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r- R. i- h/ X1 @- |; R# [( s* K 央视网消息:在加强像大黄鱼这类水产品人工养殖的同时,我国还持续增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
; T0 Q3 V8 }. v7 J8 i * g$ h/ W5 h# j* H
为了更好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目前,我国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和主要江河湖海休禁渔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自1995年开始实施以来,我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 5 Z) b5 p! F% j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 江开勇:海洋伏季休渔是重要的、有效的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海洋渔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8 P h- C! p0 y/ z/ L" ]) o _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8 L3 G# J; d& w7 h2 y# E0 r) @8 m; {
× 2 k k* E5 T& ?+ {, |0 b
% A" M" d# W- [7 U2 ~! R/ V/ U* @
为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品资源,在开展休禁渔工作的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各地每年组织开展“放鱼日”等增殖放流活动2000余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10亿元,放流水生生物苗种300多亿尾。 0 X( ?& j4 p6 V4 Z/ V
7 D, R: I E, k2 ^ 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持续增强。资源监测显示,实施伏季休渔后,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中国对虾重现渤海湾,黄渤海区鲅鱼、海蜇、梭子蟹、毛虾等出现恢复迹象,个别种类产量明显增加,东海区带鱼、小黄鱼等优质鱼种数量也显著增加。长江禁捕以来,水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江豚群体在鄱阳湖、洞庭湖、宜昌和长江中下游江段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20年未见的鳤鱼在洞庭湖重现,长江刀鱼已上溯至长江中游和鄱阳湖。
; u8 b* e$ ^' x1 ~& k& R, M
: r$ i4 f X. D' l8 _4 Z' v E8 M5 b. w$ E3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