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一号”科考之旅近日结束,专家称将在一年后形成研究结论。
. j9 s0 Z8 Q T- t1 A' r “科学一号”此次执行2009年度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航次(秋季)任务,主要是对我国黄海、东海北部区域的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态要素的空间结构、底质分布的空间结构等进行调查。
1 h* o. L0 T3 J( l, t8 L* w 据刚结束科考之旅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工程师牛战胜和博士生刘兴健介绍,此次科考的主要任务是在东海和黄海海域采集海底底栖沉积物。 - j; h% r3 V0 a6 \& U" ~% L, F
经过37天惊涛骇浪,5000余海里风雨考验,专家们采集了大量海洋底质表层沉积物样品,100多种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生物,并收集了大量海水水文数据,为近海海洋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
/ j; W* {8 Y; a s$ u 牛战胜介绍,将对样本进行颗粒大小分析,从而研究出海洋带的侵蚀和后退情况。目前他们已经将本次科考采集的大量样品带回南京大学,一年之后会有结论。
) T8 M% g) Q- K) }2 P9 y, n7 }9 P 此次科考团队由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和中科院海洋所6所科研院校及研究机构的48名科研人员及20多名船上工作人员组成。
! M% s! b. @; L! ^- L 9 t/ e5 n( j0 d/ Z( f. N" Z
, O' }( B% n$ K"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