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海洋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 海洋微塑料研究机构

[复制链接]
$ u; l8 z5 E5 Z; F( f" E% |( a

科普

+ E. B" D1 V F

跟着小微一起探访了这么多地方,是不是对微塑料有了大概的认识呢?

1 y3 {: _+ q- s c

在实践之外,该有的理论指导也不能少哦!

, P8 J. {6 Q. ~2 [

那么,今天就让小微给你唠唠,现在这个微塑料研究到底什么情况了!

2 F; s. w; C' m- ]/ w4 U: |8 y

现状

1 t0 l9 ^5 f4 ~! b3 N

首先,咱们再来温习一下微塑料的现状。

, F7 U) ~- K/ O% d" E# y1 L

大家肯定知道,微塑料作为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人类对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尚不清楚,需要深入研究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统一、规范的分析方法当然是开展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基础工作(咳咳,划重点啦)

3 q, y7 y$ G U; T/ {+ l

规范可靠的分析方法,现在可是当务之急,直接决定了深入研究的进度条君会不会卡住!

0 B* c+ y% d7 P& B- R& V% Z3 U

规范、可靠的分析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展微塑料污染调查与监测、迁移、转化以及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也可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部门建立微塑料污染源清单、编制污染负荷现状图,并最终建立关键海域的监测-评估-控制的监管体系提供技术指导。

0 G9 ?4 {4 C' h$ j

分离方法

. Q' U! `; f; _" ^& J( i& p

目前,微塑料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差异性较大。

1 b6 ^& J; K% b' B: \1 Y

那么,这么多的分析鉴定方法中,聪明的你,很可能想问一问小微有没有非常完美的分离方法呢?

6 I: c2 e( {1 g: g; z' d8 J* N

小微很遗憾地告诉你,没有——

0 i/ ?& J- y+ s

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高效可靠的分离方法。

) Q; w. Q# x, W/ C1 b( @

现阶段常见的分离方法有:

, N9 e2 H0 B6 X$ t. c1 u- q( ~& d

目检法、密度浮选分离法、酸消解、碱消解、氧化或酶消化等方法。

& C0 s: ^6 v% v

但是,大部分的这些分离方法都没办法体现样品回收率,也没有展开消解液对微塑料数量、结构或物理特性的潜在损伤研究。

3 m' n6 T8 w9 O5 C$ ~1 G; |

并且,还有一个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微塑料分析过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导致分离效率低

& p) E0 V" `7 D3 t4 U! e

鉴定和定量方法

~" h, k$ g) u) I( h/ A8 I

现在来看啊,完美分离方法是没有的了。那么,微塑料的鉴定和定量方法又是什么情况呢?

- p9 }4 D# Q8 a$ E- y

微塑料鉴定和定量方法有:

# o0 X4 y S5 o+ N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2 a4 _$ U% \3 k4 J2 M, U

裂解-气相色谱法(PC)

( t& g# a, K3 o+ }0 d+ i$ Z

拉曼光谱法(Raman)

7 G8 f8 } p* S/ V$ T

其中分为衰减全反射、透射与反射等3种模式的FT- IR法应用最广泛。基于焦平面阵列 (FPA)的显微FT-IR法(Micro-FT-IR)能够准确表征不规则微塑料的光谱信息,还可以自动计数

' Z7 R" {0 |+ B# w) M5 N, X

这么优秀的方法,小微一开始可是觉得应该成为推广方法呢!

& G( V7 y# R% ?

可是小微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却发现FT- IR法在有关微塑料聚合物的鉴定和定量中却很少出现

4 Z: d- _1 k% V' _+ E

原来,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是样品分析的瓶颈问题。虽然随着近年来高效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已有所突破,但由于相关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难以大范围推广。

5 l) K3 S, j" }3 O1 [/ v" p3 y

小微的建议

$ Y# r% l& H+ W4 E1 ]; _

了解了这么多现阶段的研究方法后,小微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8 G" @) p' S5 m' ]& ?

(1)建立微塑料的标准体系

# L# M2 t3 u6 C% f/ N% d

(2)建立适合不同环境介质的微塑料样品采集、 保存和预处理的标准方法

4 O+ y5 l) m& i/ }& m

(3)建立适用于不同海洋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技术

* G g5 R2 X1 t. R' `- {. \

(4)研发先进、高效和可靠的采集和分析成套设备,并形成规范和指南

6 L5 X, m3 N U3 @

(5)研究微塑料与我国海洋环境常见化学污染物的复合效应的分析技术

/ J7 r2 D% G6 f8 m$ J# @

~小微说在在研究之外的话~

2 _" r- e S! f% ~7 P

了解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都收获颇丰呢!

/ P3 m( ?" _( `! z; J

治理海洋微塑料,除了走在前沿的科学家之外,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X9 @2 t' N8 n3 K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还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海洋中80%的微塑料源于陆源输入,因此减少源头输入是关键,需要政府鼓励和支持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和应用)

1 C- q0 b* R& }4 V& X

而中国作为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为了减少微塑料的潜在输入,更需要制定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法律法规,完善近岸和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分析和监测技术体系,为在国际谈判和国际法规的制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n6 D3 M0 X+ u

参考文献:海洋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应对措施_姜双城

1 P: [& h8 b" I# U

( I3 x1 W$ b1 l% l3 {

. L9 w2 k* M7 p* f

) ]0 I. {1 y( E) V3 W! z

" _2 A/ ]; i9 U2 P$ L0 Y

关注我国微塑料现状

q: v: G- E. [ y" U

我们一直在路上

$ s- t- L6 g1 m; B, t. Q 1 C- |8 I( l- O, A, b6 ] " `- l( l2 x0 F. L' M( L* Q. K# j, i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羊哥哥的店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