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l8 z5 E5 Z; F( f" E% |( a
科普  
+ E. B" D1 V F 跟着小微一起探访了这么多地方,是不是对微塑料有了大概的认识呢?
1 y3 {: _+ q- s c 在实践之外,该有的理论指导也不能少哦!
, P8 J. {6 Q. ~2 [ 那么,今天就让小微给你唠唠,现在这个微塑料研究到底什么情况了!  2 F; s. w; C' m- ]/ w4 U: |8 y
现状
1 t0 l9 ^5 f4 ~! b3 N 首先,咱们再来温习一下微塑料的现状。
, F7 U) ~- K/ O% d" E# y1 L 大家肯定知道,微塑料作为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人类对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尚不清楚,需要深入研究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统一、规范的分析方法当然是开展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基础工作。(咳咳,划重点啦) 3 q, y7 y$ G U; T/ {+ l
规范可靠的分析方法,现在可是当务之急,直接决定了深入研究的进度条君会不会卡住!
0 B* c+ y% d7 P& B- R& V% Z3 U 规范、可靠的分析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展微塑料污染调查与监测、迁移、转化以及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也可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部门建立微塑料污染源清单、编制污染负荷现状图,并最终建立关键海域的监测-评估-控制的监管体系提供技术指导。 0 G9 ?4 {4 C' h$ j
分离方法 . Q' U! `; f; _" ^& J( i& p
目前,微塑料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差异性较大。 1 b6 ^& J; K% b' B: \1 Y
那么,这么多的分析鉴定方法中,聪明的你,很可能想问一问小微有没有非常完美的分离方法呢?
6 I: c2 e( {1 g: g; z' d8 J* N 小微很遗憾地告诉你,没有——
0 i/ ?& J- y+ s 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高效可靠的分离方法。
) Q; w. Q# x, W/ C1 b( @ 现阶段常见的分离方法有: , N9 e2 H0 B6 X$ t. c1 u- q( ~& d
目检法、密度浮选分离法、酸消解、碱消解、氧化或酶消化等方法。
& C0 s: ^6 v% v 但是,大部分的这些分离方法都没办法体现样品回收率,也没有展开消解液对微塑料数量、结构或物理特性的潜在损伤研究。
3 m' n6 T8 w9 O5 C$ ~1 G; | 并且,还有一个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微塑料分析过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导致分离效率低。  & p) E0 V" `7 D3 t4 U! e
鉴定和定量方法 ~" h, k$ g) u) I( h/ A8 I
现在来看啊,完美分离方法是没有的了。那么,微塑料的鉴定和定量方法又是什么情况呢?
- p9 }4 D# Q8 a$ E- y 微塑料鉴定和定量方法有: # o0 X4 y S5 o+ N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2 a4 _$ U% \3 k4 J2 M, U 裂解-气相色谱法(PC)
( t& g# a, K3 o+ }0 d+ i$ Z 拉曼光谱法(Raman)等 7 G8 f8 } p* S/ V$ T
其中分为衰减全反射、透射与反射等3种模式的FT- IR法应用最广泛。基于焦平面阵列 (FPA)的显微FT-IR法(Micro-FT-IR)能够准确表征不规则微塑料的光谱信息,还可以自动计数。 ' Z7 R" {0 |+ B# w) M5 N, X
这么优秀的方法,小微一开始可是觉得应该成为推广方法呢! & G( V7 y# R% ?
可是小微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却发现FT- IR法在有关微塑料聚合物的鉴定和定量中却很少出现。 4 Z: d- _1 k% V' _+ E
原来,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是样品分析的瓶颈问题。虽然随着近年来高效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已有所突破,但由于相关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难以大范围推广。 5 l) K3 S, j" }3 O1 [/ v" p3 y
小微的建议 $ Y# r% l& H+ W4 E1 ]; _
了解了这么多现阶段的研究方法后,小微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8 G" @) p' S5 m' ]& ?
(1)建立微塑料的标准体系; # L# M2 t3 u6 C% f/ N% d
(2)建立适合不同环境介质的微塑料样品采集、 保存和预处理的标准方法;
4 O+ y5 l) m& i/ }& m (3)建立适用于不同海洋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技术;
* G g5 R2 X1 t. R' `- {. \ (4)研发先进、高效和可靠的采集和分析成套设备,并形成规范和指南;
6 L5 X, m3 N U3 @ (5)研究微塑料与我国海洋环境常见化学污染物的复合效应的分析技术。
/ J7 r2 D% G6 f8 m$ J# @ ~小微说在在研究之外的话~ 2 _" r- e S! f% ~7 P
了解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都收获颇丰呢! / P3 m( ?" _( `! z; J
治理海洋微塑料,除了走在前沿的科学家之外,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X9 @2 t' N8 n3 K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还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海洋中80%的微塑料源于陆源输入,因此减少源头输入是关键,需要政府鼓励和支持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和应用) 1 C- q0 b* R& }4 V& X
而中国作为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为了减少微塑料的潜在输入,更需要制定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法律法规,完善近岸和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分析和监测技术体系,为在国际谈判和国际法规的制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n6 D3 M0 X+ u 参考文献:海洋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应对措施_姜双城
1 P: [& h8 b" I# U 见
( I3 x1 W$ b1 l% l3 { 微
. L9 w2 k* M7 p* f 知 ) ]0 I. {1 y( E) V3 W! z
塑 " _2 A/ ]; i9 U2 P$ L0 Y
关注我国微塑料现状
q: v: G- E. [ y" U 我们一直在路上 $ s- t- L6 g1 m; B, t. Q
1 C- |8 I( l- O, A, b6 ]
" `- l( l2 x0 F. L' M( L* Q. K# j,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