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 K" L) |+ u) S N% n! S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0 I4 E$ _- p6 c' Y, u6 V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编者按】2020年3月,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海洋勘察工程公示,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LZW3#海上风电场址内。4月,由中广核研究院牵头申报的2020年省级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完成合同签订。5月,中新社报道了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是中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据了解海南省也正在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 9 |5 O! C2 A6 p5 i5 T& y+ Z
放眼国外,欧洲早已酝酿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示范项目,包括欧盟支持的MARIBE项目,准备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附近的漂浮式5MMW风机和鲈鱼养殖以及贻贝养殖相结合。荷兰Borssele海上风场的招标包括多种海域使用方案,这在未来欧洲海上风电招标中可能越来越常见。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也于2016年开展了海上风电与海水养殖结合项目,其结果表明双壳贝类和海藻等重要经济生物资源量在海上风电区都出现增加。
7 J' S: H4 t3 V6 p ]% h 《南方能源建设》编辑部2019年组织了海上风电专家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提出以广东省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和桂山海上风电场为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示范点,全面考虑发电和养殖、观光的智慧型海上风电场。 0 |8 D6 V7 Z6 }/ |9 v; e2 j) s
1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结合示意图
" l' m/ S' B8 h$ _6 }$ u& {: z 来自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 `' p. v r5 Z+ k, \2 j
2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结合示意图 s8 C* _/ ]. `% @6 W2 |
来自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杨红生。
@0 O1 @" s3 {( j 3欧洲 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结合示意图 0 B) N' V" q9 v/ T$ @$ h/ y% p
来自微信号“欧洲海上风电”。
1 g+ W( | M6 y2 U: `8 S 4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 * e( |( ]# D" a) I; L6 r" _
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向远教授。 3 ]8 A% {" u% V5 A/ d
5运输中的Noble Denton Marine Warranty % J& t. d/ C3 Y3 o+ M9 H
来自DNV ·GL。
1 y+ Y0 E! L& Y/ o' S) E7 ]3 } 《南方能源建设》2020年第2期海上风电专栏邀请了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了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分享如下:
; d7 O6 A# p% A1 e 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
) ?/ n' S+ D% F. ?( o. { 生态发展可行性初探 0 y4 D, ]; c: X
1.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5 `1 F" i) d4 c& A 2.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Z9 Y: X% O; T/ u 【摘要】[目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高效结合发展的典型代表,为了响应国家“用海空间立体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政策,缓解港口海域水产资源的供给压力,本文对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生态发展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究。[方法]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海洋监测规范》,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对三峡阳江海上风电海域的叶绿素α与初级生产力以及海洋生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α含量平均值为1.79 mg/m3,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353.05 mg·C/(m2·d),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7种,浮游动物11门76种,大型底栖生物5门31种,潮间带生物5门43种,游泳动物3门37种。[结论]本项目所处海域初级生产力较高,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游泳动物等物种丰富,具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生态基础和优势,也具有较大的渔业资源潜力和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
' |/ H7 C% c2 h) Z# M! V 【关键词】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环境监测;生物种类调查 $ P9 ^6 o) y+ _' S# p+ l+ n- Q
【基金】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用途)项目“广东省海洋六大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制订”(粤自然资源合[2019]013号) 2 U; ?9 N) U: u( m) 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a* U8 n, Q1 ?2 e& _ \3 p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 Z) `* h+ t6 D' Y
, z7 `$ ]8 l8 W3 Q
5 P( F `( b/ b x*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