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 A& a% ~8 I; U \
每一年的早春和金秋,来自血脉深处的神秘召唤,都会引领无数鸟儿展翅高飞,不顾一切地踏上吉凶难测的迁徙之旅。无论是小巧轻盈,还是壮硕矫健,每一只候鸟都是自然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在年复一年的飞行中,它们究竟能够超越生命极限到何等程度?试着追随几种候鸟的旅程,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又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答案。
7 Q `$ A, s! t" Q" Y8 b* X
6 e' }$ t+ a" B: L/ y$ C 迁徙的候鸟群。(图片来源:thegreatcoursesdaily)
) C+ T; b+ d& `0 a1 a' X6 g
4 x, l$ w5 S( b' k( ^% u# ] 飞越怒海:红喉北蜂鸟
, @1 ]- o9 _0 P8 C9 O0 }" f 和蜂鸟科的许多近亲一样,红喉北蜂鸟是一群漂亮的小不点儿。它们的背部闪烁着绿色的金属光泽,家族中的帅哥们更是拥有酷炫的红色喉部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像红宝石一般璀璨夺目。平均体重不到4克,体长只有7厘米上下,小小的红喉北蜂鸟却是天生的飞行大师。它们能够每秒钟扇动翅膀60次,灵巧在花丛中穿梭、悬停和倒飞,尽情享用饱含能量的甜美花蜜。
) x/ B" Z, l# D3 i: }3 Z4 u4 _8 B% c
0 P0 z( z, V, \% H+ N 漂亮的雄性红喉北蜂鸟。(图片来源:welcomewildlife)
8 q6 e5 }, q0 @* z p' S4 v3 x
6 x) n* }" W% D( Q- N9 a7 _* E$ M
作为美国东部唯一的蜂鸟种类,部分红喉北蜂鸟会飞往中美洲过冬,它们也因此成为进行长途迁徙的最小鸟类之一。冬去春来之际,大批红喉北蜂鸟会告别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返回墨西哥湾另一边的美国东部故土。虽然身形比不少蝴蝶还要娇小,它们却能连续飞行20多个小时,成功到达1000多千米之外的佛罗里达半岛。飞越如此辽阔的海洋之后,红喉北蜂鸟的体重会减轻三分之一以上,几乎耗尽依靠疯狂进食积攒的2克身体脂肪。
( ~$ r1 z2 [: M3 j @2 q
8 u! ^) d6 V+ K5 h" B
迁徙中的红喉北蜂鸟,需要飞越辽阔的墨西哥湾(来源:维基百科)
2 S1 q& L" I2 G6 j
9 b, j0 Y1 o4 K7 X+ u' K 征服巅峰:斑头雁
6 ~1 X8 T+ p2 O2 l9 [0 G 淡雅的灰褐色身体,洁白的头部和黄色的扁嘴,再加上头顶两道黑色的U形条纹,把身体敦实的斑头雁打扮得既呆萌又神气。以植物为主食的斑头雁性格温和,却是颇有雄心壮志的鸟类旅行家。它们在亚洲的中部繁衍后代,然后远赴印度次大陆的平原度过寒冬。它们每年都要往返迁徙数千千米,两次越过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
) l) o: @* K' W7 L: W
% G" @; G3 C/ c: E. H
既呆萌又神气的斑头雁。(图片来源:animalsbirds)
# w5 q: t- B0 X6 y" E q / @* T! W! @6 `( W
一天之内飞上世界最高的山峰,似乎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在离开印度平原返回故乡的斑头雁们看来,这种极限飞行却只不过是旅行生活中的日常。它们会排着“人”字形或者“一”字形的队伍,在7、8个小时之内爬升4000到6000米,互相呼唤着飞过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群峰。有时,雁群甚至会随风跃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度,因此成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完成如此非凡的壮举,斑头雁们甚至不屑借力山脉南坡的上升气流。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仅仅依靠强壮的双翅和发达的呼吸系统,它们就能征服地球上最高的巅峰。
2 v( c0 X5 `/ P . A/ r7 j# [: @9 j0 x1 O0 F$ ?
飞翔在高原之上的斑头雁群。(图片来源: birdnet)
1 N+ r7 D: X0 j( ~+ O) Y7 S# Q
f$ T: s2 R4 V; ]. p& f
万里归家:白鹳
4 w* j$ S" C) D- p8 B0 l 身为民间传说中的送子鸟,白鹳在欧洲很多地方有着很高的人气。身披黑白两色“礼服”,拥有长长鸟喙和一对大长腿的白鹳,喜欢和对它们友善的人们比邻而居。对于伴侣和家乡,白鹳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忠诚和眷恋。一生中的每一年,它们都会从南非越冬地如期归来,回到建造在人类屋顶、烟囱上的故巢,和终生相守的伴侣共同养育儿女。
7 s V6 r) z+ O, H1 M
) z0 g- r* `) E+ F: x# ^ 迁飞的白鹳。(图片来源:birds-in-flight)
3 `- k) Z: V3 i
7 Y8 O/ M- V4 s0 p: E* } 1993年的一天,克罗地亚老人斯捷潘救起了一只受伤的雌性白鹳,并给她起名为马莲娜。马莲娜很快恢复了健康,却永远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几年之后,一只雄性白鹳来到了马莲娜的身边,它在后来被斯捷潘老人起名为克雷佩坦。秋天来临的时节,这对白鹳的孩子们长大离巢了,克雷佩坦也在本能的驱使下飞往遥远的南方。
7 W( Y3 ? C! M8 t' L; l. q 出乎斯捷潘老人,或许还有马莲娜的意料,克雷佩坦在第二年的3月回来了!从此以后,克雷佩坦每一年都会独自飞行13000千米,在3月下旬和守候许久的马莲娜再次团聚。十几年时光悄然过去,为了忠于生命的本能和美好的爱情,克雷佩坦飞过的距离已经可以环游地球10圈。2019年3月19日,白鹳克雷佩坦提前归家,属于它和马莲娜的小小奇迹还在延续。
0 i' v. E/ q' q) \# H
5 G1 d1 w4 M! |% F" z( E 克雷佩坦和马莲娜。(图片来源:croatiaweek)
n- F5 m9 f. u # ]( t4 a* M* @2 m
勇往直前:斑尾塍鹬
% ]: T# M, l& F# q
满身细碎斑纹的斑尾塍鹬,拥有一个稍微上翘的奇特长喙。体重只有半千克左右的它们,是一群海滩上的小美食家。泥沙中的蠕虫和鱼虾蟹螺,就是它们永远追逐的最爱。不过,斑尾塍鹬的觅食之旅漫长的有些夸张。它们会在每年的3月启程,沿着太平洋西部一路飞到北极圈。在阿拉斯加海岸完成生儿育女的重任之后,它们就会再次飞越世界上最浩瀚的大洋,回到气候温和的新西兰过冬。斑尾塍鹬的迁徙路线,几乎等于顺时针绕飞太平洋整整一圈。
/ `# l* @# S% a! x: h& G! [5 J
, l# l* Y- d! `' e5 ]
飞翔的斑尾塍鹬。(图片来源:bowerbird)
1 ]9 z: ?0 Z. V' C8 l" g ' b( U' H- v# I5 t
2007年3月,新西兰鸟类学家捕获了一小群斑尾塍鹬,在它们的背部安装卫星跟踪器之后放飞,其中包括一只编号为“E7”的雌性斑尾塍鹬。2007年8月30日,“E7”号斑尾塍鹬开始了南飞的旅程。她用了8天多一点的时间,在太平洋上空连续飞行了约11600千米,从阿拉斯加筑巢地直飞新西兰的越冬地,一举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确切纪录。小小的斑尾塍鹬,为什么拥有如此超乎寻常的越洋飞行能力?科学家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然而,真正的奥秘或许只有斑尾塍鹬自己知道。
; n4 A; Y" R/ s6 h+ d" ~! I$ Z
9 |8 M5 c/ b1 U2 a. A6 \1 s# K “E7”斑尾塍鹬在太平洋上不间断飞行了约11600千米(来源:fws)
/ c2 Z# N+ B) ]6 \& U
$ P) p0 \6 K* I) u; ~8 m 往返两极:北极燕鸥
$ Q# c, w3 Z5 n7 q; j E 鲜红的鸟喙和双脚,黝黑的头顶小“圆帽”,再配上一条漂亮的燕尾,北极燕鸥绝对是夏日北极圈的颜值担当。昼短夜长的北极凛冬来临之前,这些活泼轻盈的鸟儿已经养大了巢中的儿女。它们会带上家庭的新生代一路向南,用两个月的时间抵达2万千米之外的南极洲,在极昼的阳光下尽情享用美味的磷虾。度过四个多月悠闲的南极岁月之后,北极燕鸥们就会再次飞越半个地球,在一个月之后回到北极的繁殖地。
8 j/ f# p+ J1 F2 N' D
! |* @4 Z2 l2 W$ H
在北极地区养育幼鸟的北极燕鸥。(图片来源:10000birds)
7 Y& K. C9 P+ Q( \4 q6 Y3 E
7 S/ Z& Z* W' Q" G$ m% m 一年之内往返南北两极,为什么北极燕鸥要进行如此艰险的迁徙?依照目前最流行也是最浪漫的理论,北极燕鸥是世间最热爱光明的鸟儿,它们无休止地往返于地球的两极,是为了追逐夏季极地永不落下的太阳。无论这种猜想是否正确,这些阳光精灵无疑是迁徙距离最长的鸟类。由于它们会借助风力完成越洋飞行,迁徙路线的全程非常曲折,北极燕鸥一年中的实际飞行距离往往两倍于地球的周长。北极燕鸥的寿命约为30年,它们在一生将会飞翔约240万千米,这个距离足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三次!
: [& Z& _! g+ z; ~* M
& D4 S2 V* ~; y4 P* s 北极燕鸥:飞越两极的阳光精灵。(图片来源:Lindsay Robinson)
3 |, |- L: v( I5 R4 v/ h3 J2 F
, k& Y* C+ F j3 d 天空为家:普通雨燕
" U# v z) h" p w* L
体长不到20厘米,一身朴素的褐色羽毛,普通雨燕却绝不像名字那般普通。凭借狭长有力的镰刀状翅膀,它们的平飞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12千米,在全球9000多种鸟类中出类拔萃。痴迷天空的普通雨燕,能够在飞行中捕食飞虫,在飞行中掠过湖面喝水,甚至还能在飞行中完成婚姻大事。只有在筑巢养育下一代的时候,热爱飞翔的它们才会再次脚踏实地。不过,普通雨燕双脚早已演化得又短又小,几乎不能在平地上站立行走,只能吊挂在树枝或者房屋墙壁上,它们也因此有着楼燕的别名。
2 Z( S5 u/ n# j0 b4 A
9 ]7 A8 m7 O* }: P% M: b
吊挂在墙壁上的普通雨燕。(图片来源:wien)
" v5 E; x4 w& ^7 `3 r
" C! L2 B0 P4 }' r: q( h 在欧洲度夏的普通雨燕,会在秋天飞向非洲的南方。然而,人们却很少在非洲越冬地找到它们的踪影。鸟类学家为几只当年出生的普通雨燕装上了跟踪器,这才揭开了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秘密。离开鸟巢之后的10个月里,这几只年轻的普通雨燕从来不曾落地哪怕一次。一直在空中高速翱翔的它们,很可能连续飞行了50万千米以上的距离!对于普通雨燕们来说,或许天空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园,一生就是一次永无休止的飞翔。然而,它们是如何在空中睡觉的?终其一生,一只普通雨燕究竟能飞多远?这些谜题暂时还没有答案。
! [/ L0 q9 X. d7 L2 R+ F) U
3 H7 @0 z i; g6 E' ? 以天空为家的普通雨燕。(图片来源:britishbirds)
# f7 n- w- A: F. R) x- k
1 Q! A+ G/ F& x5 h. z9 v% C' R 数以百亿计的候鸟,年复一年地飞越千山万水。它们的伟大迁徙,既是地球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生命传奇。然而,无休止的捕杀、栖息地的破坏,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我们的天空正在失去候鸟飞翔的身影。为了唤起更多人来保护候鸟,多个国际组织共同行动起来,把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定为“世界候鸟日”。蝌蚪的小伙伴们,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一年中每一天都变成候鸟的节日吧。
/ k% K+ H4 B$ X
5 q& z' }6 @+ ~$ ] H, W! i. [
希望每一天都是世界候鸟日。(图片来源:globaldimension)
2 t+ G' I! _" H9 { : P* [! y8 r2 B9 F# G
作者:秦彧
# g6 K' i& q! G* f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
2 M3 |$ q' g& N7 V6 L4 E t5 g5 A f
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获得合法授权。
4 Q; E5 o; I- t8 i, z$ Y% Y5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