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l0 a* t: W) s+ u, B" Z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10月20日,以“京津冀晋联合保护野生动植物,协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为主题的首届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世园公园举行。
- O1 y; X1 `! m* ^9 M. |7 q0 g2 A 活动现场,京津冀晋四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晋观鸟地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次发布《北京市观鸟路线图》。
5 A/ V$ t! c9 t& t) a! N
; W0 H+ S6 N3 F( b 1 W) ^+ S/ O. q' N4 L
! U* s' A/ U* R- K y8 V; t; x
近年来,京津冀晋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四地的野生动物种类达到了760多种。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京津冀晋四地的鸟类种类超过了600种,超过全国鸟类总数的二分之一。
4 d* T% R& @4 D+ ^* D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有山地、湿地、草原和森林等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608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鸟类种类达到515种,在G20国家中排名第二,是全球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黑鹳、大天鹅、北京雨燕等在本市的分布地不断扩大,“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地频现,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也再现密云水库。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从2006年的大约3000多只,增长到一万只以上。 " x/ s2 \& L9 V
天津市随着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升级改造,野生动物资源大幅提升。据统计,天津市野生鸟类品种增至452种,较2014年记录增加36种;每年有百万只候鸟前来栖息,其中东方白鹳最多时达到5000多只,占全球总数一半;每年冬季有超过16000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的遗鸥在天津市沿海滩涂栖息越冬,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80%以上;全市153公里的沿海滩涂也已经成为许多珍稀鸟类栖息越冬的理想家园。
* Y7 u) _2 Q# ~, L ; o0 Q6 u- ^1 n( ]+ ?& ~/ Y
2 i Y. t o, J( X8 C
* G. V- R% X9 H! u! C 据统计,河北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较过往增加75种,达到6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到43种,二级保护动物达到99种,全省重点保护动物达到16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在河北省是优势物种,数量约在300只以上,已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全球仅有两千余只;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大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河北省多地都有发现,数量多达150余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全世界共有12000余只,其中,每年全球约有三分之二的遗鸥在河北省康保县康巴诺尔湖繁衍生息,遗鸥已成为康保县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0 y& E' q5 P1 e, J9 h 山西现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5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5种。华北豹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成为全国分布最多的省份;省鸟褐马鸡的栖息地从吕梁山扩散到太行山,足迹已经遍布全省;红腹锦鸡由运城向北扩散到晋中一带,分布区域明显扩张。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17种鸟类在山西有了新记录、新分布。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鸨、遗鸥等珍稀鸟类在山西频繁现身。2022年,在运城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数量达到了1.6万余只,山西生物多样性“家谱”进一步丰富。 + M$ l/ M. P% M. h7 y$ U7 _
8 C5 t, P/ w I0 n: ] N4 | 7 D, l( w2 |0 S& I& K N4 U- e$ X# k, m
; @* Y* w! m* [' q6 M F2 v8 ?$ U$ S
据了解,近年来京津冀晋区域态保护联防联控不断加强,包括建立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会商机制,联合开展5·25检疫专项活动;开展京津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主动预警工作,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执法罚没野生动物收容率达到100%;加强省站之间沟通协作,支援环北京周边区县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 O l9 A' z8 d' R5 N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5 ^5 |1 Z+ X. r: M
: @% H! `6 ^; j4 N! b
举报/反馈 . I% d8 J2 y8 h4 \8 ^
4 ?$ ]7 G7 G/ k+ I O! n' j: _7 S+ `9 I% T# ^* D( I" G
* C( h. ^& I-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