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3 Z) Y0 `+ N: w, n b5 p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海南下一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新目标和“路线图”。 , K! h+ e3 E" _0 t- ^: J
《规划》共有10章内容,分析了海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明确规划目标,并围绕强化空间管控、 实施精准治污、保护修复并举、夯实应急能力、坚持系统治理、强化协同增效、坚持制度创新、 强化落地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与举措。 ! h1 {3 |9 \1 x. a; O
近几年来,海南在扎实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多方联动加强污染防治,推动船舶污染防治、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得到强化,减少入海河流污染输入、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推动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创新推进海上环卫制度等,从而不断减少海洋污染。 " Q8 ~& g# a: y$ R
此外,我省还采取系统措施,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海洋环境风险应急能力,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新路径等,多措并举守护“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
2 @, P. W5 D1 r7 R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启新征程。《规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改善海洋环境质量为核心,贯通陆海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以“管用、好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对“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作出部署安排,为我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提供规划引领与约束,着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省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海洋强省。
( w4 o/ u2 G" B) `" _) ^ “十四五”时期,海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为: 9 k/ V" Y; s! }3 g3 E" D/ k9 l
——海洋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重点海湾水环境污染和岸滩、海漂垃圾污染得到有效解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99%,主要入海河流入海断面消除劣V类。 $ O4 l! r! y- k& q8 X4 J# k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实效。海洋生态破坏趋势根本遏制,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持健康。海南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0%,岸线整治修复长度不少于70千米,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面积不少于5350公顷,其中,新增红树林湿地不少于1700公顷,红树林修复面积不少于3200公顷。
5 p4 G% d! C+ z) Q3 W/ b ——公众亲海需求得到满足。亲海空间环境质量和服务品质明显改善,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建成“美丽海湾”的数量达到19个。
$ d$ s: e9 y9 i. \8 q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突出短板加快补齐,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显著提升,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断健全,现代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6 Y6 @2 c& L2 m. f/ ^/ }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3 G) [- X* @- O) z C9 e 记者:周晓梦 实习生:董雅婷
; Q; y ?, c! Z# E* E" F, n 值班主任:戎海
* G9 ]( |. L4 R 值班总监:袁锋 0 V+ x. b5 u" `* a8 R
内容审核:林叶
) H; b5 G6 w9 }- K3 g7 O 责任编辑:唐咪咪 , k. j" r% p* ?, ^
$ v0 p$ N, Y; T6 b, y( [3 K _
2 I0 y5 q+ u! a& F3 J! x" G- _ |