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l4 o {9 P0 Y4 z, ^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4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24日,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与监督下,约19万尾鱼苗在蜈支洲岛海域放流。以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助力海洋牧场建设。
1 D4 ?. i8 f- ~
* c; d4 l2 v/ I4 C2 ]1 B' } 5月24日,约19万尾鱼苗在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放流。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 b0 J: h j4 j
24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渔政科相关工作人员对约19万尾鱼苗规格、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确保操作程序、放流品种、苗种数量及质量等过关。验收完成后,约19万尾青斑、红鳍笛鲷、川纹笛等鱼苗开始放流。经过严格检疫、检测的鱼苗投放到海中,活蹦乱跳的鱼儿迅速游向大海。 1 k8 \% F7 q( y, F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D, \! H8 n/ x, e a% r9 }5 n# @2 B × ! X/ _# G0 _- R9 F; T$ L+ `% r; U* z4 Y
% U2 v. ?/ Z3 O0 Z 5月24日,约19万尾鱼苗在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放流。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 |6 ^3 R9 k& j4 u “此次放流的鱼苗是经过筛选健康的苗种,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是南海伏季休渔期,在休渔期进行增殖放流,鱼苗存活率大大提高。将休渔管理与增殖放流、保护与修复有机结合,对进一步保护和恢复海洋资源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 e. @4 m$ {! p; q. L- t9 \* c 据了解,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等天然水域投放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旨在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4 `; B5 U7 Z- k
8 g1 _7 x( E' q9 c- n" B* S
& v( \, r' Y x8 F,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