E! Y1 ?0 P+ h. ~) S 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合作计划,为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和编写名录,这个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希望能够评估各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数量,并且解释上述情况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科学家们希望能利用这个计划找出目已经濒危的生物以及重要的繁殖区域,可以帮助渔业管理机构发展出有效的连续经营策略。而随着成千上万的新种海洋生物被发现,科学家将开发出新的海洋药物和工业化合物。 , _ J: r Y. Y( }0 a+ ~
03
, q% d' P! w% t- l' J4 j 海洋的生态保护
9 n! ]1 J4 J1 m0 y8 m ], G- b 从20世纪上半叶以来,气候变暖、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陆地污染物向海洋排放加剧、外来物种入侵海洋等,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明显加剧。所以,在21世纪这个海洋世纪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P+ b! Z' N, M5 ?
海上漏油事件中被污染的海鸟
4 C1 p3 \6 R3 B4 r" V 海洋变成垃圾场
9 q9 w$ M# v" ~/ H 海洋污染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 r" k* w& ^8 ]# k$ U, y2 b 1962年,在世界国家公园大会上,海洋保护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5000多个海洋保护区,覆盖的海域累计超过250万平方公里,但是只约占海洋总面积的0.73%,只占各国管辖海域总面积的2%;所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人类海洋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也是一个科学发展的问题。可以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 K) v0 ?# ?$ [2 v
来源:书剑飘香话国防教育、百度百科“海洋生物”、“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内容上有删节。
! S8 s( j5 E8 ?0 G' l ▼ 更多科普 关注我们▼ 3 d. ?$ ^; J: x

科普潞城
6 e$ Q6 b. X7 I2 R6 s 弘扬科学精神 ' j5 ?' k3 c% S3 j
普及科学知识  免责声明 6 \2 j. N( x: ~3 E% @
本平台文章部分来自网络或转自其他公众平台,由“科普潞城”整理发布,主要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如需要转载本平台原创文章,也请联系我们,谢谢!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9 Z% b, e" k" R5 B1 B$ I
% _# z X( P: y, A* e
+ ~2 i: o' J(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