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7 O. b% F, ]2 Y" q8 N7 A T 
△1月7日,阳新网湖湿地公园内,候鸟翩翩起舞。
3 }* f5 g4 ?/ v1 h& v6 u) P △1月9日,省野保站专家在蔡甸沉湖湿地公园监测候鸟活动。
) b0 B$ O! ^7 H: l △1月9日,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华秋沙鸭展翅飞翔。
' m3 K. P; V4 W& x8 O △1月8日,黄梅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头鹤觅食戏水。
0 G6 Q1 G$ B7 s) {/ F Y 近日,省林业局公布《湖北省鸟类迁徙通道重点区域》。据介绍,我省划分6条主要鸟类迁徙通道,确定58处鸟类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
, T1 _& r$ F/ `" @/ [1 ]3 I* {" \ 千湖之省的湖北物产丰富,是迁徙候鸟的理想栖息地。2023年1月水鸟同步调查显示,1054592只水鸟在湖北过冬,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我省有分布记录的鸟种为580种,其中候鸟387种。在387种候鸟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2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9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等级的3种、濒危(EN)等级的9种、易危(VU)等级的23种、近危(NT)等级的23种;被列入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46种。
0 Z6 P' a% q6 Y. j) w9 ` 鸟类迁徙是候鸟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期往返的习性。目前,全球约有9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自西向东有4条路线穿越我国,分别是西亚—东非迁徙路线、中亚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西太平洋迁徙路线,在我国形成西部、中部、东部3个候鸟迁徙区。湖北省中、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鸟类迁徙区,西部处于我国中部鸟类迁徙区。
0 t0 e: G: j! w0 {- t 为了保护候鸟迁徙,必须摸清其迁徙规律和线路,从2015年开始,我省林业工作者与大批公益人士经过近十年的观测、记录与比对,最终初步摸清了更详细的候鸟迁徙路线图。依据不同类型鸟类的迁徙规律,湖北省主要鸟类迁徙通道可划分为6条,分别为江汉湖群越冬、过境水禽迁徙通道,江汉湖群繁殖水禽迁徙通道,鄂东山地猛禽鸣禽迁徙通道,鄂中山地猛禽鸣禽迁徙通道,鄂西山地猛禽鸣禽迁徙通道,鄂西湿地水禽迁徙通道。同时,根据历年鸟类调查监测,我省确定黄梅龙感湖、阳新网湖等58处鸟类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
" M/ x3 J$ J- j* Y “有了候鸟精准的迁徙线路图,将极大地提升保护的效率与精准性,将我省生态保护工作往前推动一大步,为后期制订具体保护政策提供了精准依据。”省林业局野保湿地处处长王长法介绍,公布候鸟主要迁徙通道及重点保护区域,旨在切实加强候鸟保护管理,严厉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交易候鸟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和生态安全。 绿色通道守护空中精灵
" `% _& t4 T. c4 c- j B 鸟类空中大迁徙,构成神奇的生命景观。 m# z# t) J! h$ e
为了寻找最理想的生存环境,每年春秋两季,亿万只候鸟飞越山海,沿着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长距离的往返迁徙,亘古不变。 5 m% w6 m# o# p8 h8 U' P) e
筑牢安全通道,守护空中精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日,省林业局公布《湖北省鸟类迁徙通道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强候鸟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 p. T" r& W* W1 o5 R% F n; N 百万水鸟奔赴温暖家园 4 ^0 I, H2 [6 z9 ^/ H4 |1 \- \% _
2023年12月20日,松滋市野保工作人员在洈水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日常监测,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这是东方白鹳首次在洈水湿地过冬。东方白鹳时而低头捕食,时而抬头张望,闲适优雅。 2 a6 }) g& l* t. T8 g# g: Y ] O
“东方白鹳等候鸟选择洈水过冬,是因为这里环境适宜。”松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洈水分布着586座岛屿,是候鸟的天然栖息地,也是我省鸟类迁徙通道中的重要保护区域之一。
) @, U9 y) J# B3 ?9 ] 湖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饶。我省2023年1月水鸟同步调查显示,逾百万只水鸟在湖北过冬,其中阳新网湖、公安崇湖、黄梅龙感湖、蔡甸沉湖水鸟种群数量均超10万只。
6 m: S0 G% Q4 N1 l; E- t( w5 t( M 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守护好候鸟责无旁贷。”省林业局野保湿地处处长王长法说,因为气候和食物等原因,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到南方,路线往往长得惊人,要穿越沙漠、高山、海洋,还要克服高楼、灯塔、高压线等阻碍,历经千难万险抵达目的地时已是精疲力竭,人类为它准备温暖和谐的家园尤其重要。 5 Q( C: ?$ `1 V, g/ c
日前,省林业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候鸟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对迁徙鸟类的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等加强巡查巡护清理。 2 F/ E2 K7 J4 _! W1 F! m
呵护58处候鸟迁飞重点区域 / s# D5 M9 a% D. o1 }# I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候鸟跨境迁徙的重要通道。全国1445种鸟类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达800多种。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我国,形成西部、中部、东部3个候鸟迁徙区。
4 H( |3 P$ H" R9 |+ O9 d7 R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位于亚热带中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为不同类群鸟类的迁徙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
4 R% ]6 s' d5 i Z3 ] 省林业局介绍,湖北省中、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鸟类迁徙区内,该迁徙区的鸟类主要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蒙古东部和我国东北地区繁殖,在我国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区域以及东南亚、澳洲等地越冬,主要包括雁鸭类、鸻鹬类、猛禽类、部分雀形目鸣禽等;湖北省西部处于我国中部鸟类迁徙区,该迁徙区候鸟主要在蒙古国、俄罗斯中西部和我国的内蒙古、贺兰山、阴山以及秦岭大巴山繁殖,包括部分水鸟及大量猛禽、雀形目鸣禽等,经过湖北省西部地区至我国云贵高原、东南亚、南亚等地越冬。
& m |- R5 G; D4 I 《湖北省鸟类迁徙通道重点区域》显示,我省鸟类迁徙通道主要划分为6条。其中,江汉湖群越冬、过境水禽迁徙通道是一条重要迁飞路线。每年10月底,鸿雁、小白额雁、小天鹅、东方白鹳、白琵鹭、白鹤、白头鹤等水禽陆续自河南、安徽、江西方向迁来,抵达黄梅龙感湖、阳新网湖、大冶保安湖、麻城浮桥河、汉川汈汊湖、蔡甸沉湖、鄂州梁子湖、咸宁向阳湖、荆州洪湖等区域停歇、越冬,次年2—3月离开。鸻鹬类、部分鹤鹳类、雁类等水禽和部分鸣禽,每年春季从北方、东北方向,秋季从南方、东南方向迁来黄梅龙感湖、阳新网湖、蔡甸沉湖等区域停歇觅食,短暂停留后,再继续完成长途迁徙。
: @/ {6 V$ v2 w. u; a 同时,我省根据历年的鸟类调查监测,确定黄梅龙感湖、荆州洪湖、阳新网湖、蔡甸沉湖等58处鸟类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这58处重点区域是我省候鸟的主要越冬地、繁殖地、迁徙停歇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 \, s! m. k: `5 ~. f; V 来源:湖北日报
% T0 ^6 W; e. c: M& G% H 
% S' w# A4 x' C& V( t9 _9 Y/ k3 B% {% C @% a: d8 c; F, l/ P" p# H0 V
$ X" `' y/ w5 B; Y I3 w* B: q( 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